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他们就没有了,像从未存在过(转)

几年以前,我曾经嘲笑过某科技界大佬。当时他说:也许90后,95后会慢慢不知道谷歌是什么网站。

那一年,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谷歌,全世界最卓越的互联网公司,活在互联网的一代中国人,会不知道这个网站?

今天,我收回这句嘲笑。因为这件不可能的事,它慢慢变成了现实。

没有人再关注什么谷歌不谷歌。对他们来说,百度也蛮好用的,反正他们几乎没用过谷歌。没有谷歌又怎样?大家还是开心的刷微博,看微信,听歌,看娱乐节目。对于从来就不知道谷歌的人来说,少了谷歌又有什么影响?

多年前,我们也是可以登陆Facebook的。其实这个网站和校内一样,也挺蠢的。可在上面你能看到老外们的生活,可以轻易的跟一万公里以外的人互相拜访,可以看到很多根本不会开到校内上的主页。你用汉语回复,下面给你聊起来的可能是香港仔,可能是台湾人。你用英语回复,说不定有比你英语用的更蹩脚的寂寞的北欧人来跟你搭讪。你感觉地球真的变成了地球村,你还没拉门走出去,别人就推门走了进来。

然后,它就没有了。起初,它的失踪激起了很大的声音,后来,声音就消失了。

多年前,我们也是可以登陆twitter的。其实这个网站和微博一样,也不过是些信息流,刷上一整天,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但至少,你可以以最快速度获取你想知道的任何新事,你会真正了解什么事情在全世界是流行的,而不是经过各种截图、翻译、转发,甚至曲解、断章取义、黑白颠倒的东西。你知道的是真相,赤裸裸的,也许有点太短的真相。但至少中间不会有无数人的加工与再加工,偏激、片面,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不管后来者有意还是无意。

然后,它就没有了。首先是它的本体没有了,然后它的模仿者也没有了,模仿者的模仿者也没有了。只剩一个模仿者的模仿者的模仿者,现在你每天能在上面看到无数广告。

多年前,我们也是可以登陆YouTube的。对于有的人来说,这个网站就是个大型优酷,当年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没有YouTube,我们中国人会很快让优酷超过YouTube。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视频还是那么卡,内容还是那么垃圾,原创还是那么容易被盗窃,视频丰富量还是那么的可怜。在YouTube上,你能看到全世界最棒的手艺人,最逗乐的笑话,最天马行空的创意,最激荡人心的音乐,最美好的完美瞬间,可在优酷上,你想看一分钟视频,请先看半分钟广告。

哦,对了。Instagram,有些人可能感觉它和QQ空间也差不多。可我在上面关注了六百多个摄影师,它们都是顶好顶好的影像记录者,每天看他们的作品,我感觉到很幸福,那种即使没有到那里去,也身临其境的幸福。我还在上面认识了一个日本的爱自拍的帅小伙,一个爱喝酒的韩国大叔,一个十年前到过中国今天会在每张我发的紫禁城照片下点赞的美国大爷,一个美丽无比的俄罗斯妹子,我和他们基本上都难以交流,语言是很大的障碍,但几个简单的单词,心意也就到了,这种感觉,有时候比多年老友相聚还兴奋。因为这是人类不同族群自由交流互相沟通的过程,这种过程很神奇,真的很神奇。

可现在,它没有了,它之所以没有就因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你在搜索特定的词汇时,会搜出来特定的照片。虽然这么搜的人并不多,虽然看到的人也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觉得天黑了,天亮了,天要塌了,天要变了。可它就是没了,Instagram,就这么没了。谷歌也是这么没的,Twitter也是这么没的,Facebook也是这么没的。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说了什么话,下了什么决定。就要有超过十亿人像陷于哥谭市的孤岛里一样,看着一座又一座桥梁被炸掉,又被炸掉,又被炸掉,然后,就什么都没了。

我时常觉得悲哀,真的好悲哀,一个我根本不认识也不知道是谁的人,也许是一个群体,在不断抢走我身边的东西,而我却无能为力。我抱怨一声,他听不到,任何人都听不到。我怒吼一句,身边的大多数人却像看疯子一样的看着我。我哀嚎一声,这声音被阻碍在黑黑的幕墙以里。我发出尖锐的嘶吼,这声音传不了多远,就和我那被抢走的东西一样,消失了,不见了,就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

对于本来就没存在过的东西,有谁又会觉得在意呢?那些本来拥有又被掠夺的人的哀愁,后来的人又怎么懂呢?我曾经是拥有一切的,我曾经是拥有世界的,我站在这片土地上,呼吸的是自由的空气,饮下的是自由的琼浆玉液。就在长的无法计数的时间里,我自由生命的一部分又一部分就这么被杀死了,突然就杀死了。可我还始终觉得,它们还奄奄一息的活着,就像它们是慢慢的死去的一样。

可它们终归是死了,而且随着它们的死,愈来愈多的事情慢慢的发生了,很慢很慢,几乎不被人察觉,可还是发生了。

没有谷歌,我可以用百度呀。可某些结果被越挪越后,越挪越后,最后就不见了。就像本来就不该搜出这个结果一样。

没有Facebook,我可以用校内呀。可你想发只有在Facebook上能发的文章,很快在校内上就失踪了。接着,校内变成了人人,话题变成了人人都关心的话题。大家都在抢着看星座、明星、八卦、娱乐。没有人会关心什么消失了,反正它们本来也没多少存在感。

没有YouTube,我可以用优酷呀。可你永远只能在优酷上看到抄袭别人的作品,而且还不署名,而且还洋洋得意,而且还自我陶醉,就好像那个idea本来属于他自己一样。你看了还要惊呼,他是如此的有创意!好一个抄袭的创意,可你却不知道,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网站叫YouTube。

没有twitter,我还可以用微博呀。可你想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你搜的越勤快,越能看到越明显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搜索结果不予显示”。时间长了,你想,反正知道了也没什么用,不如不看了。

慢慢的,一扇又一扇的门关上了。今天你打开世界上最大的博客网站,发现它没了。明天你一看,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分享网站没了,一开始是刷新的很慢很慢,后来它就没了。过两天再一看,平常每天都会读两篇文章的媒体网站没了,那里的文章缤纷多彩,最后都变成了该页无法显示几个字。再过几个月,大学的网站不让上了,摄影师的网站不让上了,就连百度日本这种自家网站,也没了。

接着,漫画看不了了,接着,动画看不成了。接着,美剧英剧失踪了。下载美剧英剧的网站又又又又又失踪了。尊重正版,保护权益,行吧,然后字幕也没了。

游戏没了,你习惯性登陆的游戏网站,发现下载栏正在整治中。论坛关了,天天都在看的论坛,突然接到相关部门的电话,因为“报备问题”不让办了。个人网站,私人博客,对不起,说没就没有,你在上面存了多少多年辛勤耕耘的东西都没有。

你关注的人,有一天你登陆微博,发现他怎么好久都没说话了,然后你搜索了一下,发现他的账号不存在了,而且你搜他的名字,他的名字未予显示。

一盏一盏的灯,灭了。四面八方的光源,消失了。赖以生存的五光十色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黑色。

天黑了,那么睡觉吧,但愿长醉不复醒,卧槽泥马勒戈壁。

最后,我们变成了一群做梦的人,这个梦的名字,叫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搜索结果不予显示梦。

作者:小海 http://www.douban.com/people/xseac/
原文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456932116/

资源分享

随着人人影视的关闭和射手网的关闭,很多人似乎缺少了下载影视资源的地方,这里就说说我用的一些站,至少我还没遇上啥找不 到的资源。

最佳推荐

BTdigg http://btdigg.org
海盗湾 http://thepiratebay.se
Google https://www.google.com

如果你经常使用movie.douban.com,那下面的应该也很好用
豆瓣皮 http://movie.doubanpi.com/
电影FM http://dianying.fm/

种子发布共享

http://bt.orzx.im/
分类:影视娱乐,动漫卡通,图片视频,音乐分享,应用软件,游戏下载,电子图书.
支持搜索
http://kickass.to

PT站(封闭需注册)

CHDBits http://chdbits.org/index.php
CMCT http://hdcmct.org/index.php
HDWinG http://hdwing.com/login.php

电驴 我使用Xtreme 8.1

VeryCD http://www.verycd.com/
银牌账户可以全站资源全部看见哦,并且VeryCD整理的好,资源整齐
ED2000 http://www.ed2000.com/
simpleCD http://www.simplecd.me

字幕

http://subhd.com
http://www.opensubtitles.org/zh
http://www.zimuku.net/

如果你这么多网站还没找到,之前弄了一个Google自定义搜索:
https://www.google.com/cse/home?cx=013193653470345952139:rmavzl75vbq
你可以下载脚本,直接在豆瓣页面旁使用:
http://userscripts-mirror.org/scripts/show/175005

