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力量(转)
既然转发的两条微博都被删了,那就写些什么吧。当我还是少年时,《南方周末》就影响我至深,他陪伴了我的整个青春岁月。后来,我写了很多文章,也编过所谓的杂志,深知了什么叫“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深知还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无所适从。那种力量管着你说什么,写什么,做什么。文艺和新闻工作者们都要受制这力量,而我们也见不到这些力量的持有者,要沟通和交流更是没门,有时候你求死的明白,他捂住你的嘴告诉大家你很愉悦。
你可以有那些所谓的自由,因为他们有惩罚你的自由。无论是文学,新闻,影视,你都要花相当的精力用于得到他们的许可。哪怕你想讲讲规则,他们也不明确告诉你规则是什么,以便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违反“规则”的。想要符合他们的规则,只有变成他们。我们自审互审,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停揣摩。他扯住你的衣服,掐住你的脖子,顺便还寄语你跑得更快,唱得更好,为他们在世界上长脸。
我们几乎没有世界级的作家,导演,报纸,杂志,电影⋯⋯当然,你可以说,是我们这些从业者能力不济推卸责任;你可以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你可以说,我们为何要去满足他人的审美;你可以说,伊朗比我们严格多了,一样诞生了XXX;你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熊猫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欢。也许我才能不够,但至少我不愿意有人可以肆意的删我改我,绑我束我。所以今天的这些声援,不仅仅是为了一份自己喜爱的报纸和那些值得尊敬的记者编辑们,也为了曾经那些境遇更糟糕,结局更惨烈媒体和媒体人,当然还为了我们自己。
作为一个读者,《南方周末》告诉了我很多。他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所以当他无力时,当他悲观时,愿我们能给他一些渺小的力量,陪他继续前行。
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2edpi.html
韩寒厦门大学有关大国文化演讲稿
今天偶然间又碰到这个视频一次,又再一次的认真的看了一遍.觉得还是不过瘾,于是在网上搜罗了这次演讲稿的全文,放在下面.一是方便自己以后查看,而来也方便他人查阅.韩寒 厦门大学演讲稿
活动主题:2009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文化论坛厦门站
活动时间:2010年2月1日
活动地点:厦门大学
演讲主题:有关大国文化
演讲稿全文内容:
大家好!
第二次来到厦门,然后这里的空气很好,难怪大家都喜欢散步啊。(笑声,掌声)
刚才我听邓老师说了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的一些东西,那我想到了两句话,我是之前看到的,但是别人说的,不是我说的。第一句话是:“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第二句话是:“爱国主义就是要保护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不受到任何的迫害。”(掌声)
然后,今天我为了一些说的内容,带了一个稿纸。这是为了约束我自己。(笑声)我觉得到时候大家不要受到什么迫害,我怕我满嘴跑火车……(笑声)开始了啊。
各位领导(大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大家知道中国为什么成为不了文化大国吗?
因为在我们大部分的讲话的时候,“各位领导”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各位领导都是没有文化的。(大笑,掌声)不光是这样,他们还是惧怕文化的,是审查文化,但是,他们又能够控制文化。所以说,这个国家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呢?
各位领导,你们说呢?(笑声,掌声)
其实中国是有成为一个文化大国的潜力的。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要主编一本杂志(注:即2010.7.6起发行的《独唱团》杂志),那么现在都没有出版。然后呢,宪法上有规定啊,每个公民都拥有出版的自由;但是呢,我们的王法又有规定,就是领导有不让你出版的自由。(笑声;此时镜头切换到易中天教授处,易教授听完面露微笑)这个杂志呢很多地方在审查上遇到了一些问题。里面有一幅漫画,主人公是个男的,他没有穿衣服。当然这个就不可以了,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露出那个阴部来公开出版。但我认可了,我觉得没有问题,所以我特地把那个杂志特别大的一个LOGO啊,就挡在他那个不合法的部位。(笑声)然后突然之间这些出版社的审查人员就告诉我说:“诶,这个不可以。你把这个人的中间挡住了,你这个是在暗喻‘党中央’。”(大笑,热烈的掌声)
和大家的反应一样,我被“雷”到了。(笑声)我当时脑子里就在想:哟,有时候把你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力啊,用在文艺创作上,然后不是用在文艺审查上那该有多好。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其实大家都是很有想像力的啊,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只能想,我们不能,不能去做,不能写,甚至有的场合不能说啊。我们的限制太多了,这是一个限制级的国家。(笑声)在限制级的国家里,怎么可能产生非常丰富的文化?
