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hole,Google Maps前传

如今大家都知道Google Maps,但是你知道Google Maps的“前传”吗?它并不是Google内部的项目,而是Google收购来的,在那之前,Google并没做出过什么地图相关的成果。而被Google收购来做Google Maps的Keyhole已经成立了5年,经历波澜起伏,业务做的有声有色。

最近,我读完了Bill Kilday回忆Google Maps前世今生的《Never Lost Again》,觉得这本书相比各种“精益创业”的教材毫不逊色,而且更引人入胜。下面我按关键词的形式,简单讲讲Keyhole的故事。

Keyhole

如果你是军迷,大概听说过美国军方的“锁眼”(Keyhole)侦查卫星。到上世纪90年代末,型号为KH-11的第五代“锁眼”,已经能够监视全球各热点地区,提供1.3米的分辨率了。

所以,Keyhole的创始人John Hanke决定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Keyhole,但这其实这只是个权宜之计,因为John真正想要的是Earth.com。Earth.com这个域名,1992年被IBM的一名员工买下,他对John开价100万美元,对1999年的创业公司来说,这当然无法承受。所以,Keyhole这个名字就被一直用下来,到被Google收购为止。

Clipmapping

Clipmapping大约可以翻译为“片段映射”,是SGI(Specialized Graphical Innnovation)的“副产物”,这项技术能把不同分辨率的图像合并起来,在用户进行缩放操作时提供“无缝”的体验。如今我们在使用电子地图时,缩放操作看起来那么自然,那么符合直觉,背后依靠的就是Clipmapping。

传统上,Clipmapping技术主要用于电子游戏,在游戏里经常需要用它来渲染大型地图。至于真实世界的地图,如果你还记得,“传统”上它们就是现定于几个固定比例尺,地图和无缝缩放似乎天然就是绝缘的。

1999年,SGI的Michael Jones、Chris等人花了一个周末,研发出将Clipmapping应用到地图上的技术(他们称其为CTFLY,City-Fly),让用户能够自如缩放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所有见过这个Demo的人都被震惊了,原来地图还可以做得这么炫!有人甚至莲想到了当时流行的电影《国家的敌人》。

不过,使用Clipmapping来制作地图并不单纯为了炫酷,还有工程上的考虑:使用Clipmapping,用户不必下载所有的数据,就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真正实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对于地图这样涉及到海量数据的项目而言,这项技术再合适也没有了。要知道,那时候是1999年,采用了Clipmapping技术的CTFLY,也需要价值4000美元的Dell电脑才能跑起来。

大概是CTFLY太好了,所有人都被炫酷界面所吸引,反而忘记了继续沿着“地图”的方向走下去。SGI也认为,这技术如此先进,用来做游戏能赚大笔的钱,为什么要去做地图那种没有回报的事情呢。不过,Michael等人业余仍然在花时间打磨CTFLY,让它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结果最终被董事会下了终止令:“它的确很酷,不过,别再做了”。

不甘心的Michael等人提出,能不能把CTFLY拿出去成立一家新公司,自己拿投资,自己养活自己?董事会同意了。经过猎头的推荐,他们找到了John Hanke,双方对CTFLY都很满意,都希望在地图上做一番事业,于是Keyhole成立了。

EarthView与Esri

因为买不到Earth.com,John只能给自己的产品取名为EarthView。但是取名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它的市场在哪里呢?

当时市面上已经有垄断级别的数字地图厂商了,也就是Esri(读音ez-ree)。Ersi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它已经拥有几十万客户端,地图超过一百万张,营收达到3亿美元,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相比之下,Keyhole手里的Clipmapping技术只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却不是与Ersi竞争的法宝。那么Keyhole要怎么办?经过仔细分析,Keyhole发现了Esri的几个缺点。

第一个缺点是复杂,Esri是典型的行业软件,必须由取得GIS专业的学位专业人员经过培训才能操作,每遇到新客户,都必须由专家来定制解决方案;第二个缺点是数据不统一,用户经常要自己导入各种数据,并祈祷这些数据能正确读取,并且能彼此对齐;第三个缺点是速度很慢,如果没有预先把数据全部装载到本地硬盘,大范围的地图响应非常慢,几乎不堪使用。

针对于此,Keyhole虽然很小,但仍然明确了与“巨无霸”Esri竞争的策略:EarthView必须做到普通人就能使用,必须提供完整统一的数据,必须提供流畅的操作体验。而Clipmapping技术让操作界面符合了普通人的直觉,同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让当然能够在中心节点保存海量数据,在客户端按需进行读取和计算,这样就同时保证了数据完整性和操作速度。

