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窃取了孟加拉央行的SWIFT证书

Broadcasted at March 22, 2016 at 09:19PM:
哇,好厉害的样子
黑客上个月利用窃取的凭证从孟加拉国央行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账户窃取1.01亿美元(转到菲律宾的8100万美元被成功转移,转到斯里兰卡的2000万美元已被退还),根据 FireEye的中期调查报告,黑客在事发几周前就潜入了孟加拉央行的服务器。黑客可能侵入了央行多达32台电脑,在服务器植入了恶意软件,使其能够进行及授权转账操作。除了恶意软件外,他们还安装了键盘记录器去窃取孟加拉国央行接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所使用的证书。恶意软件经过了特别设计,专门针对孟加拉国央行发起攻击,实现在Swift Alliance Access服务器上的操作。为了掩盖入侵痕迹,黑客删除了服务器上的日志。调查发现,黑客的第一次可疑登录发生在1月24日,持续不到1分钟;1月29日黑客安装了SysMon in SWIFTLIVE进行侦查,操作日志显示黑客的活动一直持续到2月6日,而四次转账到菲律宾的请求发生在2月4日。


rc.img

rc.img

rc.imgmf.gif
solidot?d=yIl2AUoC8zA solidot?d=7Q72WNTAKBA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olidot.org.feedsportal.com/c/33236/f/556826/s/4e6c8b8b/sc/24/l/0L0Ssolidot0Borg0Cstory0Dsid0F47579/story01.htm

时间是被切薄的一片片黄油,铺在不同的事情上

Broadcasted at March 11, 2016 at 07:00PM:

1

“时间是一片片的,好像切成薄片的黄油一样,铺在不同的事情上。”这是电影《房间》里的小男孩Jack说的话。


2



Jack的妈妈Joy在17岁那年被诱骗强奸并遭到囚禁,生下Jack并与之在暗无天日的小房间里被关达7年之久。

与《美丽人生》一样,Joy为Jack在10平米的房间里构建起一个完美的、逻辑自洽的世界观:世界就是房间这么大,碰到墙折返继续走,没有尽头(好像三体最后那个1千米见方的生态小宇宙);你是上帝发给我的,我剪断系在你身上的绳子,你从天窗掉进来;电视里的东西都是假的;老尼克(生父,强奸犯)是魔法师,把我们需要的东西变出来。

这就是6岁的Jack全部的世界观,即使住在10平米的斗室里,他依然很开心。每天早晨跟马桶、沙发、橱柜,每一样东西say good morning,跟妈妈玩指哪跑哪的游戏,拥有的最长最漂亮的朋友是一个蛋壳穿起来做的蛇,井底之蛙一样看着一尺见方的天窗发呆,跟漏下来的窄窄的光影玩手影游戏,乐此不疲。

84a67c23963c3baaf452ca6c04ac71c6_b.jpg

到了他妈妈Joy 那个年纪,24岁,即使没有被囚禁,对生活的妥协也已经占了上风,对周遭一切丧失兴趣,对所有安排没有质疑。加之她独特的处境,绝望、恐惧、无助已经开始在她心里投下阴影。而对于生命才刚刚开始的jack而言,他带着出生时自带的满血的热情,旺盛的好奇心来观察这个世界。他接受的人生设定就是在这个10平米的房间,在这里,他长的比桌子快,吃的比沙发多,他是王。

d90afd78ce6133c7a07cb7150f57f84e_b.jpg每个孩子都是纸,不管是宣纸,版纸,卫生纸,还是白布,你画上什么就是什么。


3



改变很快发生了,Joy让Jack装死,最终用计成功逃了出去,守得云开见月明。

故事本来到这里应该结束了,然而,实际上,故事才刚刚开始。

3188b9cb30b99fda36f701311bbf4c3d_b.jpg

躺在老尼克的车上,他第一次看见了天空,原来天空不是一个小方块啊,那么大那么大,大的无边无际。天上有云,有鸟;脸上有风,有雨;车里有速度,有颠簸;街上有其他人,有狗;有树,有花。他跌倒在草地上,手指触摸到了一片落叶,原来电视机里的一切都是真的。

