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影评

我很少写影评,但是每每想起自己看过的电影想不起些什么,看得越多忘的越多总也不是回事,索性写写影评吧。后会无期今天去看了,当然我本来是不怎么知道这部电影的,但无奈去看的同学太多了耳濡目染自然就去豆瓣查了一下,一看豆瓣电影评论还不错,看豆瓣上面的预告片和片尾曲—-平凡之路还不错,再有一个韩寒演讲很受感染—-电影不是去迎合观众的—-所以下决心去看看吧。我的一个微信群中的同学在上映24号当天就基本上去看了,我今天终于抽得空闲,影院换票时发现看这部电影的人还是挺多,只剩下第三排座位还能选······
我不是韩寒粉,也没去喷过郭敬明,韩寒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初中的时候看的他写的小说—-《三重门》,此外只是零星的在新闻上听到过韩寒还有些头衔—-赛车手,全民岳父等等。而郭敬明更是没有交集,哦,那个小时代是他拍的,我也是最近刚刚知道,好像那部电影我只知道片尾曲《时间煮雨》不错的样子—-但这歌也只是在KTV听别人唱过好几遍,在毕业晚会上听别人唱过,仅此而已。我是一个很看重豆瓣评分的人,小时代惨不忍睹的分数导致我对他一点兴趣也没有。
当然罗哩罗嗦这么多,只想表明我只从电影角度评价,不会牵扯导演演员任何东西。看完我怎么给这部《后会无期》打标签呢?喜剧,剧情,青春,成长,旅行,人生······当然不同人看到的东西肯定不通,而所在的年龄不一样,看这部电影所思所想肯定也是不一样的,而我所在这毕业,大学四年的好些同学离别刚刚过去一个月,看到这样一部送别,兄弟情谊的电影自然而然的代入身边的情形。
这部电影我在豆瓣给了四分,当然给四分是希望韩寒以后的电影会比这更加好。电影开场没到10分钟就已经几次将观众逗乐,短短的前奏就能够将人的情绪调动,我就知道这是一部不可多得好作品。我已经很久不看好大陆电影了,尤其是在严厉的审查制度下大导演越来越消极,拍的那些大片都是什么呀!大闹天宫?狄仁杰?虽然好像那些“大片”票房还很不错,但我严重怀疑是观影人群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只能看那些所谓的“大片”。我一直坚信着“讲好一个故事,就是一部好电影”,这部带着些文艺气息对白的片子将浩汉,胡生,江河怎么从最东边的东极岛到最西边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性格变化讲了出了。豆瓣上有些人提问说没看懂,那只是他们想要寻找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浮于表面的故事就是那样,一段旅程,一段心灵的锻炼,一段人生的改变。看完电影我同学问我,你最喜欢其中那个角色,她说他最不喜欢江河,很闷,又不说话,又傻。她喜欢浩汉。我开始想这个问题,我也没觉得我喜欢哪个角色,只是觉得他们都很有个性—-浩汉,这个在江湖闯荡过的汉子,似乎是他,将整个故事串联,是他的车带着他们从东边驶往西边,可是江河这个角色先是爱情,再到兄弟情,都似乎是江河在决定,这似乎又是江河为中心的故事。当然故事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写到上面的时候的时候忍不住看了几篇豆瓣别人写过的影评,他们的文采太好,我是赶不上了,不过我看到一中讲法,说所有的故事都是片头胡生说的那本书中的描述,也就是说所有发生的故事都是后来江河书中所写。当然这也并不是不可能。但总之韩寒用一种他独有的方式将一个有着他独特烙印的故事给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说了出来。
看这部电影,总有很多时候被导演逗乐,却也有很多时候那不经意间的一句台词深深地触动内心。全篇太多的经典台词,那些文艺的台词总有些让人会心的一笑,总有些然人深深地思考。“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这句在预告片中的台词,看预告片时就记住了,那个“读万卷书,行三里路”的江老师,似乎就是在这句话之后猛然的醒悟,走出封闭的小圈子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是多么美好。当然全片很多台词能让人静静的坐下来思考,“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你不需要对每个过客都负责,也别去教路人该走哪条路”,“混的不好了就来找我;混好了为什么不能找你?因为混好了你们就不会来找我了。”,“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那些经典的台词让人思考的东西太多,经历过才深有同感,暂且抛开那些深沉的东西,就单单讲讲电影中出现的现实世界的写照,韩寒是一个比较关心政治比较关心生活的人,虽然微博让他不能多说,但是通过镜头通过黑色幽默,他讲主人公的家乡搬迁映射着社会城乡变化,讲假昏的阿拉斯卡需要被抽醒映射那些假摔的倒地老人,讲社会的诚信问题,韩寒的这部《后会无期》是我看过很少数我能看出来是一部真正讲中国的电影,那些事似乎还是那刚刚看过的新闻,哪哪儿又被拆迁了,哪哪儿又一老人倒了,哪哪儿又一起咋骗案······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部喜剧片,韩寒说过了“这真的不是一味的迎合观众的电影”,这电影背后无奈的讽刺,无奈的自嘲,都是带着一种希望的,希望这个社会有所变革。那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到的一点点,这片其实更多的是讲一个人的改变。评价一个人真的不能只用好坏去评价,最坏的人也有“局部的善良”,江河的世界观就是这样在一件件事情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江河的坚持才最终让他能够写出《探索者》,才能让这部剧还能在韩国收视率超过《继承者》 (⊙o⊙)…
好了,很晚了不写了。憋了这么多其实好多啰嗦。或许我也没真正看懂这部剧。

Related Articles

0 评论 :

发表评论

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