让我佩服的是John的眼光,他的愿景相当明确,就是提供普通人能用的地图产品,所以他根本不畏惧客观条件的限制。按照John的说法:我们不是为现在的硬件做开发,而是朝着硬件发展的方向去开发。未来的设备计算能力会越来越强,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提供GPS信息(虽然他当时没想到手机也会有GPS)……

当然John也会客观考虑现实情况,早就有人向他建议采用BS架构而不是CS架构,方便用户使用。但是John考虑到当时的硬件处理能力和前端技术,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要知道,当时连Firefox都没有出头,IE仍然占据着浏览器市场的最大份额,更重要的是,Ajax没诞生,流行更是六年之后的事情了。

看到这里,大家基本可以想象Ersi的未来了。老实说,看到后来我有点为Esri惋惜,“船大难调头”的悲剧又一次上演。EarthView大获成功之后,Ersi也尝试做同样的产品,提供了同样炫酷的效果,一度把Keyhole的人吓了一跳。但他们迅速发现,Esri的产品在演示时竟然没有联网线,也没有接Wifi,瞬间Keyhole的家伙们就放心了:Esri的界面再炫酷,却无非是新瓶装旧酒。后来Esri想过和Keyhole合并,但John没有同意。

Blue Marble

Blue Marble(蓝宝石)是NASA网站上的公开项目,包含了各种地图数据(到今天仍然在更新),EarthView 1.0的数据就来自这里。但对于真正的生意来说,这样的数据显然不够,所以John等人开始四处搜罗数据。当时,他们主要找到三种数据来源。

第一是卫星地图,受益于美国国会1992年通过的法案,之前军方垄断的卫星地图技术也可以用于商用。Keyhole的人接触了两家很大的商用卫星地图提供商:Space Imaging和Digital Globe。Digital Globe已经可以提供亚米级的卫星照片,足够当时的使用。Digital Globe的数据对Keyhole的发展至关重要,后面还会提到。

第二是各地政府部门,各地政府部门大都保存有本地的航空地图。Keyhole的生意模式很简单:你给我数据,我给你访问账号。有意思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愿意主动提供数据给Keyhole,因为它们之前的数字地图“实在是太难用了”。而且,地图数据都处在割裂状态,两个城市、两个政府部门之间共享地图都极难获得,也就无法参照、协同。

第三是掌握大量地图信息的商业公司。其中最有名的是Airphoto USA,老板J.R.Robertson自己有十四架装载有专门航拍设备的飞机,手中拥有大量地图。Robertson给John的开价是,每个城市的题图40万美元。初创公司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但John的给了另外一个选择:EarthView每卖出一份拷贝,Robertson可以拿到25%的收入。Robertson同意了。

Nvidia

2002年左右,Keyhole的第一笔来自Sony的投资快用光了,John必须去寻找新的投资商,他想到了Nvidia。当时Nvidia已经打败3dfx(一个古老的名字),成为图形加速卡的霸主,蓬勃发展的游戏行业对图形加速卡提出了旺盛的需求,Nvidia的市值高达100亿美元,有实力投资。更重要的是,John真正想做的是全3D的地图,他需要类似Nvidia这样厂商的支持。

Keyhole给出的条件是:Keyhole为Nvidia独家定制优化版本,换取Nvidia的投资,并把EarthView客户端包含在Nvidia的显卡附赠光盘中。但是Nvidia的团队对此置之不理:和家大业大的Nvidia比起来,Keyhole实在太小了,根本不懂什么是规模。

John没有放弃,他设法直接联系到了Nvidia的创始人黄仁勋。最终结果是,黄仁勋同意给Keyhole提供50万美元,定制Nvidia专属版本EarthView NV。John答应了,因为有了这50万美元,公司还可以多撑两三个月,而开发专门版本只需要几周的时间。

在双方的会谈中,黄仁勋还提到,EarthView有没有考虑过,在展示街道级别的地图时,同时提供“实景”呢?John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相当于收录几十万英里长的实景图片”,他停了好一会儿才说,“做到这一点,大概要20年后”。

EarthView NV发售之后广受欢迎,Keyhole的人收到各种用户的留言,典型的是“天呐…天呐…老天呐…”。EarthView NV每份要卖79.95美元。按照之前的合同,Airphoto USA的老板Robertson可以分得20美元……

QuickBird

在EarthView NV发售后不久,EarthView开始接触到Nvidia显卡在全球的用户。显然,EarthView需要给全球各地的用户提供地图服务。这时候,John找到了Digital Globe。