你同样可以使用这个脚本http://userscripts-mirror.org/scripts/show/37744来在豆瓣页面显示VeryCD的资源

当然你也可以看看别人写的:
教你找电影的方法[收集整理] http://luckerme.com/archives/1495.html

如果你有自己的资源,也别忘了共享哦~

另,我有Plex server运行着,里面也有几百G的电影吧,都是看完还没来得及删除的,好友可以共享。

Update 2015-01-06 以下来自Google+ 未经验证

丫丫下载站:http://www.yayaxz.com/
人人影视国际版:http://yzys.tv/

射手
网友自建的网站,界面和原来一样,不过不能上传不支持中文搜索。还有全站镜像供大家下载。
http://sub.makedie.me/

字幕 (再推几个网站)
1. http://subom.net/
2. http://www.opensubtitles.org/
几天前@圣城SCG字幕组宣布将在国外字幕网opensubtitles上发布新片中字
而且最新放出通告,说会想办法把射手上的字幕全部搬过去,而且本身就有300多万字幕,全球最大,而且它还有很多好处,真是业界良心啊!
3. http://subscene.com/
英字特别快,热门片中字也很齐全
4. http://www.sub-titles.net/
5. http://www.addic7ed.com/
6. http://www.subtitleseeker.com/
7. http://www.seriessub.com/
另转载微博@第十电影的文章,感谢博主的分享!!
http://fd.yyets.tk/
http://www.yayaxz.com/
http://www.byhh.org/

另外人人影视在关闭时也推荐了以下这些网站:
推薦幾個海外片源站,請根據自己所在地區法律法規選擇是否前往:
破烂熊字幕组(国内老牌美剧字幕组之一):: http://www.ragbear.com/
伊甸园字幕组(国内老牌美剧字幕组之一):http://bbs.sfile2012.com/index.php
风软字幕组(国内老牌美剧字幕组之一):http://www.1000fr.net/
KPT:http://kickass.so/
addic7ed:: http://www.addic7ed.com/
yayaxz: http://www.torrentreactor.net/
eztv: http://eztv.it/
Universe: http://yzys.tv/
Rarbg: http://www.rarbg.com/
opensubtitles: http://www.opensubtitles.org
seriessub: http://www.seriessub.com/
bitmetv: http://www.bitmetv.org/
extratorrent: http://extratorrent.cc/
yts: http://yts.re/
monova http://www.monova.org/
torrentreactor: http://www.torrentreactor.net/
movie4k: http://www.movie4k.to/
subscene: http://subscene.com/
http://www.torrentzap.com/
国外好的网站几乎都在上面了。

2.下面补充一些:
http://www.torrents.to/
http://bitsnoop.com/
http://www.subtitleseeker.com/
http://www.bts.to/
http://extratorrent.cc/

3.此外,人人影视贴吧还专门开了各种剧的更新专区:
人人影视美剧资源发布区(官方同步发布)
http://tieba.baidu.com/f/good?kw=人人影视&ie=utf-8&cid=2

人人影视日剧资源发布区(官方同步发布)
http://tieba.baidu.com/f/good?kw=人人影视&ie=utf-8&cid=4

人人影视英剧资源发布区(官方同步发布)
http://tieba.baidu.com/f/good?kw=人人影视&ie=utf-8&cid=5

4.下面两个网站基本可以满足影迷需求
bt天堂
http://www.bttiantang.com/
ed2000
http://www.ed2000.com/

5.下面是常用的一些网站,各有各的好处,有些更新快,有些资源全,有些地方专发枪版
电影天堂
http://www.dytt8.net/
http://www.dy2018.com/
http://www.dygod.net/
http://www.242.cc/

旧时光(绝jj版电影,港台电影)
http://www.9shig.com/
飞鸟
http://bbs.hdbird.com/
悠悠鸟
http://bbs.uuniao.com/
圣城家园
http://hdscg.com/
圣城影视
http://www.cnscg.org/
米饭
http://www.iminisd.com/forum.php
CHD
http://www.chdchd.com/
CMCT
http://cmct.tv
无极电影
http://bbs.btwuji.com/
炫电影
http://www.xuandy.com/
天外来客
http://www.girlbt.com/forum.php
思路
http://www.silubs.com/
影视帝国
http://www.y4dg.com/
中国高清论坛
http://www.bt49.com/
seehd
http://www.seehd.co/
蓝影网
http://www.lanyingwang.com/
天天美剧
http://www.ttmeiju.com/
搬运工
http://www.banyungong.net/
飘花电影
http://www.piaohua.com/
迅播影院
http://www.2tu.cc/
泡饭
http://www.chapaofan.com/
电驴
http://www.verycd.com/
电骡
http://www.qvocd.org/
simplecd
http://httpwww.simplecd.me/
MP4吧
http://www.mp4ba.com/
BT kitty
http://btkitty.org/
Torrent kitty
http://torrentkittycn.com/
BT搜搜
http://www.btsoso.com/
HD sky
http://hdsky.me/
6V电影
http://www.6vhao.net/
66影视
http://www.66ys.cc/
兔兔电影
http://www.tutumv.net/
破晓(放放)
http://www.poxiao.com/
天天BT
http://www.tiantianbt.net/
HD180
http://www.hd180.com/

6.网盘类
网盘搜搜
http://wpsoso.com/
盘搜
http://www.pansou.com/
找文件
http://www.zhaofile.com/
网盘屋
http://www.wangpanwu.com/
百度网盘搜索
http://so.baiduyun.me/

7.动漫
动漫花园
http://share.dmhy.org/
极影
http://bt.ktxp.com/
红旅
http://www.hltm.cc/
青空
http://qingkong.net/anime/
天使
http://dm.tsdm.net/
zero
http://www.zerodm.tv/
漫游
http://share.popgo.org/
萌道
http://www.moedao.com/
极漫
http://bt.ktxp.com/
卜卜酱
http://d.dmm.hk/
诸神
http://www.kamigami.org/
58
http://www.58dm.com/
萌动王朝
http://www.md521.com/
旋风动漫
http://bt.xfsub.com/
漫喵
http://bbs.comicat.us/
狗狗
http://www.goudm.com/

《失踪宝贝》观后感

看这部电影只是不小心点开了豆瓣的简洁,悬疑,阿弗莱克的字眼吸引了我,过程中又看到了摩根弗里曼,还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想着就看下去吧。最后没想到是这么一部深刻的电影。
整个电影前半段似乎都没怎么认真看,甚至连主角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辨别出现的人物形象,但到出现坏警察时才逐渐进入电影情节,才意识到这部电影讲述的一个什么故事。现在回想似乎都不记得女主角的名字了,那些警长的名字也不甚记得,所以这部电影算是白看了,所以下面的观点也只是看到一些影评过后的感想。
大体上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寻找失踪女孩阿曼达的故事,其中有牵扯出许许多多的事情,男主和女主是私家侦探,受雇参与案件侦破,案件调查过程又扯上了黑帮,毒品,一环套一环,以为案件结束了,确实另一案件的开始。阿曼达的妈妈铁定不是一个好妈妈,吸毒,贩毒,混酒吧,这件事被阿曼达的“舅舅?(阿曼达是这位舅舅的外甥女)”知道了,和警局的其他警察策划将女孩绑架,一方面想要教育教育孩子母亲,另一方面希望的到孩子母亲贩毒得到的几十万美金,而另这位舅舅没想到的事情是,自己的妻子着急的雇佣了男主和女主—-私家侦探—-插手进来调查案件,案件过程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本来想要在交换赎金之后将小女孩交还给母亲,但是年长的弗里曼饰演的警长收养了小女孩,所以警长假演了一场小女孩掉下悬崖的案子。本来案件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男主私家侦探继续追查下去,将这个案件真正的幕后曝光出来了,这一切就曝光在媒体中供大家审视了。这样想来故事情节清晰明了,但是电影转换一种视角,以男主的视角看就变得错综复杂,离奇曲折了,所以这也就是悬疑的由来,导演换一种叙事方式,换一个叙事对象,换一种剪辑手法这一切都将不得不同。这也就是剧本,剪辑,导演对一部电影的贡献。
那故事大概就是这样,于是产生了一个道德上的审判,每个人似乎都是对小女孩负责,母亲因为小女孩失踪将这件事给媒体报道,三位警长,一种一位是小女孩的舅舅,为了让小女孩的成长环境变好给小女孩换了一个环境,让其中丧女的一位警长抚养,而男主尽力想要找回女孩,女主不顾一切的希望小女孩生活美好,那结局女孩又回到了母亲身边,男主报的警,女孩的结局是好是坏,导演没有讲,最后一幕女孩母亲出门约会去,将女孩一个人丢在家里,男主陪着女孩在沙发上看动画片。这其中有人错吗?似乎每个人都是为了女孩好,但事实上警察们为了对抗小女孩母亲的恶毒,用了另一罪恶来惩罚女孩母亲,尽管行为善意过程确实犯罪。小女孩的母亲好不容易找回自己的孩子却依然不珍惜,倒是男主一个局外人,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到头来发现还不如履行的好。小女孩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至少一点能让看过的人思考一些道德上的问题,而不是看过既是看过,男主的一个决定让小女孩从收养她的警长家又回到了不负责的母亲下,这个决定对吗?让我又想起最近国内的一部同题材的电影—-《亲爱的》—-同样讲孩子失踪案,同样讲绑架孩童,侧重点也看起来似乎一样,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的成长环境是谁决定的?经济条件好的环境真的适合孩子的成长吗?同样没有旅行没有咖啡的坏境就一定不适合孩子成长吗?任何一个第三者都不应该决定别人的一生,而男主偏偏又卷入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偏偏又做了这样的一个决定,他对得起自己,内心一定是感觉对不起孩子的,所以最后只能静静的陪在孩子身边,希望她健康的成长。
看到豆瓣的影评 讲片尾的三句对白,当然不同的解读我都认可,男主后不后悔,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就像《亲爱的》 的结尾同样没有给出答案一样,但是现实总会朝着一个方向去,是好是坏你无法决定,但依然可以在往坏的方向去的时候去阻止。