正常来说,一个人在儿时接受到的价值观是渐进的,冲突很少。从小到大一定是一个好奇心逐渐丧失的过程没错,但总归是平滑和舒适的。

一个普通人面临的第一次价值观重塑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契机是读了更多的书;离开熟悉的生活圈,打工或上学;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于是你发现儿时接受的一些东西可能是错的,世界很大,优秀的人很多,你是村里的一枝花,但城市里有一家花店和一片花园,你是井里的一只蛙,但城里有干锅牛蛙,还有池塘。

虽然青春期的你,也突然被眼前光怪陆离的世界所震撼,但总归跟更像换牙,是一种瓜熟蒂落的过程,多数人是舒适度过的。

但跟刚走出房间的Jack一样,他吓坏了。“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你想象给一个286的电脑突然升级到win7,它会怎么想?把一条线段扔到宇宙空间,它会怎么想?孤独,无助,世界观全面崩塌。

74f3059affbdbcf714567f29d14c9cd1_b.jpg

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原来可以这样……

……


4



房间中的时空,如果我们按照他们的生活状态寻找对标的话,像是倒退100年,甚至更久以前的生活。人们的生存空间窄(10平),人际关系简单(母子),价值观单一(前述),获取信息少(电视)。而在今天,信息多到到没上线,无底线。你会跟马桶说早安,开玩笑吧,我在街上每见到10个人说一次我也得累死;公司旁边至少有50家早餐供我选择,每家还有至少三种;回家有3条路线;买牙膏有30个选择;电视里有60个频道;手机里有100首歌。有50个微信订阅号教我做人,有100个专家分析经济形势,他们说的都好有理,但观点各异。

我觉得自己记性越来越差,逐渐从急迫症转向拖延症,还得了选择困难症。作为一个单线程思维的人,不知道脑袋得升级到那个版本,才够长时间多线程处理问题,只怕已经内存不够,不过好像淘宝已经可以给智商充值了。

好在,孩子接受速度很快,纵然他丧失的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最快的7年,他依然在短暂的不适中迅速的适应了。

开头的那句话——“时间是一片片的,好像切成薄片的黄油一样,铺在不同的事情上。”,就是他关于短暂不适的一种体验。也是他最后一次用旧世界的价值观,解释现在的世界。

以前面包少,我切三片铺好就能吃到一个美美的早餐;现在面包也多,黄油没有变多,目之所及之处都需要铺黄油,我的黄油切得越来越薄,越来越不够用了。每天早晨起来,我站在一块巨大的面包中间,拿着24盎司的黄油茫然四顾,我小心翼翼的将它们铺满面包,晚上心力交瘁,吃的也并不舒服。

我有的时候也问自己,为什么非要铺满呢,能不能不铺,但是好像不行,因为这块面包是你自己切的,而且别人的也都很大。


5



说到这,我想解释一下,我并非是反智,反科技,反进步,我并不喜欢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样的诗。不过是因为交通不方面,没有陌陌和微信而已。

电影里有个剧情,Jack出来后,要求妈妈带他回之前自己被关的房间去看看。他回去了,几乎不认识这里,他问,“我们之前住的是这个房间吗?”妈妈说,“是”。

“我懂了,如果门开着,就不是房间。”Jack说。妈妈问他要不要关上门多呆一会的时候,Jack干脆的说不。

50a18d5398be5983c2caca53ed052ca8_b.jpg

“再见,天窗,再见,马桶,再见,柜子”。他满怀深情的跟每一样东西说再见,如同当时说早上好一样。


6




在房间里关着不自由,出来后,自由有了很多不能承受之轻。

但是区别在哪?