Digital Globe在2001年发射了QuickBird(快鸟)商业卫星,提供0.6米级别的分辨率,在全世界名列第四。QuickBird卫星可以每天工作24小事,一周工作7天,全年无休地扫描地面,并且不断提供最新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是没有国界的。

Digital Globe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也明白用户需要这些数据,但它没有合适的处理和展现形式,而这正是Keyhole所擅长的,堪称天作之合。于是在EarthView NV之后,双方进一步达成了合作:Digital Globe负责向Keyhole提供数据,而Keyhole容许Digital Globe直接访问全球主要大城市的地图数据。

为此,Keyhole的工程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但能存储海量的历史数据,而且打通了前后端,能展现同一区域在不同时间的地图。从此,EarthView提供了两个版本,一个使用Digital Globe的数据,一个使用Airphoto USA的数据,用户可以自由切换。

CNN

在EarthView的早期,重要的客户是房地产经纪人。因为有了EarthView,它们不必再亲自跑来跑去看各种房子了,只要在软件上点几下,就可以看到房屋所在的地方,周围的环境。这种需求是存在的,但是,它还太小众。

从2002年开始,EarthView开始挖掘更多行业的用户。它的销售Dave Lorenzini属于创业公司最喜欢的那种人:他们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管得越少,结果越好。Dave Lorenzini开拓了各行各业的用户,并努力达成了不少长期合同。不过,Lorenzini花了很长的时间和CNN谈,却一直没有好的成效,到2003年初仍然没有谈成,合同金额从40万美元大幅下降到7万5千美元,达成可能性也从九成下降到五成。

当时Keyhole一年的收入大概是200万美元,但仍然不能覆盖支出,Nvidia的50万美元也已经用完。Keyhole当时接触的一家投资机构是In-Q-Tel,但这家机构的速度也很慢,迟迟不能决定。Keyhole的人不知道的是,In-Q-Tel是中情局的投资机构……

2003年3月27日早上,CNN终于给Keyhole发来了合同,确认价格是7万5千美元。虽然金额很低,但John达成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CNN同意在用到EarthView的时候,在电视画面上显示EarthView.com的URL。

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开始攻打伊拉克,各大电视台也开始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最早,Keyhole的人以为,CNN只会用EarthView事先录制一些动画,作为报道的补充。不过这一次,CNN的记者Miles O’Brien突发奇想,他不再想用事先录制的动画,而打算在演播室打开EarthView软件,从地球全貌出发,逐步定位到巴格达,“亲临”战场。于是电视观众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

现在是格林威治时间早上7:30分。我们通过在地球上空几百英里的卫星来看看巴格达,这些照片比人工报道更能说明情况。我们使用EarthView的软件来放大地面,看看轰炸的成果……

此时此刻,屏幕的右上角还醒目地飘着EarthView.com的文字链接……

大概程序员都不太喜欢看电视,所以Keyhole的人还在照常工作。然而那个下午,爆发的流量涌入EarthView的网站,瞬间打垮了所有的服务(值得庆幸的是,有一组独立的服务器专门为CNN服务,所以CNN不受影响)。大家正在面面相觑,忽然有人收到了朋友的短信:嘿,老兄,我在CNN上看到你们公司了!

更奇妙的是,因为之前购买了Digital Globe的服务,EarthView可以不断获得最新的数据,所以在直播时,嘉宾可以方便地比较伊拉克的历史图片,发现最新的进展。在电视直播的历史上,在战争报道的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甚至军方也受到了影响。美军内部从上到下,无数的指挥官都在问:CNN用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竟然还用不上这个该死的玩意儿?甚至有不少美军士兵自费订阅了EarthView,以便在执行任务时更有把握。

后面的事情就不难理解了,《新闻周刊》、《时代》、《纽约时报》等媒体纷纷跟进报道EarthView,Keyhole瞬间名声大噪,各大新闻机构纷纷签约,久拖不决的In-Q-Tel的投资也接踵而至……

KML

本来写到CNN,Keyhole后面的故事就可以想见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谈一下KML。KML,指的是Keyhole Markup Language,也就是“Keyhole可标记语言”。虽然这项技术不复杂,但意义非凡。

在KML诞生以前,地图和用户之间是没有多少互动的。地图上的信息是制作地图时预先标注好的,用户只能浏览“现成”的地图,所以用户之间也是互相隔离的。但是,KML改变了这一切。