阿玛蒂亚·森: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观

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
http://www.douban.com/note/14865382/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哈佛大学退休教授
  
“印度经验”
民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民主的各种功能
民主价值观的普适性
关于文化差异问题的争论

【注释】
  
  1997年夏天,一家日本的主要报纸请我就二十世纪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谈谈自己的看
法。我发现这是个很少遇到的引人深思的问题,毕竟在过去的百年当中发生了那么多重大
的历史事件。欧洲的帝国,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中居于支配性地位的英、法帝国,终于没入
了历史。我们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看到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兴起和衰亡。二十世纪
目睹了共产主义的崛起,以及它的没落(如在前苏联阵营)或大幅度的变革(如在中国)
。我们也注意到,西方世界的经济支配地位已被一种新的经济格局所取代,在这一新的经
济格局中,日本、东亚和东南亚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虽然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在正面临一
些金融和经济问题,但这并不会改变上述的世界经济格局过去几十年来的演变态势(若观
察日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则其重要性的提升几可追溯至百年前)。过去的这
一百年确实不乏重要的历史事件。
  
  然而,若要在二十世纪里发生的诸多进步当中选择一项最重要的,那么,我会毫无困
难地指出,那就是民主的兴盛。我这样讲,并无意否认其他同样具重要性的历史事件,但
我想指出的是,到了遥远的将来,当人们回首这个世纪的历程时,他们就会发现,民主制
度出现后被广泛地接纳为政府的组成方式,除此之外恐怕没有比这意义更重大的事了。
  
  当然,民主的理念实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此后各国都尝试过零星的致力于民主
化的努力,印度也是如此[1]。在古希腊,确实形成并认真地实施过民主的理念(尽管范围
有限),而此后这一实验却瓦解了,被更专制、缺乏制衡的政权取而代之了;而那时在其
他地方则尚未出现过其他任何形式的民主制度。
  
  所以,我们所了解的民主制度是经过了很长时期才出现的。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
统治方式,它逐渐成长直至最终居于支配地位的过程是由一系列历史发展进程所组成的。
这些事件包括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的签署,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以及十九
世纪在欧洲和北美选举权的扩大等等。然而,直到二十世纪,民主的理念才被确立为在任
何国家都适用的“常规的”政府形式──无论在欧洲、美洲、还是亚洲或非洲皆然。
  
  关于民主的思想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它是崭新的、典范式的二十世纪的产
物。当年通过宪章运动强制性地限制英国君主权力的反叛者们,把民主完全视为单纯地为
其本地需要服务的理念。相比之下,为美国独立而战的志士们和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者则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他们帮助人类懂得了,必须把民主变成在人类社会里通行的制度。
不过,他们在实践中提出的要求之重点,也仍然有相当的地域局限性,实际上限于北大西
洋的两岸,而且是以该地区特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历史为基础的。
  
  在整个的十九世纪里,民主思想的理论家们觉得,议论一个国家或另一个国家是否“
适合于民主制度”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直到二十世纪,这一看法才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
承认,这样提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根本不需要去判定一个国家是否适合于民主制度,相
反,每个国家都必然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变成适应民主制度的社会。这一变化的确是个重大
的变化,它把民主理念潜在的影响扩展到了历史和文化各不相同、富裕程度千差万别的数
十亿人当中。
  
  也正是在本世纪,人们最终接受了这样的理念,所谓的“成人的普选权”必须包括所
有的成年人──不仅仅包括男性,而且也包括女性。今年一月我有幸会见了一位享有盛名
的杰出女性、瑞士总统露丝.德雷福斯女士(Ruth Dreyfuss)。这次会见令我浮想连翩,
仅仅在二十五年前,瑞士的妇女还没有选举权呢。我们终于在本世纪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民主的举世普适性就象善行一样,是不应对之加以限制的。
  
  我不否认,民主价值观的普适性这一诉求受到着各种挑战,这些挑战形式各异,来自
不同的方向。实际上,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之一。在下文中,我将回顾民主的价值观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诉求,并分析围绕着这一诉求的种种争论。但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有必
要明确地把握这样一个概念,即在当今的世界上民主已经成为支配性的信念。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环境中,都有一些占优势的信念,它们似乎被尊为一种普遍性
规则,就象在计算机程序中预设(default)的安排一样;除非这些信念提出的要求以某种
方式被完全否定了,否则,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信念往往被视为是正确的。尽管民主制度尚
未成为在所有国家都施行的制度,虽然民主的理念也确实还未被所有国家一致接受,但按
照世界上通行的一般看法,现在民主政治已被视为大体上是正确的选择。只有那些想抵制
民主政治、以便为非民主制度辩护的人们,还在那里竭力排斥民主的理念。
  
  当年那些在亚洲或非洲倡导民主的人们曾处于极为艰难的困境当中,这并非年代久远
之事。但自从那时以来,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虽然我们有时仍然不得不与
那些含蓄或公开地排斥民主政治的人士争辩,我们也应该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政治问题
的理解方面,整个的大气候已经与上个世纪完全不同了。我们再也不用每每辩识,某个国
家(比如南非,或柬埔寨、智利)是否“适合于民主政治”(而在十九世纪的话语当中这
是个非常典型的问题);现在我们早就把这一点视为理所当然的了。人类社会已经公认,
民主制度是普遍适用于各国的,民主的价值观也被视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是思想史
上的一场重大革命,也是二十世纪的主要贡献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我们来讨论为
什么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
  
  “印度经验”
  
  究竟民主制度成效如何呢?虽然没有人真会去质疑民主政治在美国或英国、法国的作用
,但是,民主政治在世界上的许多贫穷国家里成效如何,却仍然是个引起争论的问题。在
本文中,我不可能详细地检视历史记录,不过,我想指出,民主制度的成效相当不错。
  
  如果谈到民主政治在贫穷国家里的成效,当然,常常会涉及到印度的例子。当年,英
国殖民当局拒绝印度的独立要求时,就处处怀疑印度人管理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的能力。19
47年,当印度独立的时候,这个国家确实处在某种混乱当中。独立后的印度政府毫无政治
经验,印度过去各自分治的地区之间尚未融合一体,政治上各种力量的分野模糊不清,同
时还广泛存在着社区性暴力事件和社会失序。那时,对印度未来是否能成为一个统一的、
民主的国家,还真缺乏信心。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印度的民主政
治历经甘苦,已卓有成效地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政治上出现的分歧大体上
都按照宪法的准则来处理,并且坚持根据选举结果和国会的规则来组织历届政府。虽然当
年印度这个国家是由各个差异极大的地区马马虎虎、勉勉强强地仓促组合而成的,但它不
但存活了下来,而且,作为一个建立在民主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运转得相当良好。确实
,印度的各个部份正是通过有效的民主政治体制而结为一体的。
  
  印度的各邦操各种不同的语言、有着多样化的宗教,在国家的发展中如何处理这些问
题,也构成了对印度的生存的巨大挑战。当然,由于宗教和社区间的差异,印度的政治具
有某种特殊的脆弱性,这往往会被宗派政治家所利用,而他们也确实数次这样做过(包括
在最近的几个月里),由此导致了群众的极大恐惧。不过,当宗派性暴力活动乘机兴风作
浪时,全国各界都会一致谴责这样的暴力活动,从而最终维护着民主制度的基石,以反对
狭隘的派系摩擦。印度不仅是居于多数地位的印度教的故乡,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信奉伊
斯兰教的人口之家乡,还拥有数百万的基督教徒和佛教徒,世界上大多数的锡克教徒、印
度祆教和耆那教徒也都住在印度。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差异极大的国家的生存和繁荣来说,
这样的社会共识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民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即不民主的体制能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这种想法
有时被称为“李氏假设”,因为新加坡的领导人、前总统李光耀是它的鼓吹者。确实,有
一些实行威权体制的国家(如韩国、李光耀自己的新加坡以及改革后的中国)的经济增长
率高于许多非威权体制的国家(包括印度、牙买加和哥斯达黎加),从这个意义来讲,李
光耀当然是对的。然而,这个“李氏假设”是以零星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是根据高度选
择性的、有限的信息归纳出来的,它并未经过任何以现有的大范围数据为基础的一般性统
计检验。要证明威权体制和经济高增长的关系具有普遍性意义,就不能用高度选择性的资
料去论证。例如,博茨瓦纳是非洲经济增长纪录最好的国家,也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纪录最
好的国家之一,它几十年来一直是非洲大陆上的一块民主制度的“沙漠绿洲”;如果要把
新加坡或中国的高经济增长当做威权主义体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得更好的“确凿证据
”,那我们就不能回避从博茨瓦纳之例中得出的相反结论。我们需要做更系统的经验研究
,以便从中分辨出支持和反驳“李氏假设”的证据。
  
