从与厂商合作到自己生产,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之梦还有多远?

Broadcasted at September 30, 2015 at 10:20PM:
突然之间想到之前有人告诉我的,说其实北京的堵车有部分情况其实是因为司机不守规则乱插队造成的。

theme

美国时间 9 月 29 号下午,在 Google X 公司总部的屋顶,我们看到一辆呆萌的白色“豆荚”车( pod car)正缓缓驶来,在它旁边则是一堆拿着摄像机拍照的记者。

pod

(“豆荚”车示例图,非发布会现场)

——这是 Google 在与相关汽车制造商谈判失败后,决意由自己来打造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Google 已经生产出了 50 辆这样的汽车模型,在决定正式展出之前,它就已经对汽车进行过无数次测试(包括寒热天气、障碍物测试等等)。

为了加速这一项目的商业化进程,Google 甚至在十几天以前就挖来了 Hyundai(现代)美国 CEO John Krafcik,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全权交付于他。

另外一个重磅消息是——就连平时很少露面的 Sergey Brin,这次也都到场了。

brin

Sergey Brin: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Google 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都期待无人驾驶项目可以落地。

cofounder

现在,Google 自己做出了“豆荚”车,这意味着他们在离梦想实现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Sergey Brin 丝毫都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

In my rides in the self-driving cars now a number of times, they’ve really impressed me.

(我驾驶了这么多次,它们也确实深深震撼到了我。)

他认为,没有刹车和方向盘的’豆荚“车可以自动解决很多问题,还可以改善交通拥堵的情况……它所带来的服务是 360 度全方位的。

Chris Urmson:希望儿子可以在四年后不用考驾驶证

Chris Urmson 在 Google 这一项目担任技术指导,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 12 岁的儿子 Ethan 在四年后可以不用考考驾驶证。

换句话说,他希望无人驾驶汽车(尤其是 Google 家的)能在四年内普及开来。

在今天,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120 万人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于非命,在美国这一数字是 3.3 万,这相当于每周有五辆波音飞机出现撞击事故。

Urmson 觉得,这是无法容忍的一件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呢,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Google 家的“豆荚”车没有刹车和方向盘,只有行驶(Go)、缓速停止(please slow down and stop)及立即停止(stop pretty quickly)这三个按键,对乘客而言非常方便;另外,车顶上还有个长得像警报器的泡泡,里面含有激光扫描仪,可以帮助车辆看清障碍。

example

——待在这种车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Chris Urmson 还说了:

rather than try and enforce rules on people while they’re in the vehicle, let’s allow them to do what they want and remove the need to drive.

与其限制人们在车里做什么,不如让他们放心大胆去做。(意译)

但是,现实情况真的有那么好吗?事实上,Google 面临的挑战还真不少。

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在安全性上受到质疑

为了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付诸实践,Larry Page 在 2007 年特意请来了人工智能专家 Sebastian Thrun,说服其离开斯坦福加入 Google。

而 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正式推出则是从 2009 年开始。在这期间他们进行了无数次测试,到今天为止,已经跑过了 110 多万公里的路程,当然,也遭遇到了不少问题。

据了解,自 2009 年以来,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共发生 16 起轻微事故(其中有 12 起是因为被追尾),事故率远远高于全美平均水平。

对此,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团队主管 Nathaniel Fairfield 的看法是:

我们的汽车确实不够稳健,但所有这些事故发生时它们的表现都是正常的。

(Nathaniel Fairfield)

另一方面,Google 认为,全美每年可能有 500 万起事故没有上报,数据并不精准,拿来比较就更不可靠了。

不过,除了安全性以外,Google 还面临着另外的挑战——缺乏厂商的技术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会对自家开发出的“豆荚”车感到如此兴奋,倒也情有可原。

从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到选择“单干”

在制造无人驾驶汽车这方面,Google 除了庞大的数据支持,其他方面的优势真不多,尤其是和那些专业的汽车制造商相比。

所以 Chris Urmson 在去年 12 月接受采访时提到,Google 想与汽车制造商合作,而不是成为“一家汽车制造商”。然后,他们就乐呵呵地跑去跟人家谈合作了。