——你有了选择的权利,比如,给自己装一扇门。

85a7ce02891a03f697b687284bcba7ca_b.jpg

spacer.gif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zhuanlan.zhihu.com/zhimovie/20637227

财新删除了一篇讨论自家稿子被删的文章

Broadcasted at March 10, 2016 at 03:39PM:
真曲折~~
被最高审查机构网信办列入新闻转载白名单的财新网,通过其英文版发表了谈论其刊登的一篇两会特稿被删除的报道(镜像),这篇报道随后也被删除了(被替换了其它稿子)。被删除的两会特稿(镜像)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有关自由表达的言论,蒋洪说,“两会本身就是议论国家大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讨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只不过,受某些事件的影响,现在公众也都有点迷茫,希望少讲些话,气氛是这样。”这篇文章于3月3日上线,3月5日被删除,财新在3月7日的英文稿中称,政府审查机构以含有非法内容为由要求它删除这篇文章。它甚至就审查事件采访了蒋洪,后者认为情况“可怕而令人困惑”,财新也弄不明白它违反了什么法律和法规,导致那篇文章被删除。


rc.img

rc.img

rc.imgmf.gif
solidot?d=yIl2AUoC8zA solidot?d=7Q72WNTAKBA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olidot.org.feedsportal.com/c/33236/f/556826/s/4e231728/sc/3/l/0L0Ssolidot0Borg0Cstory0Dsid0F47429/story01.htm

AlphaGo 表现究竟如何?专业人士剖析围棋世纪大战第一场

Broadcasted at March 10, 2016 at 03:12PM:
看不懂啊

alphagosecond31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喆理围棋”,作者为李喆六段,曾多次获得全国围棋赛事亚军,有“天才型”少年的美称。本文原标题为“【火线速递】——李世石的策略与AlphaGo的弱点”,同时转载时已经获得作者同意。

这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人机围棋巅峰大战第一局,人类输了。

赛前的预测,棋界绝大多数认为李世石必胜,科技界则大约是两派各半。

认为李世石必胜的一方并非全都是出于傲慢无知,更多人不能相信的只是——这么快。科技界也有很多人了解算法之后认为 AlphaGo 还不足以战胜人类

从去年 10 月的五盘棋谱,到谷歌公开的论文,人们认为围棋 AI 仍然存在弱点,存在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会导致 AI 在巅峰对决中失利。

然而,

李世石输了。

关于这盘棋,会有很多解读。不止在今天,甚至在数十年之后,这盘棋还可能会被拿出来研究,从棋谱上,更从人机不同的思维上。不论未来回看这盘棋的是人类还是真正有了自我意识的 AI,想必都会有与当下的我们不同的感受。而我们有义务把我们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当时的人究竟是如何理解这盘棋,他们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可笑的想法,又有哪些深刻的洞察。

我们来看看,今天这盘棋,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盘棋可能将是有史以来职业棋手最难以统一意见的对局,以下观点是我个人见解,只是在围棋AI时代毫无预兆迅猛而来时,一名棋手尽可能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一、李世石的针对性策略

从棋谱来看,我认为李世石在这盘棋前后主要使用了一个试探,和两个策略。

1)试探:从未出现过的布局

alphagosecond3

李世石第 7 手,没有按常规布局在上边连片,而选择走在右边。李世石自己在职业比赛中从未使用过这一开局,甚至整个职业围棋界,没有人见过这一开局。

李世石不按常规布局,显然是对电脑的一种试探。在去年 10 月 AlphaGo 对樊麾的五盘棋中,所有开局都是常规布局,虽然那五盘的开局在今天已经不是主流,但都是曾经流行一时的布局。

避开流行布局,甚至避开曾经流行过的已经被淘汰的布局,选择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布局。李世石在考验 AlphaGo 在布局阶段的应变能力。我们知道 AlphaGo 的深度学习基于大量已有对局的数据,那么,面对一个棋谱库里从未见过的布局,AlphaGo 你将如何应对?