  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普遍性证据能证明,威权主义的统治和对政治及公民
权利的压制真的对经济发展有益处。确实,从普遍的统计资料中不可能归纳出这样的结论
。系统性的经验研究(比如由罗伯特.巴若(Robert Barro)或亚当.普热沃斯基(Adam P
rzeworski)所主持的研究)的结果从未真正支持过这样的观点,即在政治权利和经济表现
之间存在着普遍性的冲突。[2] 究竟政治权利对经济表现的影响为何,似乎取决于许多其
他因素的作用;某些统计调查发现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弱的负相关,而另外一些统计研究
却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如果把所有的比较研究的结果放在一起,关于经济增长
与民主之间没有明显的彼此影响的假设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既然民主和政治自由本身非
常重要,所以与上述研究相关的努力决不会遭到忽视。[3]
  
  这个问题也涉及到经济研究方法的一个基本要点。我们不仅应当从统计上看相关程度
之大小,还应当考察和分析关系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因果性过程。现在,学者们已经对导
致东亚地区各国经济成功的经济政策和环境因素有相当多的了解。虽然不同的经验性研究
所关心的重点不一样,但目前学者们已经就一份对经济发展“有助的政策”清单形成了广
泛的共识。在这个政策清单上有开放竞争、利用国际市场、由公共部门对投资和出口提供
激励、高识字率和中小学入学率、成功的土地改革以及其他促进广泛参与经济扩张活动的
社会条件等。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假设,这些政策中的任何一项会与更广泛的民主制度不一
致、而只能由象在韩国、新加坡或中国那样的威权体制来强力支撑。实际上,有一项强有
力的证据表明,要形成更快的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是一个更宽松的经济气氛,而不是一个
更严酷的政治体制。
  
  要完成这一研究,就必须超越狭隘的关于经济增长的观察,而应更宽泛地分析经济发
展需要些什么,包括经济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需要。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们就要一方面看
政治与公民权利,另一方面看主要经济灾难的预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政治与公民权
利能给予人民必要的机会,以要求政府注意社会上的需要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去满足这些需
要。政府对其人民遭受苦难时的反应往往取决于人民施加的压力。而人民能否行使其政治
权利(如投票、批评、抗议以及其他的类似权利),确实直接关系到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激
励去关心人民的苦难。
  
  我在别的地方也提到过一个明显的事实,回顾世界上可怕的饥馑史,在任何一个独立
、民主、拥有相对的新闻自由的国家里,从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饥馑。[4] 不管我们观察
哪个国家,是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最近的饥馑,还是其他独裁政权下的饥馑;是苏联三十
年代的饥馑,还是中国1958年至1961年大跃进失败后的饥馑;或更早一些,爱尔兰或印度
在外族统治下的饥馑;在这个规律面前,我们找不到任何例外。虽然中国在经济的许多方
面做得比印度好,但中国仍然出现过大范围的饥馑(而印度却从未如此),这场饥馑实际
上是世界史上有记录的饥馑中最大的一次,在1958年至1961年间差不多饿死了三千万人民
,而导致这场饥馑的错误的政府政策却被延续不变达三年之久。这些导致人民饿死的政策
被推行下去而未受到批评,因为议会里没有反对党,没有新闻自由,也没有多党制下的选
举。事实上,恰恰是因为缺少对执政党的挑战,才使得严重错误的政策虽然每年杀害了上
千万人,也仍然能够持续下去。在世界上此刻正发生的两场大饥馑中,一场在北朝鲜,另
一场在苏丹,可以说,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形。
  
  饥馑经常看上去与自然灾害有关,而新闻记者也常常把饥馑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自然
灾害:在失败了的大跃进期间中国出现了洪水灾害,在埃塞俄比亚有旱灾,而在北朝鲜则是
谷物歉收。然而,许多同样遭受到类似自然灾害的国家,甚至其灾情更重,却能有效地避
免饥馑的发生。因为,对选民负责的政府必须积极地采取措施以帮助人民、减轻饥饿的威
胁。在一场饥馑中,主要的受害者是穷人,所以政府可以通过创造收入(例如,通过就业
计划等)、让潜在的受饥馑威胁的受害者获取食物,从而使穷人免于饿死。即使是在那些
最穷的民主国家里,万一遇到了严重的旱灾、水灾或其他自然灾害(如印度在1973年,或
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在八十年代前期),政府也能让人民得到食物而从未出现过饥馑。
  
  如果采取认真的努力,要避免饥馑其实是很容易的。而一个民主政府由于必须面对选
举和反对党及独立的报纸的批评,所以除了积极努力地避免饥馑以外别无选择。处于英国
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直到独立之时都饥馑不断(最后的一次饥馑发生在1943年,是印度独立
前四年的事,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曾目睹了饥馑时期);然而,自从印度建立了多党民主
政治和实现了新闻自由之后,饥馑就突然消失了,这样的结果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我在其他书着中,特别是在我与让.德热兹(Jean Dreze)合作研究的成果中,也谈到
过这些问题,在这里就不再赘述。[5] 避免饥馑实际上只不过是民主政治可以解决的诸多
问题之一,当然举这个例子是最容易的。一般而言,政治和公民权利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
有助于防止出现经济和社会性灾难。如果一个国家诸事顺利、一切都走上了轨道,人们或
许不会特别注意到民主的这种工具性作用。但当形势因种种原因变坏时,民主政治所提供
的政治激励机制就显现出巨大的现实意义。
  
  我相信,从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即许多经济技术官僚主张使用由市场经济提
供的经济激励机制,但却忽视由民主政治所保证的政治激励机制,这意味着实行一种极不
平衡的制度基础。当一个国家运气不错、未经历严重的灾难、一切顺利时,民主政治对弱
势群体的保护性功能可能未必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当经济或其他环境发生变化,或者
发生政策失误而未予纠正时,由此会产生不安全的危险,这时哪怕一个国家看上去十分正
常,其中也可能潜伏着这类危险。
  
  最近东亚和东南亚发生的问题就是实行不民主的政治制度的一系列惩罚,这在两个方
面表现得特别明显。首先,在这一地区的某些国家(包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里,
金融危机的发展与商业上缺乏透明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金融运作方面缺乏由公
众参与的监督。没有有效的民主制度下的舆论监督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核心原因。其次
,一旦这场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全面衰退时,在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里,民主制度对弱势
群体的保护性功能方面的真空就显得极为突出了,这与民主国家可避免饥馑是同样的道理
。在印度尼西亚,很多人被这场经济衰退剥夺而生机困难,当权者却根本不理睬他们的诉
求。
  
  这些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五至十,也许在金融危
机中国民生产总值跌落百分之十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若经济收缩的负担不是
由全社会分担,而是集中压在承受力最低的失业者或社会上的过剩劳工身上,那么,哪怕
经济增长率只下降百分之十,也会使数百万人陷入悲惨境地,甚至夺去人们的生命。在印
度尼西亚的情势一帆风顺时,这些社会地位脆弱的人们或许不觉得没有民主会如何影响他
们的生活,但在没有民主的社会里他们的声音被压抑住了,而危机来临时所带来的沉重代
价就会轻易地压倒他们。在最需要民主政治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性功能发挥作用时,他们才
体会到了没有民主政治的悲哀。
  
  民主的各种功能
  
  以上讨论主要是回应对民主政治的批评,特别是回答了经济中心论者的批评。下面,
我将回到与民主政治的批评者的争论,侧重于回答文化差异论。不过,现在我准备先从正
面进一步分析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
  
  究竟什么是民主呢?我们不能把民主等同于多数人的统治。民主政治所提出的要求是多
方面的,其中当然包括投票以及尊重选举结果,但民主也要求保护各种自由权利、尊重立
法机构、保障言论自由以及发布新闻和公正评论而不受政府检查。如果在选举中不同党派
未能得到充份机会表达自己的立场,或者选民没有获得新闻的自由、也无法自由地考虑不
同候选人的观点,那么即使有例行的选举,这样的选举也是弊端重重的。民主政治需要一
整套机制,它并非一个孤立的、机械的由多数人实行统治之类的原则。
  
  从这一角度来看,民主政治的优点以及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反映出人类社会中
一些独到的德行,这在其充份的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事实上,我们可以提出,民主政治从
三个方面丰富了民主社会公民的生活。首先,政治自由是人类一般自由的组成部份,而作
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幸福生活当中,关键的一个部份就是行使公民和政治权利。政治和社
会参与在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里具有内在的价值。而阻挠人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实际上是对
人们的一大剥夺。其次,如上所言(我曾与那种认为民主与经济发展相互冲突的观点争论
过),民主具有一种重要的工具性价值,能促使当政者倾听民众所表达出来的要求(包括
经济方面的要求)。再次,民主的实践给公民们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有助于在社会
中形成价值观、并明确各类问题的优先顺序,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即使是“需求”
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包括对“经济方面的需求”的理解),也需要在公众中展开讨论,
需要交换不同的信息、观点和判断。由此可见,民主除了是公民生活中的内在价值、在政
治决策中具有工具性价值外,它还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价值。当我们讲到民主是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价值观时,必须同时考虑到民主在这三方面的贡献。
  