可是人家又不是很领情。除了通用以外,以奥迪为代表的诸多汽车公司态度都很坚决。

奥迪 CEO Rupert Stadler 是这么说的:

汽车需要有足够的私密性,驾乘人员是唯一可以获得汽车行驶数据的人,而谷歌公司的基于网络的自动驾驶技术将可随时获得车辆的行车信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rupert

(Rupert Stadler)

不仅如此,之后它还和奥迪、宝马一起,收购了诺基亚的 Here 数字地图业务,深深地伤害了 Google 的感情。

然后在十几天前,Google 就开始宣称要靠自己了。

啊,多么痛的领悟。

那么,Google 现在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想做无人驾驶汽车的不止 Google 一家,但和他们相比,Google 则显得更加“纯粹”——别人追求的都是“有限的自动驾驶”,它追求的是“完全的无人驾驶”。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Google 的无人驾驶项目才遭到了诸多诟病。

而在被媒体问到相关问题时,他们现在给出的都是比较暧昧的答案。

一方面,Google 还是认为,人是行车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公司有意减少行车过程中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示,人类驾驶员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消失,在开阔的公路上开车也是一种享受。

talk

Sergey Brin 在发布会上是这么说的:

I think for a larger percentage of day to day driving it will be safer for occupants to have a self-driving car
(我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总有一天会更加安全)

Also there’s a future where you can have your own car and switch it on and off
(当然也不排除你可以手动开车的可能)

其实 Google 说再多也没用,关键是意识问题。

USA Today 认为,“豆荚”车若想真正投入到现实中去,最终还是取决于人们对于“可移动机器人”的接受程度。

 

题图来自:favornews   插图来自:zimbioheavyhamodia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mf.gif

a2.imga2t.img rss-1.jpg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微信订阅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ifanr.com/568187?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

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

Broadcasted at September 29, 2015 at 11:15AM:

人是社会的动物,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社交有多种形式,流行的有社团、QQ群、博客、微博、播客等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社交形式。不过我认为,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写作——更准确来说,是面向公众的严肃写作——是适应未来潮流的,高质量的社交,理由列在下面。

首先,愿意写作的都是认真思考的人。

老话说“教学相长”,通常来说,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懂得一门知识,就看他能不能向其他人讲明白;看一个人是否读懂了一本书,就看他能不能把书的内容复述清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真正讲出来,写下来,才发现有太多地方不懂、不顺。讲述和写作的过程,就是反复咀嚼自己所理解的,并依照一定逻辑重新组织整理的过程。具体比较起来,写作又胜于讲述,因为写作面向的人群更广,“当场解释”的机会也更少。所以说,愿意写作的人通常都有认真思考的态度。而高质量的社交,离不开认真的态度。

其次,愿意写作的是愿意交流、追求进步的人。

文章写好了发出去,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就只能任人评说。所以愿意写作的人,必然做好了“任人评说”的心理准备。很多人的口头禅是“xx事其实不难,只是我不愿意去做”,不幸的是,说这种话的人不少内心是很脆弱的。“其实不难”只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借口,“不去做”才是真正的目标。我的朋友叶欣曾说,要判断一个人说得靠不靠谱,就连着问三问,如果问不倒,那基本就是靠谱了。我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读者反馈,有说好的,说不好的,当然免不了还有谩骂的。尽管有很多“不那么中听”的意见,身为作者,我还是愿意(也必须)听取大家的反馈,因为这样既能修正(或加深)自己固有的看法,也能培养坦然面对的心态,久而久之也让自己对交流的态度变得更健康。

再次,愿意写作的都是不断探究的人。

有人曾经回忆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听老师在春天无比投入地背诵“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觉得无比佩服。可是过了一年偶然听到那位老师给新生上课,仍然是摇头晃脑地背诵“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不由得胃口大坏。其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招鲜,吃遍天”的人,刚开始接触会让人觉得很厉害,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只会程咬金三板斧,深入交往也不会带来太多收获,所以往往与高质量的社交绝缘。相反,如果是持续写作的人,尤其是公开认真写作的人,基本都不会再三炒冷饭会,否则是自取其辱。我认识的很多愿意写作的人,都在不停地思考新的问题,不停地探究新的领域,由此才能不断产出高质量的文字。这既是对自己的督促,也是对他人的吸引。