AlphaGo 给出了完美的回答。

alphagosecond4

白 8 挂角正常,黑 9 二间高夹最为激烈。白 10,这一手……非常出色。

通常情况下,在右上白 8 遭遇二间高夹的时候,白 10 是“不存在”的一手,它不在任何定式之中。面对黑9,白棋有诸多定式选择,却没有白 10 这一手。

然而,我认为白 10 是好手。

白 10 的好处在于使黑7变成效率低下的一手,虽然在右上局部白棋稍稍亏损,但加上黑 7 的低效,白棋一点也不吃亏。

AI 竟然会通盘考虑!传统的围棋 AI,会根据已有棋谱来走定式,定式是经过长期检验的局部双方可以接受的定型。然而定式的弊端就在于,不同的周围环境,定式的适用性有所不同。从这盘棋来看,黑 9 夹击之后,白棋如果选择面对二间高夹最常用的“妖刀”定式,即走在 15 位,反而将使黑7的位置成为绝对的好点,黑 7 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实战白棋选择了一个定式里没有的、局部稍亏的、却使得黑7这个遥远棋子的效率变低的下法,非常清楚地证明了两点:

  • 电脑不依靠背谱来下棋
  • 电脑的考虑基于全局而非局部

当然,第一点其实在对樊麾的棋谱中已经可以看出来。在对樊麾的常规开局中,AI 出现了数次不同于“谱着”的下法。其中有一盘出现“大雪崩”定式,电脑选择的次序是定式和棋谱里没有的,而且是从逻辑上不如谱着的。注意,这里强调是逻辑上不如谱着,而不是在经验上。即,AI 当时的次序是“绝对弱于”谱着,只可能亏没可能便宜,虽然选点是正确的,但在我们看来是“次序错误”。这体现出,AlphaGo 不依赖于定式和谱着,但也暴露出 AI 在逻辑上的不足,反应在棋盘上就可能会出现次序错误。这一点,也是棋手普遍不看好 AI 能战胜李世石的一个原因。

但这一问题在这盘棋我们并没有看到。起码,没有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后面会提到一个细微的类似问题)。

而第二点则是这盘棋 AI 开局给我们秀出的能力。他轻易摆脱了李世石设下的定式圈套,以全局的视野作出了定式中不存在的选择。

如果说第一点是我们在 AlphaGo 对樊麾时已经能够看到的情况,那么第二点则是这局棋在布局阶段对人类试探的完美答复。如果只依靠大量棋谱堆砌出来的局部图像识别,AI 做不出这样的选择。

2)策略一:开放式复杂局面

李世石第一次试探得到了 AI 的完美答复,然后李世石使用了他的一个重要策略。从局后来看,正是这一策略导致了李世石局面的被动,但在赛前,我们并未想到这一点。

我们不知道李世石在赛前有没有接受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对 Alphago 算法的分析,但从李世石采取的策略来看,他显然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我们知道,深度学习在围棋盘上的主要作用是大量剪枝,通过价值网络和策略网络,将搜索的空间大幅减小,形成“棋感”。在这个基础上,再辅以传统的蒙特卡洛算法做搜索计算,最终确定落子的选择。围棋中存在一些封闭的计算空间,比如局部的“死活题”,对于 AI 而言可以通过穷举来遍历每一个选点,从而完成计算,得出落子点。但围棋中更难的部分是开放式的复杂局面,每一处的不同选择都会波及到其它地方,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种局面头绪繁多,可供思考的选点很多,不同选点之后变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很大,并且往往一个细微的计算失误会导致整局棋的彻底失败。对于职业棋手而言,这种局面正是最难把握的局面之一。

赛前有人猜测,AlphaGo 的剪枝面对开放性复杂局面的效用将会降低,而搜索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要求又使得AI不能依靠蒙特卡洛算法达到精确,因此这很可能是基于深度学习和蒙特卡洛的围棋 AI 的一个弱点。

不论李世石是否了解到这些,总之他使用了一个策略:迅速导入开放式复杂局面。

alphagosecond5

这里不做过于具体的技术分析。李世石第 23 手靠,和第 27 手挡,将局面导向了开放式复杂局面。原本李世石有更为柔和的选择,但他选择了最为强硬的下法。我们看到,AI 的白 24、26、28 是非常敏锐的战斗嗅觉,完全没有避战。