最早的KML非常简单,就是经纬度和时间戳的组合,用来标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位置。有了KML,用户之间就可以互相交流信息,甲用户的活动轨迹可以用KML描述,发送给乙用户之后,就可以在乙用户那里原样重放出来。这样,EarthView的使用方式就从单一用户专用,摇身一变成了多用户协同参与,打开了无限广阔的空间。等到新版本KML诞生之后,更支持用户自己标注地点,所以每个人都可以生成“专属于自己”的地图。

在KML的推广过程中,有一个案例特别典型。圣克拉拉的地区检察官相信,犯罪嫌疑人Scott Peterson杀害了自己的妻子Laci,但是苦于找不到证据。检察官给Scott的车保险杠下安装了GPS定位仪,记录了他的行踪,但是一堆原始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所幸,检察官是EarthView的用户,他向EarthView求助,能否分析Scott的行踪。

在得到John的首肯之后,Keyhole的工程师把GPS数据转换为KML格式导入了系统,复原了Scott的行踪。大家惊奇地发现:因为有经纬度,有时间,所以能复原当时的速度。按照Scott的说法,Laci失踪的当晚他去钓鱼了。但是根据EarthView恢复的数据,那天晚上他开着车,在海边以极慢极慢的速度行驶。不管他在干什么,至少,这肯定不是在钓鱼。

几周之后,Laci的遗体被海水冲上陆地,地点正是在Scott当晚以慢得不正常的速度开车的海滩。在EarthView复原的行踪面前,法官、陪审团得到了一致的结论。也因此,KML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的人认识到。

如今KML已经成为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的标准语言,被Google Maps等众多产品使用,最新版本为2015年发布的KML 2.3。

我的评价

如今国内有许多热闹的“精益创业”的故事,但我好奇的是,为何Keyhole的故事如此精彩,却鲜有报道?我搜到靠前的一条新闻,还是2004年新浪发布的《Google宣布收购数字地图测绘公司Keyhole》——其实Google早就注意到Keyhole了,在Google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收购Keyhole了,而且志在必得,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让Keyhole放弃了另一家知名VC的TS。

总的来说,Keyhole的创业故事相当有意思,也很真实(尤其是写到在Google遇到的公司政治,那些倾轧和争斗,基本可以说赤裸裸、毫无掩饰),热衷报道“科技”,讨论“创业”的中文媒体却视若无物,实在有点可惜。作为普通读者,坚持多阅读英文资料,绝对是认识大千世界的不二法门。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Google Maps似乎就是个“起点”。虽然初次接触时很震撼,但那些让人惊异的特性,其实大多是之前Keyhole持续积累的成果:简单通过浏览器完成的操作,无缝平滑放大的感受,历史图片的对比,个人数据的标注…… 每一点今天视为“理所当然”的特性,都需要经历萌发-验证-发展-完善的过程。创业绝不是某些报道描述的那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时间、运气、眼光、决断,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当然大环境也很重要。Keyhole的成功,两个背景条件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是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容许商业公司使用卫星地图数据,根据报道,Digital Globe现在已经开放了0.4米甚至0.3米分辨率的地图数据;一个是1996年克林顿主导的国家GPS政策(PDD),旨在增强美国民用GPS导航系统的竞争力,目前民用GPS精度可以达到米级别甚至亚米级别。没有这两项政策,Keyhole乃至今天的手机地图都是不可想像的。

对比之前我翻译的《Wired长文:冷战苏联地图的秘密世界》,苏联政府雄心勃勃的地图计划也是要测绘全世界,但高精度地图只给“自己人”用,给苏联老百姓的地图都要刻意做偏移,简直不堪使用。一句话,社会的管理者没有开放的眼光和胸怀,许多创业根本无从谈起,许多智慧根本无从释放。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哈耶克说过的:那种明知道一切后果才赋予的“自由”,其实算不得自由。

回到起点,Keyhole的发展历程也很像国内的许多创业公司,从一个技术亮点(Clipmapping)发源的。但是技术绝不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SGI的几个工程师愿意把Keyhole拿出来做,但非常清楚要找合适的CEO,而且他们也的确找到了,John Hanke恐怕是最适合Keyhole的CEO了。

John Hanke很坚持自己的愿景,非常清楚要做面向大众的产品,也非常清楚不能受已有技术的限制。在几个关键的节点上,他的谈判能力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Airphoto USA谈合作,以“分成”方式降低要价;与Nvidia的投资团队谈不拢,则直接找黄仁勋谈,勇于接受50万美元定制版本的任务;与CNN的合作虽然要价很低,但谈成了关键条件,在屏幕上显示EarthView的链接。