最后,愿意写作的人有更多机会拓展自己的人脉。

很多人都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但通常情况下,除非你本身就相当有实力,或者做的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否则“人脉”的拓展是相当难的。但是通过写作,你认真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点文字,都会幻化为另一个自己,告诉其它人你是认真思考、乐于交流的人,也成为其他人认识你、找到你的入口。你散布的文章越多,你在社交网络上的存在感就越强,就能越省力地与他人建立联系。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时代更是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世界成了充满噪音的海洋。这时候,认真的写作、高质量的文字才更显得可贵,也更能吸引有份量的注意力。我自己就通过写作认识了很多朋友,有人技术登峰造极,有人是知名数码达人,有人非常熟悉大众传媒,有人对新出的好书嗅觉敏锐,还有人深入了解苹果供应链…… 其实很多方面我也只是稍有涉猎,然后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想法而已,结果却结交到不少朋友,给自己省了很多力气。

最后我想说的是,愿意思考的人很多,很多人比我想得更深入更广阔,但愿意写出来的人不多,这太可惜了。其实写作是个熟练工,哪怕一开始没有感觉,写写就会有感觉的。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认真写作,既为自己营造了高质量的社交,也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2160.html

【持续更新扎克伯格Facebook荐书】小扎最新荐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Broadcasted at September 29, 2015 at 09:58AM:

  • 1.html?f=wangzhan
虎嗅 收藏422 评论16
【持续更新扎克伯格Facebook荐书】小扎最新荐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2015年已经悄然进入到最后一个季度,你今年的阅读计划完成的如何?

Facebook 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的“A Year in Books”计划已经进行到了第18本,他最新在读的书是《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巧合的是这本书的中文版刚刚在6月上市,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国家为什么按照富裕不富裕、健康不健康、食物充足不充足来划分?是文化、天气、地理特征还是不知道正确政策?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感到好奇,可以跟小扎一起读一读这本《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以下书目按推荐时间逆序排列

18、

s7062171.jpg

Why Nations Fail

Daron Acemoglu/James Robinson

中文版《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李增刚 译

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豆瓣评分:7.8

QQ20150928-3@2x.jpg

【扎克伯格说】

目前在读的这本书是Daron Acemoglu和James Robinson合著的是《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这本书探讨了国家为了鼓励繁荣、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所采取的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激励措施。这本书对上一本《Portfolios of the Poor》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它侧重讨论贫困存在的原因和如何减少它。顺便晒两张我和我的狗一起在iPad上读书的照片,显然它也是我年度读书计划的粉丝。

17、

s3966371.jpg

《Portfolios of the Poor:How the World's Poor Live on $2 a Day》

Daryl Collins/Jonathan Morduch/Stuart Rutherford/Orlanda Ruthven

暂无中文版

QQ20150928-1@2x.jpg

【扎克伯格说】

这次我正读的书是:《Portfolios of the Poor:How the World's Poor Live on $2 a Day》。

一个让人非常惊讶的事实是:几乎全球一半的人——也就是大约30亿人,每天只有2.5美元甚至更少的收入,有10亿人每天的收入不足1美元。

这本书讲述了这些贫困家庭是如何进行投资以便将生活支撑下去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在如何帮助这些群体更好地参与工作方面有更多的想法。

16、

s3576005.jpg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William James

中文版《宗教经验之种种》 唐钺 译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豆瓣评分:8.5

QQ20150928-2@2x.jpg

【扎克伯格说】

这次我正读的书是:William James所著《宗教经验的种种》。

读《人类简史》的时候,我发现其中讲人类进化历程中宗教的作用这一章非常有趣,我想深挖一下这个部分。William James是19世纪的哲学家,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和老婆在度假,这是本很适合度假阅读的轻松书籍。