从我的经验来看,这个战斗是由黑方挑起的,而黑方挑起战斗的时机并不成熟。在势均力敌的对局中,我们往往会试图在认为有超过 50% 成功率的时机选择战斗,只是棋手有力战派和稳健派的分别,力战派对于战斗的判断会更为乐观一些。

李世石是偏力战的棋手。但在本局中,这一开战时机仍然是过早了,可以说是立足未稳时冲向了敌营。我相信在对手是人的情况下李世石通常不会如此选择,他会寻找一个更合适的时机展开战斗,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擅长寻找战机的大师。

但是他选择了不等布局结束,直接开战。

alphagosecond6

至此,形成了六七块棋互相纠缠的局面,头绪非常之多。这是典型的开放式复杂局面。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AI 是有机会避开这种局面的。

alphagosecond7

白 42 手可以选择在 1 位这里贴吃,选择吃掉中间两子,弃掉上边三子形成转换,如此便会避免复杂的战斗局面,形势也并不落后。

但实战白棋选择把上边三子跳出,形成混战局面。这是更强的下法。

那么,在进入开放性复杂局面之后,AlphaGo 的表现如何呢?

答案是,非常好。

alphagosecond8

下午我在新浪和俞斌老师一起做现场直播时,同步进行至此,俞老表示担心白棋上边二路立一个先行搜刮,趁黑立足未稳先赚取利益。话音未落我们就看到 AlphaGo 下出了这一步。

alphagosecond9

这步靠,本身似乎是“不成立”的,因为黑棋可以轻易地征吃白棋。这一步是业余棋手绝难想到的下法,因为白棋右上自身正处于防守状态,顺着往下贴是本能下法。然而 AI 下出这一步,在防守时反手一击,包含了弃子整形、试问应手等诸多人类理解的含义。

alphagosecond10

诚然,黑棋可以很轻易地吃掉白棋靠出来的这个棋子,但代价是黑 1 的俗手打吃和白 4 的先手便宜。职业棋手能够很容易地看出白棋送一个子整形是有所便宜的,但 AI 也能轻松地做出这一判断,并且在防守时有此“意识”,真的很神奇。

当然,对于跨断送吃这步棋究竟是否“好”,棋界并不能给出十分确定的统一答案。但是 AI 下出这步棋,仍然是对其能力的展现,起码认为 AI 不会主动弃子、不会防守反击的论断可以休矣。

alphagosecond11

棋局至此,其间的进程在这里不做技术细节上的评论。简而言之,面对开放式复杂局面,白棋处理得井然有序,该弃的弃,该取的取。李世石的第一策略宣告失败。

这证明了,基于深度学习和蒙特卡洛的围棋 AI 面对“开放性复杂局面”时的能力并未如设想般下降,反而应对得法,在李世石挑起不利战斗的情况下取得了局面的领先。

李世石或许意识到了这一策略并未奏效,于是迅速调整,进入了第二策略。

3)策略二:胶着的细棋局面

事实证明 AlphaGo 并不惧怕复杂的战斗格局,于是李世石选择及时收手,试图将局面导向细棋。

细棋局面下,要求双方在每一处细小的地域争夺上都尽量做到极致,一两处的失误虽然不会造成大片伤亡,但常常足以致负。

alphagosecond12

第77手,这是李世石第二策略的开始。这手棋宣告停战,进入胶着的细棋状态,比拼后半盘的功力。如果不选择停战,李世石可以考虑直接在左下挂角,引诱白中腹两子逃出,进而继续战斗。

但李世石认为第一策略的试探已经完毕,没有奏效,因此选择了第二策略。

接下来的棋局,我们转换一下视角,从 AlphaGo 的角度来探究。

二、AlphaGo 的争议着法

关于 AlphaGo 在此局的表现,棋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从布局到中盘的激战白棋下得很好,分歧点主要在对 AlphaGo 在后半盘的表现。

 1)  缓手?