难能可贵的是,即便EarthView已经逐渐走上正轨,John仍然没有架子,而是深入一线了解问题。2003年,Ersi推出了ArcGlobe作为反击,消息一度让Keyhole的人非常紧张。这时候John叫上作者Bill Kilday,只身潜入ArcGlobe的展示现场,一开始被炫酷效果所震惊,偶然发现演示电脑竟然没有联网,他们才如释重负(这种做事风格倒是和美剧《硅谷》的描述非常相似)。相比之下,一些公司刚刚走上正轨,CEO就醉心于“开会听报告”的待遇,真是让人无语。

John也很讲义气。在与Google谈判收购事宜时,John一开始就把“Keyhole的29个人必须全部保留”作为前提,而没有理会“收购时让一些员工拿钱走人”的惯例,此举得到了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在加入Google初期,John想了很多办法保持团队完整,提醒大家多看多想,避免被按照Google的职能架构分配拆散(实际上,按照作者的回忆,Keyhole在加入Google后马上面临着堪称“险恶”的局面,幺蛾子层出不穷,但Keyhole一直能保持团队的完整,John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个细节也很能说明John的人品:Keyhole被收购以后,之前为Keyhole提供办公场所的房东也分到了1万股的Google股票,他之前心脏不太好正在住院,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异于另一次打击……

我见过很多技术创业的团队,技术和产品都不错,最后却没做成,其中不少正是缺乏John Hanke这样的人。要知道,计算机虽然遵守规则和逻辑,但现实世界的规则合逻辑往往比计算机的更加复杂,有全然不同的玩法,只有真正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能玩得转(当然限于国内的环境,有这种本领的人,职业操守又往往不让人信任)。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Keyhole的工程师团队相当给力。在被Google收购之前,2002年左右,他们就需要以一己之力处理容量GB、TB级别的地图数据,并且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服务,技术上的挑战是相当大的。他们的预算并不多,所以只能购买廉价的设备来提供服务。工程师团队的主力之一是生物化学博士,日裔程序员Chikai Ohazama。

作者非常欣赏他的努力,因为无论业务量如何增长,他总是能让那些廉价Linux组成的系统比需求“提前一步”,既不因为过度超前而浪费,也不因为没做准备而狼狈。这些看起来不“高大上”的成就,都需要极精湛的技术素养才能做到。这样的工程师,也是所有创业团队都欢迎的,所以即便被Google收购之后,Chikai仍然是非常核心的工程师。

结尾放个彩蛋,你知道Keyhole的团队在Google的结局吗?这个团队后来离开了Google,做了另一个大放异彩的产品:Pokémon Go。如果你懒得读书,又希望了解Keyhole团队后面的故事,欢迎用赞赏来督促我继续写作。

P.S. 能读到Never Lost Again纯属意外。之前我翻译了《Wired长文:冷战苏联地图的秘密世界》,讲了苏联地图的故事。读者“赵刚”给我留言说“有本书Never Lost Again讲谷歌地图的,觉得不错”,我才买到的(亚马逊中国有售),在此表示感谢。我曾写过《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至今我仍然深信不疑。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2421.html

做点好事,难也不难

我始终相信,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正常、健康的有机体,在小问题刚出现的时候,就应当出现制衡的力量。我也始终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彻底的一意孤行,外界有反馈,他的言行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改变,于是许多矛盾就可以尽早消除。

我总记得好些年前一次参加公司职级晋升考评的经历。注意,这不是晋升自己的职级,而是我去为员工申报职级晋升,并参与综合评审。

当时公司不大,一百多人的规模,整天都在忙业务。所以,虽然管理正规化是大家的期望,但管理过公司的人都知道,建立制度化、正规化的管理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对处在这个阶段的公司来说,“管理正规化”更多只是形式,比如职级晋升,主要是管理层一起把把关,不要出现明显的争议。

在晋升考评会议上,我列举了IT团队应当晋升的人员名单。得益于IT团队成员的努力付出,之前的准备工作也还算充分,名单上的人员晋升看起来都十拿九稳。

不过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全公司的晋升名单都过完一遍之后,大佬们觉得此次晋升的人数多了点,晋升还是应当让大家珍惜机会,不要变成“阳光普照”。所以需要再次审阅名单,筛出一些“不合适”的候选人。

于是整个评审变成了零和博弈,气氛悄然变得微妙起来。虽然表面上没有撕破脸皮,隐隐却有了几分“刺刀见红”的味道。毕竟这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场合,大家都想为自己团队争取利益,都不希望回去尴尬面对自己的团队。