  若要把“需求”(包括“经济需求”)所包含的内容加以概念化、甚至综合化,本身
就需要行使政治和公民权利。欲恰当地了解经济需求的涵义(其内容及影响),就需要在
社会成员之间展开讨论并彼此交换意见。在产生资讯充份、深思熟虑之选择的过程里,政
治和公民权利,特别是那些与保障言论、争辩、批评及持异议的自由有关的权利,是核心
的条件。在社会的价值形成和决定各项需要的优先顺序时,上述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般
来说,我们不能把大众的各种偏好视为既定的、与公众的讨论无关,不能无视在一个社会
中当局是否允许有公开的意见交换和争论。
  
  实际上,在评估社会和政治问题时,公开对话的范围和效用常常被低估了。例如,许
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生育率过高的问题,在公众中组织相关讨论可以卓有成效地降低生
育率。在印度有大量证据证明,在识字率较高的邦,组织公众讨论高生育率对社区、特别
是对青年妇女的生命的不良影响,对这些地区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有明显作用。如果说,
在印度的克拉拉邦或塔米尔.那都邦,现在出现了小型家庭是现代社会的幸福家庭这样的观
念,这无疑要归功于一系列相关的公众讨论和争辩。克拉拉邦现在的生育率是1.7(与英国
和法国相同,比中国的1.9还低),实现这一目标完全未使用任何强制性手段,而是主要依
靠一种新的价值观的出现──在这一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政治和社会对话扮演了重要的作
用。而克拉拉邦的高识字率(比中国的任何省份都高),特别是妇女识字率,则是这种社
会和政治对话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人类社会里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苦难和剥夺现象,其中有一些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社
会手段而消除掉。当我们衡量人类自身的“需求”时,应该充份考虑到人类社会中仍然存
在着的种种困苦境遇。例如,我们会觉得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值得追求,一旦可行的话我们
也会把这些视为一种需求。我们甚至会想到“长生不老”,就象西天的佛那样用上三千年
时间去探讨经书中的奥秘。但是,我们毕竟不会把“长生不老”看成是自己的“需求”,
因为那很明显是不可能的。我们了解有些剥夺现象是可以预防的,也懂得如何这样做,而
我们关于需求的概念是与此密切相关的。在关于哪些事是可行的(特别是从社会的角度来
看是否可行)这类问题上,我们要形成共识和信念,就需要借重公众讨论。政治权利,包
括言论和讨论的自由,不仅在产生对需求的社会认知时是关键性的,而且在确定经济需求
的含义时也是至关重要的。
  
  民主价值观的普适性
  
  如果以上的分析是对的,那么,民主的诉求之所以有高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基于它
具有某一特殊的优点。民主的优长是多方面的:首先,自由和政治参与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内
在的重要性;其次,民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能产生激励而令政府面向其公民并对他们负
责;再次,在形成价值观念以及形成民众对需求、权利和责任的理解的过程中,民主具有
建设性的作用。根据这一判断,现在我们可以提出本文欲表达的核心问题,即为什么说民
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并非人人都认同民主的绝对重要性,若
把民主与其他我们关心和忠于之事相比,尤其如此。这确实是事实,在此问题上人类并无
完全的共识。而在有些人看来,这种缺乏共识的现象就充份证明,民主的价值观并不具普
适性。
  
  显然,我们必须从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入手讨论下去:到底什么是具普适性的价值呢?若
有一种价值被视为有普适性,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人人都得对此价值表示赞同呢?如果确实
必得如此,则世界上恐怕就没有什么具普适性的价值了。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哪种价值
未曾被人反对过,即便是对母爱大概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某些理念具有普适性意义,
那并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一致赞同,所谓的价值的普适性,其实就是指任何地方的人都有理
由视之为有价值的理念。
  
  当甘地宣扬他的非暴力理念是普适价值时,他并不认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已按此理念
行事,而是相信人们有充份的理由承认这一理念是有价值的。同样地,当泰戈尔提出“思
想自由”是普适价值时,他并没有说人人都接受了这一观念,他的意思是,人人都有足够
的理由去接受这一理念,而泰戈尔毕生都在为探求、表述和传播这样的理由而努力。[6]
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任何关于某理念具普适价值的主张都会涉及到一些反事实的分析(co
unterfactual analysis)。特别是当人们对这样的主张尚未充份思考之时,他们未必会从
中发现其价值。不光是在民主的价值普适性问题上,所有关于普适性价值的主张都有这样
的隐含性前提假设。
  
  我想说明的是,在二十世纪里所发生的最大的对民主的态度之转变,正是与这个常见
的隐含性前提假设相关的。当考虑到一个国家尚未实行民主政治、那里的民众也没有机会
实践它时,现在通常会假定,一旦民主政治在那里变成现实时,人民就会认同它。而在十
九世纪,典型的情况是不会采用这样的假设,而那时被视为很自然的看法(恰如我前面提
到的那种预设式(default))在二十世纪里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同时也应注意到,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观察二十世纪历史的基础之上的。
随着民主的扩展,民主制度的支持者就必然越来越多,而不是日益减少。民主制度从欧洲
和美洲发源,伸展到世界上的许多遥远的角落,在那里人民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政治当中去
并接受了这一制度。不仅如此,一旦某一现存的民主制度被推翻,即使抗议这一政治变化
的活动常常遭到粗暴的镇压,广泛的抗议活动也仍然会此起彼伏地出现,许多人宁可冒着
生命危险也要为恢复民主而战。
  
  有一些人质疑民主的价值普适性,其理由并不是民主未得到所有人的赞同,而是各国
的国情不同。他们所讲的不同国情有时是指一些国家的贫穷状态。他们的观点是,穷人感
兴趣的和关心的是面包而不是民主。这种时常听得到的说法有两大层面的错误。
  
  首先,正如以上所言,对穷人来说,民主的保护性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当饥荒的受害
者面临饥饿的威胁时,这是非常明显的;对那些被金融危机从经济阶梯上甩下来的贫民来
说,也是如此。有经济方面需要的人民同样需要在政治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民主并不是一
种非得达到普遍富裕后才可享用的奢侈品。
  
  其次,几乎没有证据能证明,如果穷人有选择的话,他们宁可拒绝民主。有一个值得
引起注意的事例,七十年代中期的印度政府曾试图用同样的观点为它宣布的“紧急状态”
(以及对政治和公民权利的压制)辩护,在随后的选举中选民们围绕着这一问题分成了两
个阵营。对印度的民主制度来说,这是一场命运攸关的选举,选举中主要的争议就是实施
“紧急状态”的问题。结果,虽然印度也许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印度选民们的
多数坚定地拒绝了政府压制政治和公民权利的企图,他们挺身抗议政府忽视民众的自由和
权利的做法,并未把注意力放在抱怨经济剥夺方面。
  
  印度的现实完全驳斥了这种穷人不在乎公民和政治权利的说法。若观察韩国、泰国、
孟加拉、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结论也并
无二致。同样地,虽然非洲的许多政府排拒政治自由,一旦条件允许,那里就会出现反对
政治压迫的各种运动和抗议活动。
  
  关于文化差异问题的争论
  
  还有一种观点也强调民主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它谈的不是经济条件,而是文化上的
差异,或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亚洲价值观”。这种观点认为,亚洲人传统上高度
评价纪律,而不重视自由;所以,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亚洲人不可避免地会对民主制度
持更为怀疑的态度。我在卡内基基金会关于伦理和国际事务的摩根索纪念讲座中曾比较详
细地谈过这个问题。[7]
  
  从亚洲文化的历史中,特别是考察印度、中东、伊朗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古典传统,很
难找到任何支持这一观点的根据。例如,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印度帝王Ashoka的铭文中,就
可以发现主张容忍多元主义和国家有责任保护少数的最早、最明确的记载。
  
  当然,亚洲面积广袤,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很难就这样一个地区的不同民
族下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有时,“亚洲价值”的鼓吹者往往会主要把东亚当作这一观点的
适用地域,一般是把泰国以东的亚洲国家与西方作对比,不过也有人提出过更令人怀疑的
观点,即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是十分“相似”的。我们应当感谢李光耀,因为他明确地解释
了下述观点(也就相关的纷乱杂陈、表述含混的说法清晰地提出了他的说明)。当李光耀
说明“西方和东亚在社会和政府的概念上完全不同”时,他解释说,“当我提到东亚时,
我指的是韩国、日本、中国、越南,它们与东南亚不同,后者是一个中国和印度文化的混
合物,不过印度文化本身也强调同样的价值观”。[8]
  
  然而,即便只考虑到东亚地区,这一地区也是千差万别的,不仅在日本、中国、韩国
及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在每个国家内部也有很多差异。在诠释
“亚洲价值”时,学者们往往引用孔子的话,但在这些国家里对文化产生过影响的并不止
孔子一人(例如,在日本、中国、韩国,佛教的文化传统既古老且深远,其强大的影响曾
绵延达一千五百多年,此外,这些国家还受到了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其他影响)。在所有这
些文化传统中,没有哪一种曾一贯如一地鼓吹对秩序的崇尚比对自由的崇尚更重要。
  
  更进一步看,孔子本人也并不主张对国家的盲目崇拜。当子路问孔子,“应当如何为
君王服务”时,孔子回答说,“告诉君王真话,别管是不是会冒犯他”。(【译者注】《
论语.宪问篇》云,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9] 孔子的这一回答可能值
得威权政权的新闻检查官深思。孔子并不反对谨慎从事、讲究策略,但(如果策略上必要
的话)却不会姑息一个坏政府。他说:“如果政府的表现良好,就要大胆地说话行事;如果
政府的表现不好,要行事勇敢但说话温和。”(【译者注】《论语.宪问篇》云,“邦有道
,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10]
  