alphagosecond13

第一个焦点是第 80 手。上一手黑棋刚在下边挂角,白棋正常的下法是在左边跟着守一步。但实战白棋选择脱先,在左上补了一手。

alphagosecond14

黑棋上一步没有选择在左上马上行动,是认为这样直接作战并没有把握。实战先在下边挂角,稳住实地,再作图谋。

alphagosecond145

面对左下挂角,局部跟着应一个是最常见的下法。但黑棋在确保了下边的地域之后,左上可能会选择现在 2 位迂回,如果白棋毫不退让,那么 6 位再战出相当严厉。如果白棋退让,黑棋可以得到左上的角地。这里具体的定型变化并不容易得出结论,存在不少分支。

alphagosecond16

实战白棋选择了脱先补左上,左下黑棋得到“双飞燕”作为补偿。至此,对棋局的判断出现分歧。做直播的棋手中,有一些认为此时已经是黑棋优势,白棋上一步补棋是大缓手。也有人认为白上一步虽然缓,但形势还是白棋不错。

上一步究竟是不是缓手?我们这里先不做结论,往下看。

2)  恶手?

下一个焦点在第 86 手。

alphagosecond17

白86断,又是棋谱里没有的下法。不过对局至此,我们对此已经并不惊讶。这步断的意图对人而言很好理解,由于黑棋右边很厚,白棋想通过弃子整形,使黑棋的厚势变得重复、效率低下。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是白棋最明显的意图。

alphagosecond18

实战结果,棋手普遍认为左下白棋亏损,并且是严重亏损。这是因为,黑棋围住了一大块空,白棋实地受损。

alphagosecond19

普遍推荐的变化是这样,白棋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尽可能缩小黑棋的地域。有人认为,这样的进行白棋比实战“便宜一个贴目”,也就是六七目。如果是这样,实战白棋的选择亏损严重。

但是,这个图存在一定的风险,关于这个风险我们留到后面来说。

三、载入史册的一手!

左下定型结束,人类棋手普遍产生乐观情绪:李世石优势,AI 也不过如此嘛。

然而,接下来的 AlphaGo 的一步棋成为了此局最为闪耀的明星。

alphagosecond20

白 102,右边三路点!

这一手必将载入围棋的史册,与古今诸多妙手共同谱写灿烂的篇章!

在未来的 AI 棋谱中,必将留下非常多震撼人心的妙手:它们或许比这一手更加精妙,或许比这一手更加深奥,但它们都无法取代这一手在围棋历史中的位置!

此手完全出乎了李世石的预料,他面对这一手,进行了全局唯一一次长考,仍然遭受重创。

在直播时,也有职业高手在白棋下出这一步之前已经预测到这一手。但是,对于人而言这里有一件非常有趣又苦恼的事情:对局者对于对方这种着法的预计往往不如观战者。

这是因为,观战者可以很轻松地站在双方的立场来思考棋局,为双方寻找最强的着法;而对局者更多时候是在思考自己的着法,相较而言会容易忽略对方隐蔽的强手。李世石如果预料到这一手,或许会在之前找机会刺一下作为防备。但作为对局者很难有如此周密的行为,尤其在面对AI的时候,更难想到电脑会有如此强的手段。

更有趣的是,这一手包含了相当大的计算量,有不少需要计算的分支,如果是人来下,即使能想到这一步,离真正算清楚并下出来还有不小的距离。也就是说,即使人类看到这一步,也要通过大量时间的计算来验证这一步是否成立。然而,电脑下出这一步,并不比其他的着法用时更长,相反比后面一些人类看来简单甚至必然的着法用时更短。

我们不禁要问:AI 真的都算清楚了吗?

alphagosecond21

实战的结果是这样,白棋右边先手割下黑棋三子,回到左上守角。顺便提一句,这里守角的手法值得注意,大量棋谱以及多数棋手的第一感都会走在旁边一路,但只要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此局面下实战 AlphaGo 的选点更好。

棋局至此,我认为已经是白棋稍优的局面,但也有人认为仍是细棋。

alphagosecond22

实战黑棋 123 手以下明显亏损,如图尖顶活角优于实战。但此图究竟谁胜,还需要深入的仔细研究。我个人的意见是,白棋稍优,并且我猜测 AlphaGo 也认为能赢。

黑 123 以下在目数上亏损了接近一个贴目,使得棋局直接失去了悬念。最终双方盘面接近,李世石无法贴目,投子认负。

我们惊异于 AlphaGo 的表现,惊叹于李世石的败北。对于接下来的比赛,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AlphaGo 究竟有没有失误?