果不其然,虽然我之前已经和其它团队的负责人私下沟通过,还是有一位申报晋升的工程师遭遇了逆转。虽然他工作尽职尽责,也很有追求,但会场有人提出,他“沟通不主动不积极,交流效率低”,所以“综合能力不够”……

这话确实让我吃了一惊。开发岗本来就偏“后台”,不会有太多机会抛头露面,加上程序员本来也偏内向,认识他的人不多,所以也没有什么肯定意见来制衡“沟通问题”。在这方面,做开发的天然比不过做业务的,毕竟,业绩数字在那里,“一俊遮百丑”的优势很大。

所以,在宣布“听取大家意见”之后,会场沉默了半分钟之久。我深刻记得当时的感受,又气又急,又无可奈何。

正在我准备放弃,准备回去和团队做沟通的时候,有人说话了。我一看,事情越发诡异,原来说话的这位是平时没有太多交道的做业务的同事;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外国人。那么,他会说什么呢?

他的中文还不太好,只能听,说得不太流利。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用中英文混杂的方式表达意见(大意如下):

我觉得,虽然公司有统一的制度,但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程序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能专心写程序,保证系统正确、稳定运行,而不能像要求客服、销售那样,要求他有很好的沟通能力。

现在没有更多人提意见,就说明大家和这个人沟通没有明显的问题。如果我们过于强调沟通能力而不让他晋级,这是发出了不正确的信号……

如果一定要用“过山车”来形容心情,这个时候是再合适不过了。之前我是又气又急又无可奈何——虽然这位外国同事说的道理我也清楚,但在那种场合,由我来说的份量绝对要大打折扣。而外人尤其是外国同事讲出来,份量就截然不同。果然,这次晋级评议就此顺利通过。

话说回来,本来这位外国同事的话也合情合理。会后我和一些参会的同事聊起过这事,不少人都说:其实我们当时也觉得那样指责是不公平的,就是不方便说……

出于好奇,我也去问了那位外国同事,“你为什么会站出来说话呢?”。他回答说:

我觉得不公平。虽然我不是程序员,但我了解程序员是什么样的人,怎样能让他们工作开心,工作开心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如果他本职工作做得称职,而且工作时间不长,要晋升的职位本来也不高,在沟通问题上为难他,这是不对的。

我觉得不公平,我必须直接告诉大家。

这几句话让我感觉非常复杂。一方面,我很感谢他能出来说几句公道话,也很羡慕他能按照自己认定的标准来表达;另一方面,我又能体会到会场其他同事“欲言又止”的尴尬和无奈。

但是扪心自问,我感到挺惭愧。我们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看到许多事情,但许多时候似乎不敢直截了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明确觉得不对,也“不好意思”或者“不方便”说出来,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考虑到现实情况,这种顾虑当然情有可原——“说了、做了也没用,反而可能引火上身”。

我更惭愧的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好事”,许多人也想“做好事”,但具体做的大多是捐个款、帮个忙之类“毫无风险、有完全安全感”的好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好事”就是不应当有风险的。于是许多时候“好人”就与力量和勇气无缘,就成了“懦弱”乃至“犬儒”的代名词。

后来看了些心理学的书,我知道自己为什么惭愧了。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认知失调”,简单说头脑和行为不匹配,明知道这么做是对的但没有做,或者明知道这么做不对但做了,“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别扭,结果要么干脆选择麻木,要么给自己找点理由来安慰,总之是要摆脱“失调”。而认知失调,正是我惭愧的原因。我们从小受教育要“做好事”,要“见义勇为”,结果一点小风险都让我们为难,最终“好事”退缩到完全没有危险的角落,用“说了、做了也没用”来安慰自己。然而,内心始终觉得别扭,觉得不舒服。

再往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的看法越来越坚定了,我们必须尽量做到“知行一致”。而且,许多时候事情未必“说了没用”或者“做了没用”,最终结果的好坏并不是预先注定,或许就取决于有没有人去做。而且许多时候,这样的“好事”就是要冒一点风险的。但是如果连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所做的“好事”其实非常有限。如果去做了,最后往往发现“风险”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只是内心把它夸张了。

有次我在银行排队等叫号,而前面的人在胡搅蛮缠。后面排队的人虽然心有不满,但大家都不出声,充其量是私下议论“这人真不像话”,或者考虑拍照在微信群抱怨。以前我也觉得“不要惹事”,但我仔细想想其实没那么多顾虑。于是我尝试大声地告诉他,有事情必须按规定办,闹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我们后面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呢,结果大家纷纷响应,事情很快解决了。