15、

s3727420.jpg

《Genome: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

Matt Ridley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该书中文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QQ20150729-3@2x.jpg

【扎克伯格说】

年度读书计划的下一本书:马特·里德利著《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这本书是从遗传学的角度而非社会学讲述人类的历史,这个角度是我今年读的其他历史方面的书籍没有涉及到的,并且我刚刚才读完《Energy》,这本书让我继续在科学领域进行延伸阅读。

我想读马特•里德利的书很久了。他最新的著作《理性乐观派》讨论了人类经济是如何进步的,这本也是我最想读的一堆书之一。

14、

s4301280.jpg

《Energy: A Beginner's Guide》

Vaclav Smil

QQ20150729-2@2x.jpg

【扎克伯格说】

年度读书计划的下一本书:Vaclav Smil (中译:瓦科拉夫·斯米尔)著《Energy》(能量)

这本书谈论的是物理而非社科话题,它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是:能量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的生产和使用将会如何演变,以及这些行为将对气候变化产生什么影响。

比尔·盖茨和其他大佬们都曾经强烈推荐过Vaclav Smil的著作。如果有机会,我还想读读Vaclav Smil的《Making The Modern World》(创造现代世界)。

13、

s23110578.jpg

《游戏玩家》

伊恩•班克斯 著 刘思含 译

新星出版社

豆瓣评分:7.8

QQ20150701-5@2x.jpg

【扎克伯格说】

年度读书计划的下一本书:伊恩•班克斯著《游戏玩家》

最近都在推荐社会科学类书籍,这本书来换换口味。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写一个拥有人工智能和鲜活文化的先进文明。

插句题外话,我在运营这家大公司的闲暇看书的速度,已经追不上我的阅读书单增长的速度了。

12、

s27814883.jpg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Harari

《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中信出版社

豆瓣评分:9.3

【扎克伯格说】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的历史学研究——从早期人类是如何从啃食虎狼的采猎者进化的,到今天人类又是如何组织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的。

《人类简史》以1300年知识分子的角度讲述了这段历史,当代对现代人的探索研究是从很多类似问题着手的,在这之后,我希望能再读一些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话题的书。

11、

s28002683.jpg
《Muqaddimah》

(《《历史绪论》》)

Ibn Khaldun

伊本•赫勒墩 著,李振中 译

中译本由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

豆瓣评分:中文版新书暂无

0D955360-BC27-49BF-9329-C05DCD5987E2.jpg

【扎克伯格说】

年度读书计划的下一本,我推荐伊本•赫勒墩著《历史绪论》。

这是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书,它是由一位生活在14世纪的智者所写。它关注社会和文化是怎样向前发展的,其中包括城市、政治、商业和科学的出现。

虽然此后7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许多当时的看法已被证伪,但是看看这些理念在现今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观,仍然非常有趣。

10、

s10666479.jpg

《The New Jim Crow 》

 Michelle Alexander

QQ20150701-1@2x.jpg

【扎克伯格说】

我的下一本书是米歇尔·亚历山大所著的《新吉姆·克劳种族主义》。

这本讲述社会公正的书概括了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在很多方面是如何歧视、贬低少数民族,并阻碍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机会的。

我一直对刑事司法改革很感兴趣,而且这本书也是被几位我信任的人高度推荐过的。

9、

776054ba26894f78c70b.jpg

《Orwell's Revenge》

Peter Huber

QQ20150701-2@2x.jpg

【扎克伯格说】

我的下一本书是由Peter Huber所著的《奥威尔的报复》。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对乔治·奥威尔的《1984》很熟悉了。书中所提到的老大哥、监视和欺人之谈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文化中无处不在的恐惧。

《奥威尔的报复》是重写版的《1984》。在看过真实的历史是如何上演后,Huber在小说描述了类似于互联网这样的工具会如何造福人类并让社会变得更好。

8、

s27277613.jpg《Dealing With China:An Insider Unmasks the New Economic Superpower》(《应对中国:揭开新经济超级大国的面纱》)Henry M. Paulson/Michael Carroll 暂无中译本