 四、AlphaG的“失误”

这盘棋 AlphaGo 有没有失误?

令人欣慰,从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可以找到 AlphaGo 的明显失误。这种失误不是指那种基于人类经验而认为的失误(经验有可能会骗人),而是可以通过逻辑分析来确认的失误。

1)“失误”一:

alphagosecond23

白 136 手吃。对于职业棋手而言很容易判断,应该吃在一路,比实战便宜大约 1 目。

 2)“失误”二:

alphagosecond24

白 142 手挡,对于职业棋手而言,这也是一个很容易确认的明显亏损。

alphagosecond25

白棋正确的下法是1位跳,这样将来留下了 5、7、9 吃两子救回三子的下法,从目数上分析明显优于实战(大约 1-2 目)。即使白棋不在 5 位扳,走 8 位先手粘掉也优于实战一点点。

 

这两处“失误”都是在局部,没有任何与外界的关联性,属于封闭式的失误,其亏损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证明。相较于AI展示出来的水平,似乎这两个失误是“不应该”的。

基于此,又有棋手表示:“这都看不到,AI 不过如此啊”。

前面“恶手”里讲到的左下角白棋的问题,也有人看做是第三个失误。但那个失误的性质与这两个不同,我们对那个失误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经验的,虽然也包含了逻辑推理,但并不完全。在我看来,按照笛卡尔的理论,对这那失误的认定是可怀疑的。

但这两个失误却不可怀疑。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在标题里给“失误”打引号呢?

这引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在棋盘上,失误的定义是什么?

3)不同的“失误”定义

对于我们棋手而言,什么是棋盘上的失误?假如我们把基于经验认定的失误都排除在外,只留下基于逻辑推理认定的失误,那么失误意味着:A在逻辑上优于 B,而我选择了 B。

在这个意义上,只要我们找到了“可确认的更优下法”,就认为我们出现了失误。

但是,对于 AI 而言,失误是否意味着相同的事情?我们怎么理解AI出现了在我们看来低于其水准的失误?

这就涉及到 AI 的算法问题。假如AI有一天穷尽了围棋,那么只要它有一步不踏在最优解集合里,就是失误。但是,现在的 AI 还远无法穷尽围棋。

AlphaGo 的算法运用了神经网络加蒙特卡洛,蒙特卡洛算法的一个特点是:不求最优。

蒙特卡洛算法给出搜索之后的胜率评估,然后 AI 会根据这个胜率来选择落子点。也就是说,AlphaGo 本来就不追求最强最优的下法,它只是追求在它看来胜率最高的下法。

那么,回到前面那两个“失误”,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在 AlphaGo 看来,或许这根本不是失误!

虽然在我们人类看来,逻辑上明显 A 优于 B,但 AI 在那时认为两者的胜率相似,从获胜的角度来说,两者没有区别!甚至 A 之后的犯错概率高于 B,从而导致它认为 B 的胜率高于 A!

如果两条路同样能通往胜利,在AI的意义上,你还能说它是失误吗?

或许能!

但是前提条件是人类利用这种“失误”击败了它!否则,在AI的意义上我们无法指责那是它的失误。

再回过头看前面,白棋左上的补棋和左下损目抢得先手,真的是可以确认的坏棋吗?

左上的补棋,证明 AI 认为补棋的胜率优于走左下,这一判断很可能是建立在 AI 对右边那手点的认识之上。甚至大家公认的左下白棋亏损,也可能是基于对右边那手点的认识,希望在左下抢一个先手,并且在胜率上认为这是没有问题的。

而李世石对形势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没注意右边那手点。

五、AlphaGo的“弱点”

这么说,难道 AlphaGo 真的就不可战胜了?不一定。从这盘棋中,我们可以看出 AlphaGo 的弱点。问题在于,这几个弱点是否足以影响人机对决的胜负?