有次我在看电影,前面一对小年轻始终在毫无顾忌地说话,影响了后排人观看。我只听见旁边的人在不停地啧啧、叹气,似乎希望前面的人“知趣”,但毫无效果。于是我直接拍了拍前面的两位观众的座椅后背,正色告诉他们:“希望你们能声音小一点,不然我们后排的听不太清楚”。他们也很容易就接受了意见,整场电影相安无事。

前几天,我乘地铁上班,高峰期有一个出站刀闸关闭了,有一名工作人员正在躬身修理,旁边的出站乘客排起了队。旁边有位典型程序员打扮的乘客骂了一句:“操,傻X,上班高峰期修什么修。” 照我看,这抱怨来得毫无理由,根本不知道前因后果,也非常不尊重人家的劳动,那名工作人员应当也听见了,准备发作。虽然旁边的人都是一脸冷漠,但我还是开口了:“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人家未必是故意现在修的”。结果那位程序员看了我一眼,不管是不是接受,起码不说话了,而工作人员神色也变得正常起来。

我知道,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不难”也“不危险”,但现实中愿意这么做的人其实不多。充其量,大家都是拍个照、拍个视频,回去发个微博或者朋友圈,抱怨两句。但是许多时候这种抱怨只有安慰效应,因为除非关于公权力机关或者名人,除非被媒体关注到,否则充其量是制造了一些谈资,谈来谈去无非是抱怨时代和体制,或者期待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这些答案或许有用,但回路太漫长,效率低的可怕。我始终相信,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正常、健康的有机体,在小问题刚出现的时候,就应当出现制衡的力量。我也始终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彻底的一意孤行,外界有反馈,他的言行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改变,于是许多矛盾就可以尽早消除。而这些制衡的力量,这些反馈,许多时候就来自我们“做点好事”的勇气,哪怕只需要一点点小小的勇气。

最近重庆公交车坠江的悲剧,似乎已经调查清楚了来龙去脉。有许多人在指责车上其它乘客,眼见司机和乘客起冲突,却不敢上前制止。我却觉得,这种指责有点想当然。首先司机和乘客打架的时间很短,未必人人的反应都有那么迅速;其次,大家看看近期网络上爆出的“占座门”等各种事件,镜头往往端得很稳,镜头里与违法违规者对峙的却只有两方对峙,旁边不少人不是微笑围观,就是表情淡漠,没人愿意出来多说一句话。在这种普遍环境下,指责公交车上的人没有及时干预,实在是勉为其难。

而按照我的经验,往往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就好办了。我这么说,当然不是想当然。我可以负责任说,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好些次了,基本都会站出来说话。只要第一个人出来说话,其他人附和就容易了许多,继而就会形成一股公众的压力,让“闹事者”知道自己胡搅蛮缠面对的不只是体制,自己身边的人也不赞同自己的行为,然后多半就会收敛下去。

当然,这么做也有几点要注意。第一如果对方看着不是善茬,比如五大三粗、蛮横写在脸上那种,或者三五个人一伙,如果力量对比悬殊,还是得多掂量下。第二要以平息事态为目的,如果激化矛盾,不但事与愿违,还很可能把自己搭进去。第三自己不要太瘦弱了,《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写过,因为预言经济危机,有人扬言要追杀他,他没有接受“雇保镖”的建议,而是健身让自己变结实,结果后来有好几个人说“我从没见过这么魁梧的知识分子”,他也一直平安无事。

最后,回到开始说的程序员晋升的故事。

在职级晋升过去之后,有一次吃饭闲聊的时间,我不经意地和这位程序员聊起这件事,本意是想模糊告诉他,其实有素不相识的人,默默帮了他一把。他的反应挺出乎我的意料:“即便那个人不出来说话,本来也应当按规矩办事呀”。

但是转念一想,这恰恰是我们鼓起勇气挺身而出“做点好事”的理由。一方面,我们这么做,只是为了让自己知行一致,而不是为了增加其他人的良心负担。另一方面,许多时候为了维持我们以为的“正常”,也恰恰需要其他人勇敢的付出。

勇敢做点好事,也难,也不难。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2417.html

监视如何杀死自由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隐私,因为监视会杀死自由乃至社会的进步。监视的寒蝉效应众所周知,在监视之下,人们会改变行为,不太可能畅所欲言,他们会进行自我审查并服从要求。政府监视如此,企业监视也是如此。在受到监视时,我们会变得不太像自己。今天的互联网审查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而中国最为典型。监视和审查带来的恐惧会影响社会,首先是监视会让社会在不担心报复的情况下实验新事物变得不太可能。新事物的实验将无法变得合法并让社会受益。如果无法尝试新事物,那么社会进步将无从谈起。中国将是一个警示寓言,中国在普及监视方面是世界的领导者,监视公民不是为了防止犯罪而是为了社会控制。而社会信用系统将会进一步加强控制,强化顺从。此类的社会监视系统完全是为了维护现状。

liiLIZF8Uh6yM.jpg

solidot?d=yIl2AUoC8zA solidot?d=7Q72WNTAKBA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58630