  想象中的所谓亚洲价值这座大厦的两大支柱是对家庭的忠诚(【译者注】即“孝”)
和对国家的服从(【译者注】即“忠”),而孔子的确曾明确地指出这样的事实,即这两
者彼此之间可能发生严重的冲突。许多亚洲价值的鼓吹者把国家的作用视为家庭作用的延
伸,但正如孔子所说的,这两者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叶公对孔子说:“我的族人中有一个
人刚直不阿,他父亲偷了一只羊,于是他就谴责父亲。”孔子答道:“在我的族人中,正
直的人行事方法不同:父亲为儿子遮掩,儿子为父亲遮掩,这样做也是正直的。”(【译者
注】《论语.子路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1]
  
  把亚洲价值笼而统之地说成是反对民主和政治权利的,其实经不起严格推敲。我想,
既然提出所谓的亚洲价值的那些人并不是学者,而是些政治领导者,他们经常扮演着威权
政府的官方或非官方发言人,所以我不应该对这种缺乏学术论据的观点过于苛求。不过,
有趣的是,我们学者考虑现实政治问题时可能会不那么实际,而现实政治家则用不实事求
是的态度来对待学术问题。
  
  当然,要在亚洲的传统中找到威权主义式的说法并非难事。但是,在西方的经典文献
中也不难发现这样的论述。只要查一下柏拉图(Plato)和阿奎那(Aquinas)的著作就会
发现,崇尚纪律并非亚洲国家独有的主张。若仅仅因为亚洲国家的一些述着中强调了纪律
和秩序,就否认民主的价值观所可能具有的普适性,就好比仅仅根据柏拉图和阿奎那的著
作(姑且不提大量的欧洲中世纪文献曾支持天主教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就要否定民主
制度是欧洲和美国政府的一种自然形式。
  
  人们基于当代、特别是中东地区政治摩擦的经验,往往把伊斯兰文化描绘成根本不容
忍个人自由、甚至排拒个人自由的一种传统。但是,正象在其他文化传统中一样,伊斯兰
文化其实也充满了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印度,阿克巴(Akbar)和大多数莫卧尔王朝(Mog
hul)的其他帝王在理论和实践上所表现出的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宽容就可算是个典范(只有
Aurangzeb是个明显的例外)。土耳其的帝王们常常比他们同时代的欧洲帝王们宽容得多。
在开罗和巴格达的统治者那里也可以发现大量的例子。实际上,十二世纪伟大的犹太学者
Maimonides曾被迫逃离毫无宽容精神的欧洲(那里本是他的出生地),以逃避欧洲对犹太
人的迫害,最后在萨拉丁(Saladin)苏丹的庇护下,这个犹太学者才在宽容礼貌的开罗找
到了避风港。
  
  多样性是世界上多数文化的一个特徵,西方的文明亦非例外。民主的实践之所以能在
现代的西方国家赢得胜利,很大程度上是自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过去的一个
世纪中所出现的共识之硕果。若把这一进步理解成过去一千年来西方社会追求民主的一项
历史使命,然后再把它与非西方社会的传统相比(并笼而统之地看待每个非西方的传统)
,那将是个极大的错误。这种过于简单化的倾向不仅仅存在于亚洲国家一些政府发言人的
表述当中,也存在于某些西方的著名学者的著作当中。
  
  下面,让我举一位重要学者的文章为例,塞谬尔.杭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著
作曾在许多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关于文明之冲突的论文却未充份注意到每一
种文化内部的差异。他的研究导出了明确的结论,西方国家“对个体主义的偏好以及追求
权利及自由的传统”是“文明社会所独有的”。[12] 杭廷顿还认为,“西方社会核心特徵
的存在决定了西方的现代化的出现,而这些特徵与其他的文明显然不同”。他的看法是,
“早在西方进入现代化之前,西方就表现出其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徵”。[13] 我认为,从
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篇论文显然漏洞百出。
  
  每当我们看到有亚洲国家的政府发言人试图把所谓的“亚洲价值”拿来与所谓的西方
观念对比时,似乎就也有西方的知识分子试图从另一端作相同的比较。即使每次亚洲国家
对“亚洲价值”的强调都能与西方知识分子的对应诠释相匹配,这也丝毫不能削弱民主的
价值普适性。
  
  
  结语
  
  我在本文中曾涉猎了不少与民主的价值普适性相关的问题。民主的价值观包括这样一
些内容,民主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内在的重要性,民主在产生政治激励方面具有工具性作
用,民主在形成社会价值体系(以及关于需求、权利和责任的力量与可行度的理解)的过
程中具有建设性功能。这些非常宝贵的特徵并不受地域的局限,也不会被鼓吹纪律和秩序
的主张所抑制。差不多所有的主要文化其内部都具有价值体系方面的多样性。所以,关于
文化上的差异之争论并不能阻止我们、也不能约束我们去选择当今的政治制度。
  
  考虑到当代世界赖以生存的民主制度的种种功能性作用,选择这样的政治制度应该是
时不我待的。我一直强调,民主制度的生命力确实非常强盛,绝不是在某些地区偶然出现
的个案。民主的价值观之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影响力最终来源于民主制度的生命力。
这就是关于民主价值的普适性所强调的根本之点。任何想象出来的文化上的清规戒律,或
者根据人类复杂多样的过去而假设出来的各种文明当中的预设框架,都不可能抹杀民主制
度及其价值。
  
  【编者注】
  本文以作者去年二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关于“建立全球范围的民主运动”会议上的
主题演讲为基础,也采用了他去年的新着《自由:发展的目的和手段(Development as F
reedom)》一书中的观点。原文载于Journal of Democracy(Vol.10, No.3(July 1999):3
-17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
y’s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emocratic Studies)。本刊编辑部获该刊许可翻译转载,
并将于下期杂志刊登介绍该作者新着《自由:发展的目的和手段》的书评。
  
  
  【注释】
  [1] 在Aldous Huxley的小说Point Counter Point中,在近代的印度,一位丈夫告诉
妻子,他必须远行去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以便到那里的图书馆里学习民主,而实际上他却
是去与情妇会面。那时在印度一个对妻子不忠的丈夫就已知道,出门去学习民主是个欺骗
妻子的巧妙理由。
  [2] Adam Przeworski, et al., Sustainable Democracy(可支撑的民主)(Cambri
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Robert J. Barro, Getting It Right: Ma
rkets and Choices in a Free Society(促其归正:自由社会中的市场和选择)(Cambri
dge, Mass.: MIT Press, 1996).
  [3] 在我的新书Development as Freedom当中,我也考察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性证
据和因果关联的某些细节。
  [4] 见我的文章”Development: Which Way Now?” Economic Journal 93 (December
1983);Resources, Values,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及我的文章”Rationality and Social Choice,” 我作为学会主席在美国
经济学会年会上的报告,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95)。也参见Jean
Dreze and Amartya Sen, Hunger and Public Ac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
7);Frances D’Souza, ed., Starving in Silence: A Report on Famine and Censorsh
ip (London: Article 19 International Center on Censorship, 1990);Human Rights
Watch, Indivisible Human R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and Civil
Rights to Survival, Subsistence and Poverty (New York: Human Rights Watch, 19
92);and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Wor
ld Disaster Report 1994 (Geneva: Red Cross, 1994).
  [5] Dreze and Sen, Hunger and Public Action.
  [6] 见我的文章“泰戈尔和他的印度(Tagore and His India)”,载New York Rev
iew of Books, 26 June, 1997.
  [7] Amartya Sen, “Human Rights and Asian Values,” Morgenthau Memorial Lec
ture(New York: Carnegie Council on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7),
published in a shortened form in The New Republic, 14-21 July 1997.
  [8] Fareed Zakaria, “Culture is Destiny: A Conversation with Lee Kuan Yew
,” Foreign Affairs 73(March-April 1994): 113.
  [9]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Simon Leys, trans.(
New York: Norton, 1997), 14.22, 70)。
  [10]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4.3, 66)。
  [11]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3.18, 63。
  [12]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6), 71.
  [13]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69.