1)  逻辑缺失

虽然上一章我认为对AI失误的认定需要谨慎,但在另一个层面上,这还是说明了 AlphaGO 的弱点。

深度学习加蒙特卡洛,AlphaGo 在剪枝和搜索这两方面的能力在这盘棋中已经得到证明,人类下棋同样依靠剪枝和搜索,并不能在这两点占得上风。

但是,AlphaGo 的算法缺乏逻辑能力。这一点实际上在 10 月对阵樊麾时已经有所体现,在这一局的两处“失误”则体现更为明显。

蒙特卡洛算法使它并不是根据“逻辑上 A 优于 B ”来做选择,而是根据AB各自的胜率来做决策。

在准确性上,概率不如逻辑。

AI基于逻辑缺失而导致的“失误”,是否可能成为人类棋手的突破口?

2)  逃避劫争?

AI 面对复杂劫争时的糟糕表现,是蒙特卡洛时期固有的顽疾。去年在北京夺冠的围棋 AI,在对阵连笑时甚至不能理解循环劫,不停地找劫来回提,使局面一塌糊涂。这是因为,基于概率,循环劫也总有打赢的可能。这也是第一个弱点的延伸,如果基于逻辑,会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使用的深度学习的AI能否避免这个问题?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不过,似乎 AI 有刻意逃避劫争的倾向。

alphagosecond26

回到有争议的左下角,棋手普遍认为白棋如图是最强的下法,

但是 AlphaGo 可能担心劫争:

alphagosecond27

黑6开劫是最强的下法,在右边点一手找劫,接下来可能形成转换,白棋是否肯定便宜?粗粗一看,不能确定。

另一处有趣的是最后的官子:

alphagosecond28

此时白棋胜势已定,在做最后的定型。黑棋左下先手搜刮,白棋需要做活。

alphagosecond29

实战白棋选择的是 1、3 做活,并非最强手。

alphagosecond30

最强手是白 1,成连环劫活,目数优于实战。

但是,无论是出于不考虑最强手,还是出于对劫争的逃避,实战白棋没有这样选择。

这么看来,起码 AlphaGo 还没有显示出它有应对复杂劫争的能力。

那么,劫争是否会是 AlphaGo 的一个命门呢?

在我目前看来,AlphaGo 最可能的弱点只有这两个。 

六、人类可能的策略 

基于对AlphaGo弱点的分析,我认为李世石接下来可选择的策略并不是很多。

1,我最期待的策略是,李世石按照人类研究很深的套路开局,因为AI并不会背套路。即使不能凭此占优势,也要尽可能保持局面的均势。在这个条件下,AI 或许会在一些简单的局部因逻辑缺失而有所亏损,人类牢牢把握住这些微小的利益,最终取得小胜。不过,这似乎并不是李世石常用的风格。

2,另一个策略是在局面选择中尽可能制造劫争,即制造对方不开劫就不利的局面。当然,AlphaGo 目前没展现出复杂劫争的能力并不能证明它没有这种能力,因此这种策略是存在风险的,太过刻意是不行的,还要考虑局面的自然和均衡。 

七、结语

如果我们只用人类思考围棋的方式来理解 AlphaGo,或许我们将永远都不知道是怎么输的。

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深蓝”大战?!3 月 9 日- 15 日,Google 出品的人工智能 AlphaGo 将迎战目前世界最顶尖围棋选手之一的李世石(韩国)。究竟人类能否在 5 场比赛中守住最后的尊严?爱范儿为你邀请了多位围棋界顶尖棋手、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进行全程跟踪和报道,敬请持续关注!

题图来自 Wikipedia

连接热爱,发现创新价值的科技媒体,传播有价值的发声文本。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mf.gif

a2.imga2t.img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ifanr.com/630919?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

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