QQ20150427-2@2x.jpg

【扎克伯格说】

我的下一本书是Hank Paulson的《应对中国》。

这本书是关于作者 Paulson 在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和高盛(Goldman Sachs)的负责人期间,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长达二十多年的经历。

在过去的35年里,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为解除人民贫困所作出的贡献甚至超越了世界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贡献。

从我是学生的时候,我个人就对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很感兴趣。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从Paulson的角度读懂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7.

k9998.gif《Rational Ritual》(《理性的仪式》)Michael Suk-Young Chwe 崔时英 著中译本暂只有台版《理性的儀式》QQ20150427-1@2x.jpg

【扎克伯格说】

这次我推荐的书是来自崔时英的《理性的仪式》。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常识”的概念,以及人们处理在周遭的世界中遇到的问题时,不仅基于我们各自懂得什么,也需要知道别人知道什么和那些大家共享的常识。

对于设计社交媒体,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权衡为每个个体创建个性化的体验和为大众开发通用体验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将详细阅读此书。

作者崔时英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教授,擅长博弈论。在《理性的仪式》一书中,崔时英以博弈论为理论工具对“超级碗”进行分析为线索,巧妙地将仪式、媒体事件等看似不相关的社会现象以“常识”串联在一起,回答了诸如:为何收视率高的节目通常被某几类商品广告占满、为何每次选举都要搞造势活动、为何营销总是喜欢使用简单重复的广告语等等一系列问题,是一本跨学科的好书。。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三个关键结论是:1、“常识”是促成合作的关键 2、仪式、典礼可以强化常识 3、强关系带来合作,弱关系带来人脉。

6.


1710480734.jpg

《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托马斯·库恩 / [美]伊安·哈金 (导读)

金吾伦 / 胡新和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9.0

1711299435.jpg

【扎克伯格说】

接下来我想读的是《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库恩所著。


这是本科学史书,它探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究竟是不断向前还是在社会各种力量的作用下突然发生的问题。我倾向于认为科学一股对世界有益的、持续的力量。我相信如果我们在科学和研究上投入更多,并去实践科研的成果,人类会受益于此,变得更加富足。

5.

1707530394.jpg
《创新公司》

副标题: 皮克斯的启示

[美]艾德·卡特姆 / 埃米·华莱士 著 靳婷婷 译

中信出版社

豆瓣评分:中文版新书暂无(英文版9.2)

[该书虎嗅荐书微信号书入法(微信号:ROOBOOK)曾推荐过,回复:创新公司 查看]

1709410190.jpg

【扎克伯格说】

接下来这本书是艾德·卡特姆写的《创新公司》。


这本书是皮克斯公司的创始人自己写的,讲述了他是如何建立了一种能够激发创造力的文化。他认为,人们从根本上都是具有创新性的,但现实中却有很多阻力妨碍将工作做到最好(在工作中发挥全部的创造力)。

我爱读这种第一手的书:看人们讲他们是如何建立大公司、和如何培育创新和创造力的,比如皮克斯这本。想做同样事情的人们将会从这本书中大获鼓舞,希望可以将理论应用在现实中,去连接全世界!

4.

1705425007.jpg《On Immunity: An Inoculation》(《免疫:接种》)

尤拉·比斯(Eula Biss) 著

暂无中译本

1706357391.jpg

【扎克伯格说】

接种疫苗是一个重要的、适时的话题。疫苗接种工作,对每个人的健康都很重要,这是个常识。

这本书先探讨了为什么有些人质疑疫苗,接着它在逻辑上进行反驳,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怀疑都是瞎扯,疫苗实际上是有效和安全的。

这本书是我在公共卫生事业工作的科学家朋友向我推荐的。书挺薄的,你应该几小时就能搞定。

3.