我已经算是一个限制,自我限制很少的,一个同志了,但是在我落笔的时候呢,有个情境就在想:pol.ice不能写,领导不能写,政策不能写,制度不能写,司法不能写,历史不能写,西藏不能写,新疆不能写,集会不能写,游行不能写,黄色不能写,封杀不能写,低俗不能写,啊,高雅我也写不出。(笑声)抱歉啊,我真写不出什么高雅的东西,我又不是余秋雨。(笑声,热烈的掌声)
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啊,尺度已经算是比较大的。有很多写剧本的朋友,包括像类似宁财神啊,写一些话剧,还有写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的朋友),他们非常的痛苦啊。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下,我就开始想,如果你成为一个文化大国,除非全世界都只剩下中国,朝鲜和阿富汗。(笑声)朝鲜是“文化禁地”,大家都知道;然后阿富汗是因为国内的局势在搞不清楚,他还顾不上文化。但纵然这样,他们都已经有作家写出了《追风筝的人》,当然这遗憾的是,这不是在阿富汗出版的。我想,一但阿富汗搞清楚了,也不是没有可能去超过中国。
我们所谓的在国际交流上,不能赞扬一些四大名著和孔孟之道,这就像相亲的时候,女方问你有没有钱,你说你祖宗十八代上有钱,(笑声)这是没用的。这悲剧的造成啊,和大家没有任何关系,就来说,通往朝鲜的道路,是由每一个沉默的人铺就的。但是,某一方面,我们当然要比朝鲜强很多啊,因为大家也都知道朝鲜是什么样子的;另一方面的,我相信在座的大家,其实很多人,大家并不沉默啊,大家只是被和谐了。(笑声)
在中国的这个扫黄史上,我们可能很多同学,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毕竟是大学生。虽然现在的教材上已经没有这些内容了。就是邓丽君和刘文正都是“黄色、下流、淫秽”的,但是因为听的人多了,所以呢他们就变成了“黄色、下流”,他们就不“淫秽”了;但是呢到最后全国人民都在听,他们就既不“黄色”,也不“下流”了。如果我们都能够来反对文化的审查,让我们的屏蔽词里除了那些反人类的词外不再有其他的词汇,那我们才有可能去创造出一个文化的大国,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你我的名字,都会进入这个屏蔽词库。但是,我相信:一个屏蔽词库是有它最大的载重量的,每一个新增加的词汇其实都是在加速它的灭亡。(热闹的掌声)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新闻媒体的从业者,我们的学生、老师,每一个文化的从业者、爱好者,包括每一个版主啊,可以努力让我们的屏蔽和审查越来越少。我们的“领导们”,注意这个“领导”和“大家”是分开的。我们的领导们,我们的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自信让文化更加地开放。
我知道我们的领导喜欢向国外输出我们的文化,觉得这一个强国的象征。但是你现有的文化我觉得实在是输不出去。我们在创作文化作品的时候,每一个作者,每一个从业人员,他们在时刻进行着自我的审查。在这样的一个创作环境下,我觉得怎么可能产生像样的文化作品呢?在全世界范围内,你把文艺作品阉割得像新闻联播一样给外国人看,企图输出中国的文化,你当外国人是外星人啊?
我觉得,中国真正地是不是在经济上崛起了,这个要等我们的房地产业崩盘了以后再谈,现在一切都不好说。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真正地崛起了,那它真的一定是个强国,而且我想它应该永远不会有崩盘的危险。
最后说回到我们的屏蔽词库。一个屏蔽词库里的词越是多,这个国家的文化可能就会越是弱。但我们的政府会给大家很多的解释,他们会告诉你:“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青少年,是为了社会的稳定,文化是自由的。”所以他们有权屏蔽任何危害青少年,破坏社会稳定的资讯和文化。但是,如果你认同了,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当你在控诉你的遭遇的时候,他们会将你屏蔽,罪名是“破坏社会稳定”。到了最后,凡是不利于统治阶层的,不利于他们获得利益的言论,都是“破坏社会稳定”,都是“危害青少年”。如果我们容忍了“绿坝·花季护航”,那么我们就会看到“绿坝·花甲护航”,(笑声)到那个时候就不光光是文化的东西了。
所以,同学们,我们不能让这一天的到来。否则,在以后,在若干年以后,在你的孙子,通过卫星接收到的电子课本的历史书上,我们都会是……笑料
所以……
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ge-diao-bu-gao-zen-mei-ban
格调不高怎么办(转载) (2011-11-02 18:42:22)
韩寒