穿越星际的那首诗

穿越星际的那首诗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ylan Thomas, 1914 - 1953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这首诗是写于1951年,狄兰·托马斯用以鼓励病重的父亲,而他自己三年后则死于连续喝了18杯白兰地。

以下是网上搜来的不同译本:

最流行的莫过于巫宁坤的版本了~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
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善良的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他们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会多么光辉地在绿色的海湾里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过翱翔的太阳,
懂得,但为时太晚,他们使太阳在途中悲伤,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严肃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视觉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样闪耀欢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亲.在那悲哀的高处.
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汪剑钊的译本~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老年人应该燃烧并对着日暮呼喊;
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灭。

尽管聪明人临终时知道黑暗真确,
是因为他们的话语没有迸射闪电,
他们并不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好人,当最后一浪涌过,号呼他们脆弱的功业
本可以很光辉地起舞于绿色的海湾,
也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灭。

狂放的人碰见并歌唱过太阳的飞越,
意识到,太晚了,他们曾使它在途中哀叹,
他们也并不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沉肃的人,临死时用目眩的视觉
看到瞎眼也能像流星般闪耀而欣欢,
也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灭。

而您呀,我的父亲,身处高度的悲切,
请用您的热泪诅咒、祝福我,我祈愿。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灭。

这是狄兰·托马斯诗选中文译本作者海岸的翻译版本~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老年在日暮之时应当燃烧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明智的人临终时虽然懂得黑暗有理,
因为他们的话语已迸发不出闪电,但也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善良的人翻腾最后一浪,高呼着辉煌,
他们脆弱的善行曾在绿色的海湾里跳荡,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过飞翔的太阳,
虽然为时太晚,却也明瞭使它在途中悲伤,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严肃的人,临近死亡,透过炫目的叹息看见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样欢欣地闪耀,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亡。

而您,我的父亲,在那悲哀之巅.
诅咒我,祝福我吧,此刻以您的热泪;我求您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王烨、水琴的译本~

不要驯顺地走进那个良夜;
老年应该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愤怒,愤怒的抗拒阳光的泯灭。

明智的人们面临末日知道黑暗是正理,
因为他们的语言已无法击出闪电,
但他们并不驯顺地走进那个良夜。

善良的人们,当最后的波浪卷过时,哭喊
他们可怜的业绩本应多么灿烂地在绿色港湾里舞蹈
愤怒,愤怒的抗拒阳光的泯灭。

疯狂的人们曾抓住并歌唱飞翔的太阳,
如今才得知,但太晚了,他们使它在途中悲伤,
他们也不驯顺地走进那个良夜。

严肃的人们,临近死亡,透过炫目的视觉
看到失明的眼睛可以像陨石一样欢快的闪烁,
愤怒,愤怒的抗拒阳光的泯灭。

而你,我的父亲,在那悲伤的高处,
用你那灼热的泪水诅咒我,祝福我,我祈求你
不要驯顺地走进那个良夜。
愤怒,愤怒的抗拒阳光的泯灭。

陶永强的翻译~

别安然走进那良宵,
让暮年在黄昏焚烧;
狂烧,狂烧在光之将逝。

虽然智者终于知道黑暗赢了,
即使他们的说话没有迸出电光
他们不会安然走进那良宵。

善者在最后一浪翻过的时候高叫
微弱的作为本该在绿湾舞出光辉,
狂烧,狂烧在光之将逝。

狂者抓住了飞奔的太阳呼啸,
到醒觉一路上惹它厌烦已经太晚,
他们不会安然走进那良宵。

木讷者临终,昏花的眼尚看得晓
盲目也能欢笑,炽热如流星,
狂烧,狂烧在光之将逝。

而你,我的父亲,在悲哀之巍,
咒诅、祝福我吧,用你的热泪,
别安然走进那良宵,
狂烧,狂烧在光之将逝。

网络高手的译本~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老人在日暮时也需发光发热;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尽管智者的言词不如雷电轰轰烈烈,
尽管深知归于黑暗是不变的法则,
他们不会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碧绿的海湾点滴事迹舞姿摇曳,
最后的浪花中好人的呼唤更加清澈,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为时已晚,狂人让太阳徒生悲切,
抓住飞驰的太阳唱一支赞歌,
他们不会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严肃的人临近死亡渐渐丧失视觉,
失明的双目象流星闪光充满喜色,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我盼你或祈福或诅咒泪水火样炽烈,
父亲啊,就在这最为悲痛的时刻。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高晓松的翻译~

绝不向黑夜请安
老朽请于白日尽头涅槃
咆哮于光之消散先哲虽败于幽暗
诗歌终不能将苍穹点燃

绝不向黑夜请安
贤者舞蹈于碧湾
为惊涛淹没的善行哭喊
咆哮于光之消散

狂者如夸父逐日
高歌中顿觉迟来的伤感
绝不向黑夜请安

逝者于临终迷幻
盲瞳怒放出流星的灿烂
咆哮于光之消散

那么您,我垂垂将死的父亲
请掬最后一捧热泪降临
请诅咒,请保佑
我祈愿,绝不向
黑夜请安,咆哮
于光之消散

哦也~百家争鸣百诗齐放~好看极了~
哎呀玛丽还是最喜欢网络无名高手的版本啊~
再念一次:~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老人在日暮时也需发光发热;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尽管智者的言词不如雷电轰轰烈烈,
尽管深知归于黑暗是不变的法则,
他们不会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碧绿的海湾点滴事迹舞姿摇曳,
最后的浪花中好人的呼唤更加清澈,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为时已晚,狂人让太阳徒生悲切,
抓住飞驰的太阳唱一支赞歌,
他们不会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严肃的人临近死亡渐渐丧失视觉,
失明的双目象流星闪光充满喜色,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我盼你或祈福或诅咒泪水火样炽烈,
父亲啊,就在这最为悲痛的时刻。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安息的长夜。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来自:https://plus.google.com/118304001948429575823/posts/crYnF1SBJYz

《Interstellar》再评

二刷《星际穿越》,因为第一次看不是看得IMAX,而此之前也没遇上一部能够让我看IMAX的电影,所以一直没看过IMAX,借此机会体验一下IMAX也是不错的。在第二遍去看Interstellar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我去看第二遍是为了看什么?看人物表演,看细节,看配乐和情节的搭配,看第一遍没来得及顾上的对白……但事实上我只留心注意了某些片断的配乐和一些极小的细节,其他完全就沉浸电影里面了,虽然看过一遍,已经知道情节,已经知道结局,却莫名的多了一些伤感。

IMAX

先讲讲IMAX吧,网查了说有22米,当时进场也没有感受到那屏幕的巨大,直到突然开始播放广告,那中视觉冲击也是一般屏幕比不上的了,屏幕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万达影城龙德广场店的音箱效果还真不错,在影片中火箭发射,穿越虫洞,降落水星,曼恩叛变,黑洞坠落等等场景中音效带来的震动似乎让人身临其境,这还是值得一提的,另外不知道为啥有些镜头中还能感觉到座位下因为音箱震动造成的空气流动。

感动

在第一次的影评中大多数还是只是在介绍电影外的事迹,关于情节也没有展开,因为觉得当时不应该剧透,但现在可以放开的讲了。在第一次观影的时候,莫名的被玉米地中追赶无人机的情节感动,而这一次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音乐的震撼,音乐可以带给人情绪的波动,当库珀(马修马康纳)看到无人机,便立马上车追赶也不顾车轮已坡,这时候音乐想起,随着镜头的升起,看到茫茫玉米地,看到库珀他们如此专注,背景乐逐渐紧凑,节奏加快,当他们冲出玉米地,快开到悬崖,库珀猛一抬头踩下刹车,音乐戛然而止,音乐和情节配合如此无间。
第二次让我感动的是库珀离开墨菲Morphy的那场戏,那剪辑,那音乐,那镜头,那节奏无可挑剔,库珀开车离开,扬起一阵灰尘,墨菲哭着从屋中跑出被外公一把保住,随着车渐行渐远,镜头和对白变成火箭升空的倒计时,真佩服导演剪辑叙事水平,毫不拖拉,紧凑的转入另外的场景。说到这儿也感觉的小女孩演得真心不错,在电影中饰演墨菲的三个人中我还只认为10岁的那个墨菲最真实,演得最好。
我要说的第三个情节肯定是大多数人的泪点,那就是库珀从水星回来,地球已经过了23年,在他查看23年录像存档的时候,看到儿子长大,看到自己成了爷爷,再看到唐纳德(墨菲外公)去世,我的眼泪就和剧中的Cooper一样流了下来。

细节

在库珀开车离开墨菲准备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库珀下意识的翻了一下副驾驶的杂乱衣服,在那一个瞬间,我又被聪明的墨菲感动了,因为第一次库珀获取那个未知地点坐标并不准备带墨菲前往的时候,墨菲躲在了副驾驶,再车开出一段时间在被她爸爸发现。库珀这个无意识的动作,体现着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也将对女儿的爱表露无疑。之前有看到说,库珀离开地球寻找人类可以居住的星球的理由不充分,而我则认为那是父亲对子女爱的最佳体现,因为老Brand教授已经说了枯萎病日渐严重,人类说不好就会在库珀女儿一代灭绝,正是这种父亲的责任,不能让一 个十岁的小女孩知道明天就是世界末日的责任,让库珀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第二个细节是库珀如何发现布兰登(安妮海瑟薇)和爱德蒙德的关系,说实话,这段在第一次看得时候一头雾水,怎么突然之间库珀小声地问机器人塔斯Tush布兰登和爱德蒙德的关系,那段还确实挺幽默的,这次看特别注意了,在其他人休眠的时候,布兰登和库珀有一番谈话,库珀问布兰登关于那三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事情,布兰登那种说话的语气告诉了库珀—-布兰登和爱德蒙德的Lover关系。