1701259136.jpg
《黑帮老大的一天》

素德·文卡特斯 著 孙飞宇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豆瓣评分:7.9

1702443535.jpg

【扎克伯格说】

年度读书计划第三本: 素德·文卡特斯著《黑帮老大的一天》。


其实我还在读上次推荐的第二本《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目前来说,这本书很赞。它讲述了由于有效的治理、商业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暴力在我们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减少的现象。

我看脸书上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些主题。我们发出的、代表自己观点的声音越多,就越会去理解别人,尊重彼此的权利。


同样,我们从全球贸易和他人为我们提供的服务中得益越多,我们希望彼此生活得更安全更幸福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


《黑帮老大的一天》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在主题上还有点关联,它们都描述了那些在“无法无天”环境下的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我期待读完这本书,也能彻底完成对《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书的阅读。

2.

1656524971.jpg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副标题: 一部人类新史

[美]斯蒂芬·平克 著 安雯 译

中信出版社

豆瓣评分:中文版新书暂无

1700146196.jpg

【扎克伯格说】

年度读书计划第二本我推荐斯蒂芬·平克所著《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这是一本及时的书,它讨论了暴力如何以及为什么在我们的历史中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以及我们该如何使这趋势继续下去。

最近的一些事件似乎让我们感到暴力和恐怖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常见,因此在这时,我们去理解认识所有暴力——甚至恐怖主义——实际上是在减少的很有必要。如果我们能够了人们曾经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我们就能沿着这条路走向和平。

几位我很信赖的人曾告诉我这是他们读过的最好的书。这是本很厚的书,所以我计划在一个月的时间来读它,两周不够。

1.

372617aa01f341c54cbb5273dbf2d611.jpg

《权力的终结》

莫伊塞斯•纳伊姆 著 王吉美 / 牛晓萌 译

副标题: 权力正在失去,世界如何运转

中信出版社

豆瓣评分:7.7

book1.jpg

【扎克伯格说】

我们年度读书计划的第一本是莫伊塞斯•纳伊姆所著的《权力的终结》。

这本书探究了这世界是如何将曾被大政府、军队和其他组织垄断的权力逐渐转移给个人的,我深信这个趋势将使大众获得更多的权力。我将详细阅读这本书,探索更多细节。

欢迎关注虎嗅荐书微信公众号“书入法”(Roobook) 你的一部分是你读过的书决定的

虎嗅个人微信号huxiu302,欢迎勾搭,勾搭时注明工作背景(如创业者、营销人)哦
发表评论
pl-loading.gif
默认评论 最新评论
比我聪明,比我有钱,还比我勤奋,这咋怎么和他dou
点评 展开
  • 92_avatar_middle.jpg
  • 07_avatar_middle.jpg

sandyexter: 你就“逗比”吧。哈哈

  • 92_avatar_middle.jpg

sandyexter: 你就“逗比”吧。哈哈

  • 07_avatar_middle.jpg

叮不哩个咚: 唔,和世人为敌是不对的。

Creativity, Inc, the next book for me! Always inspired by Zuckerberg' new year resolutions on FB.
点评 展开
  • 70_avatar_middle.jpg

wizardpisces: first blood

  • 70_avatar_middle.jpg

wizardpisces: first blood

读这么快能理解吗?还是说不求甚解
点评 展开
  • 72_avatar_middle.jpg

finalseed: 阅读能力是会在阅读和思考中变强的,只是这种差距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太容易暴露

  • 72_avatar_middle.jpg

finalseed: 阅读能力是会在阅读和思考中变强的,只是这种差距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太容易暴露

越是牛逼之人、越是虚心若愚、求知如渴!!!!!!!1
人才了,我一本书基本上要看半个月,
书是好书~但是每个人背景条件不同~~
从书单就能看出小扎肯定是个有王霸之气的人[呵呵]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提升素养、增加内涵!!!!!!!!!!!!!!!!
推荐书,是扎克伯格未读之前对这本书的介绍,我更想看的是他对这本书的评价,不可能所有书都是好书,全部推荐=没推荐
翻译过后就有不同的感觉~
我现在只有在火车或飞机上才能看得进书了,因为不能上网或是网络信号太差。
《权力的终结》《人性中的善良天使》《黑帮老大的一天》《免疫:接种》《创新公司》《科学革命的结构》你读过哪个?[呵呵]
acted on the result of research,这句是我们最缺的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huxiu.com/article/110739/1.html?f=wangzhan

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