自从《脱节的国度》不见了以后,一直都未写东西。因为我着实是一个写的不勤奋的人,每次写完,隔日不见,真的扫兴,而且国家部门繁多,就算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觉得没问题,所有配备了帕萨特以上公务车的部门也都可以一个电话把你文章删了。其中最仁慈的反而是某地方的公安部门,08年有一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事隔一年多,他们删除了这篇文章。难怪大家都说公安出警慢。的确。删文章的地方太多了,就不知道该怎么下笔了。
从事了这个工作大概十三年,我发现文化工作者在地位上真是一个特别下三滥特别窝囊废的工种。这个工种所出产的作品由于受到诸多的限制,所以肯定没有那么奇特的经历更加精彩。我来说一些小故事。
在中国的出版行业,其实是没有官方的审查的。大家都应该觉得很奇怪,因为这违背了常识。但是可以告诉大家,出版行业的确没有审查。这是因为中国每年要出几十万本书,实在审查不过来。而且我相信管那些读书人的同志大部分都不爱读书,所以图书审查其实一直由出版社独立完成。
但是这样一来岂不是百花齐放了。当然不是。比较专业的说,这叫事后审查制。事后审查制其实要比事前审查制更加紧,杀伤力和副作用更大。这点用过事后避孕药的朋友肯定深有感触。
只有拥有书号才能出版,只有出版社才能发书号,只有官方才能有出版社,所以从源头上,自由的出版其实是不可能的。而由于大量的国有出版社能力不济,很多民营文化公司开始运营图书出版。出版的方式就是合作出版或者从出版社那里购买一些书号。但这依然不能改变出版现状,因为出版社依然是终审方。而一本书如果不让出版,在以往理由是反革命,后来反革命这个词不太出现了,因为反革命既然是不好的,那岂不成了鼓励革命。而官方认为,革命工作已经完成,所以既不能反革命,也不能革命,群众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呆着。于是现在不能出版的理由就是格调不高。我第一本书《三重门》就是因为格调不高,迟迟不能出版。格调不高是致命的,因为文笔太差可以改,逻辑不清可以理,唯独格调不高让人头疼,你也不知道怎么能让自己的格调提高一点。你问他什么是格调,他也不知道。一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格调其实就是割掉的意思,格调不高就是割掉的不够高,你以为象征性的把脚底板的老茧磨磨平就能从事文化行业了么,你要割掉的够高。凡是保留腰以下部分的,从事文化行业明显还是会显得雄性气息太浓厚。
我是一直饱受审查之苦的。但在格调稍微高了一点以后,我还是侥幸可以出版图书,并且因为图书的畅销,有的时候还稍微可以在小问题和出版方争取格调稍微降低一点。每次写作前,我都要进行一次自我审查。也许很多没有从事过这个行业的朋友会觉得我们这样做特别怂,不够MAN。比如当年《独唱团》出版前遇到很多的困难,一些朋友看不下去了,说你太娘们了,这要是我,不要书号了,直接拿到印刷厂去,印个几十万本,这就开卖了。我欣赏这位朋友的没有格调,但他们不知道印刷厂只有收到了出版社开具的委托印刷单以后才能开机印刷,否则你非但印不了一本,人家就报警了。其次就算你爹开了一个印刷厂,你印刷出了几十万本,你没有书号,没有一家书店和报刊亭是会进你的货的。连卖盗版的都不敢帮你卖。也许这位朋友会说,那我就放到网上去,在淘宝卖。那我告诉你,在淘宝销售图书,首先你得拥有资质,其次你不能随手拍一个封面就上架了,你必须输入书号,当系统把你输入的书号和书名对应起来,你才能上架。
所以一直到今天,所有的文化人都在进行着痛苦的自我审查。那我们能否指望出版社突然格调降低呢,这当然也不可能,一旦出版社有格调降低的迹象,由于都是国有单位,官方再指派一个社长过去就是。而那些格调降低的同志就可以去妇联残联养养老。事后审查制最恐怖一环在于惩罚,就是我不管你,但你要是出版了什么幺蛾子,我罚死你。轻则撤职撤社,重则投进大牢,所以你看着办吧。
至于我本人,虽然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自我审查和阉割,但有的时候难免也会出现阉割的形状不符合认证的情况。这个和每个出版社的紧张程度有关系。比如我最新的小说就被枪毙了,因为新小说里的主人公姓胡,虽然我才写了五千字,但是出版社认为这必然是有政治隐喻的。当我明白了要避讳的时候再改姓已经晚了。但避讳要记住勿忘前朝,我还有一篇小说中,因为出现了“江河湖海”四个字,被更直接的枪毙了。如果说之前我犯了错误的话,那这一个就是两倍的错误。连我都不能原谅我自己,明知道若不起,怎么连躲都没躲利索呢。
我不知道一个文化人提笔就哆嗦的国家怎么能建设成文化强国,一个因为要避讳常委所以在谷歌上搜索不到李白的国家怎么能建设成文化强国。我不知道该怎么一个文化体制改革法,反正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韩正老师别再升官了,要不然我就搜不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