无声

早知道了电影中Nolan不顾制片公司故意放置了静音,但是依然没想到第二遍同样被吓到了,这种在观众中造成的恐慌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首先要提的就是曼恩教授强行对接,并在对接不成功的情况下打开Endurance仓门,因为内外气压差引起爆炸,在爆炸完之后的瞬间导演将镜头切换到太空,顿时无比安静,那种安静能延伸出恐惧,幸而镜头随后切换到库珀和布兰德的太空舱中。我觉得这一段应该让不少人吓了一跳,至少我在看得时候就听到背后有人说吓坏了。
影片中不少情节都有BGM和无声的切换,虽然有人要说模仿2001太空漫游,但不得不说这样的一种方式确实能让人身临其境。另外一次

螺旋降落

同样这个为了节省染料通过空气制动的方法降落的”水“星的方式帅呆了。第一遍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但第二遍看不得不佩服库珀这样一位宇航员,驾驶飞行器能如此纯熟并通过自己的技能为整个团队提供各种方便。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脑袋里就一直在模拟着这段场景,越想越是帅气,感受空气在快要着陆时以螺旋方式通过空气提供阻力抵消下降的速度,最后利用喷气提供反作用力安稳的着陆。

马特达蒙

马特达蒙这个角色是剧组最为保密的,第一遍看等待了很久,因为一直很喜欢马特达蒙,演员表中也有马特,所以特别期待,到曼恩教授这里确实很激动,不过令我吃惊的竟是他饰演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反派角色,在布兰登教授知道她父亲去世消息的时候曼恩说了一席话,在曼恩和库珀出去的时候曼恩也说了一席话,那些话听起来正义凛然,而后和他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短短的数十分钟就将曼恩教授这个形象刻画出来。

一些奇怪的话

写到最后了,突然想到一些奇怪的话,在电影最初,库珀被叫去家长会,那女老师说了一席让我当时大吃一惊的话—-阿波罗计划是假的,是为了搞垮苏联,让苏联耗尽所有资源而实行的政治欺骗—-听完我下巴都掉了,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导演或者编剧要在这里设置这样的一段对话,而过后静下心来仔细的思考一些问题,或许导演只想告诉我们历史就是历史,真理就是真理,即使教科书变了,即使老师变了,历史也不会变,真理也不会变。

2014/11/20

继续折腾WNDR3800之shadowsocks

无法查看这则摘要。请 点击此处查看博文。

《Interstellar》影评

翻豆瓣无意中看到的这部电影,点开详情页,顿时就忍不住了,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演员马修马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 ),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马特达蒙,阵容太强大了。于是没忍住,今天早上就去看了。
看之前看了预告片,给我的感觉,一是背景音乐太震撼了,过后一查Hans Zimmer,果然是大师,第一次知道他就是天使与魔鬼中震撼的配乐,二是那高如山峰的巨浪,以至于观影过程中一直再等待那一幕的重现。电影前也听了一些评论,在喜玛拉雅听书上一个叫电影不无聊的节目中,给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单身男女2等等电影在这部电影前都将是炮灰—-听完这句话我当时差点冲动的想要凌晨跑到电影院去看大陆的第一场。最后当然没这么冲动,静下来做了些功课,从导演,到演员,预告,预算,让我很最吃惊的竟然是电影请到了Kip Thorne做制片人,一位物理学科学家担当一部电影的制片,可想电影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就是科幻也不会偏差到很远。

Interstellar poster

配乐

预告片中开始想起背景乐的那段给人无比空灵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人玩过OSMOS HD这款游戏,有没有安静的带上耳机,边听背景音乐,边玩过,预告片中的配乐给我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电影中第一次让我感觉到配乐得震撼是在玉米地中追逐无人机的时候,那种震撼只有配乐才能营造。配乐营造的那种紧张气氛和故事情节配合得是如此天衣无缝,好几次配乐忽然停止,那种太空中的静谧,安静地让人害怕。而又忽然想起的背景乐,又带人进入那种环境。

2014/11/20更新
预告片中的BGM并不是Zimmer的作品而是Final Frontier (feat. Merethe Soltvedt) by Thomas Bergersen

特效

电影总体给人的感觉可以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叙事,铺垫,交待背景,而后部分特效。前半部分基本没有特效,而后半部分的特效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没有去过太空,也不是很了解物理,却也看了不少太空的纪录片,摩根弗里曼老爷爷主持的一系列的,还有暑期看的宇宙时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那些最基本的现象,在电影中那种展现,或许有着导演天真浪漫的一面,却又离不开最最真实的一面,只是让我感觉到了人类在太空中的渺小。有看到网上有人说为啥虫洞,黑洞是那样的,或许有人回答你说是Kip Thorne根据物理现象,事实数据模拟生成的特效,但其实你不妨想象哪只是导演表现的一种方式而已,毕竟没有人到过黑洞,虫洞目前为止也只是存在于理论上。于是换成一种艺术形式,以电影的表现方式展现给观众,让一些观众能够偶尔的抬起头来看一眼星空,思考一下宇宙也是好事吧。

故事

一直都坚持的一件事—-一部好的电影一定要讲好一个故事—-看完就会觉得那所谓的特效,那撼动人心的配乐都是为了故事而服务。这是一个感人的,温馨的故事,不想讲很多,因为涉及到情节。总的来说大概就是随便在哪里都能看到的故事梗概,地球面临着灾难,已经很难适合人类生存,一位父亲为了拯救下一代,而不惜离开自己的子女,前往外太空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网上很多人说诺兰拍了很多能把人弄晕的电影,而我看到的确实诺兰不仅能讲好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也能把这个故事讲得如此感人。很多人都在找剧情的漏洞,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你是一位专业人士你能用更简单的方式讲清楚这件事吗?如果你不是一位专业人士,你确定能准确的讲清楚这件事情吗?于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所以电影中提到的那些名词—-虫洞、黑洞、奇点、相对论、量子物理等等—-如果你感兴趣,那就去钻研吧,期待你能用另外一种更简单方式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如果除去这些离日常生活很远的理论,电影剩下的还有很多,布兰登父女的感情,库柏父女的感情,剧情中说引力是唯一能够跨过时间的,其实应该再多一句爱也应该是能够跨越时间的。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889243/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interstellar_2014/

Play Clash of Clans

玩部落冲突(Clash of Clans)也已经四个多月了,这是我第一个花钱在上面的游戏,不过最近因为给别人看COC乱点花了我1200左右的钻石,顿时玩下去的信心都没有了,既然没有动力了,就来总结一下吧,就当是个结束。

很早知道这个游戏,看到很多人玩,包括很多身边的同学。但是机缘巧合有一好友也开始玩,就带着我一起开始玩了,于是从暑假开始,到今天11/5,差不多正好4个月时间,除了魔兽争霸这个游戏,还真没有一个游戏能让我坚持玩这么长时间的。什么吸引我呢?这个游戏依靠策略,攻打的策略,守家的策略,让人欲罢不能。另外就是好友及部落机制。再次就是不想偷菜种菜那么没有头脑,收集金币及圣水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虽然被人乱点坑了很多金币,并且不得不赞扬游戏公司对游戏参数的设置,让人无比的想花钱,并且会让人觉得花的很值得。

Clash of Clans
8本阵型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Clash of Clans
双菱形

一些网站

YouTube Channa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NMYToYIBPYV829BJcmUQg
这个频道从低等级开始,一步一步升级,单人模式,攻击策略,防御策略很全面,可以关注。

之前几个布阵的网站都是直接从Google点进去的,根本记不住网址,所以用Google喽搜喽。

关于钻石

关于钻石,网上很多说免费的钻石的,千万别信,基本都是假的,稍微真的就是去赚礼品卡的钱,然后用礼品卡买钻石。游戏中成就和清理地面的灌木石块等等都能获取一定的钻石,所以省着点用很快能够买到第三个农民500钻,等第四个农民1000钻其实也应该很快,如果不出意外2000钻的第五个农民我马上也能有了,只是。。。。

最后有一点,我在升级过程中吃了很多苦头,就是千万不要着急升级大本营,COC匹配对手有一定的算法,当时也Google了,会根据一定的算法,等级越高越不好打,所以最好在每一个大本营造完全不建筑并且升级到最高等级不能升级再升大本营。

一些技巧

  • 搜寻对手时可以多搜寻一些,直到找到一个资源丰富的
  • 搜寻对手时注意观察阵型及金矿圣水收集器的位置,如果在外围可以轻松拿下。
  • 单人模式一定要留到升级完气球之后,一个气球搞定

http://www.laohu.com/coc/201407/107714.html

Android首次打开应用介绍界面实现

本文参考ToolbarMenudrawer开源项目实现。他使用的方法是最一般最通用的做法。

基本思想利用sharedpreferences记录用户是否第一次打开,如果第一次打开应用,跳转到介绍Activity,记录sharedpreferences。

SharedPreferences first = PreferenceManager
               .getDefaultSharedPreferences(this);

if (!first.getBoolean("firstTime", false))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FirstRun.class);
    intent.add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CLEAR_TOP);
    startActivity(intent);
    finish();

    //set the flag fot firsttime
    SharedPreferences.Editor editor = first.edit();
    editor.putBoolean("firstTime", true);
    editor.commit();
}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个疑惑,为什么已经调用了finish()方法,下面三句设置SharedPreferences的代码还能生效。经过查询Android中在调用Activity的finish方法,程序会继续执行到finish遇到的一个块结束,也就是“}”括号结束。参考:http://stackoverflow.com/a/6750685/1820217
如果想要强制结束Activity可以在finish之后添加return语句。

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