[一周八卦]2018-11-18

没有更多内容参见《8周刊[第496期]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raptor.verybs.com/archives/4093

Google Plus的诞生,Facebook的禁闭

前一段看到消息说Google Plus要关闭了,许多人才想起来Google还曾经有这么一个社交产品,并且很是热闹了一阵,我也是一样。Google Plus一度被寄予厚望要挺进社交的腹地,直面Facebook,结果终于失败了。Google Plus到底做得如何,许多人都有过体验。但是Facebook是如何应对的,未必有多少人知道。

恰好前段时间我读到了Facebook前员工Martinez的书,Chaos Monkey: Obscene and Fortune and Random Failure in Silicon Valley。里面有一章专门讲到了Google Plus发布时Facebook的Lockdown(禁闭)应对,非常有趣。根据这本书的介绍,我再查了些资料,就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2011年6月,Google突然发布了新的社交产品,Google Plus,这让Facebook大感意外,非常紧张。

之前两家并没有什么交集,Facebook主做社交,先建立关系链,再基于关系链不断推出各种功能,让社交好友之间的互动更加丰富、更加紧密,可以说是围绕核心层层累积的发展。Google主做搜索,“顺带”推出了Gmail、YouTube等等产品,简单说,虽然有Gmail账号作为统一身份,但Google的产品阵列还是更像小型群落,各自体系。

然而一夜之间,Google的所有产品都加上了Google Plus登录标签,也就是说,原来分散的各个产品已经打通,用户可以轻松串门、随意共享数据。熟悉互联网的人都知道,网络效应会带来联系的指数级变化。而联系的丰富度,恰恰是之前Google对Facebook的劣势。

Google Plus做得很精巧,一改Google的产品“缺乏设计感”的传统印象。照片分享功能就做得更好,也更对专业摄影师的胃口。整个产品的设计也足够干净、清爽。更重要的是,Facebook的产品离不开广告,Google Plus却没有任何广告——毕竟,Google有搜索广告功能当提款机,可以玩“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当年微软就是靠Windows和Office赚的钱,在浏览器大战中用“免费”的IE打败了Netscape,前车之鉴,记忆犹新。

在这之前,Google和Facebook最大的冲突来自于人员。面对Google,Facebook更像“后起之秀”,不断有Google员工转投Facebook的阵营。这并不是寻常的高科技圈人才流动,因为这种流动基本是单向的,很少有Facebook的人去Google任职。紧张的Google公布了一项政策:一旦Google员工拿到Facebook的offer,Google立刻开出更高的薪水。结果反而刺激了更多Google员工前往Facebook面试,因为只要过去拿一份offer,自己就会涨薪。而原来想要离开的人仍然会选择离开。有趣的是,Google的人加入Facebook并没有改造这家公司,这有点像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希腊人把文明和技术带去了罗马,但最终崛起和统治世界的仍然是罗马。

2011年6月28日,Google Plus发布了,扎克伯格看来,这就是五十年前古巴导弹危机的重演。1962年,苏联秘密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此举震惊了美国,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地球到了毁灭的边缘。在危机面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当即宣布了“封锁”政策(blockade),美军舰队大举出动,对古巴进行海上隔离。如今,扎克伯格也迅速作出了反应,就在Google Plus发布的当天,他宣布Facebook进入“禁闭”(Lockdown)状态。

什么是“禁闭”?这是Facebook早年流传下来的做法,一旦公司认为大敌当前(无论是技术的还是其它的),就会启动“禁闭”,进入“战争状态”。这时候,所有人都不得离开Facebook办公楼。

当天下午1点45分,Facebook的全体员工都收到了邮件,得知Google发布了Google Plus,扎克伯格通知大家前去他的“水族箱”听讲话——“水族箱”是间完全透明的玻璃办公室,专供扎克伯格使用。同时,Facebook的大楼里点亮了Lockdown的标志,让人想起高速公路汽车旅店上“客满”(NO VACANCY)的霓虹灯。

值得补充的是,2016年2月扎克伯格抽调了超过100名员工,再次启动了Lockdown,这次是为了“封闭”开发直播产品Facebook Live!。两个月之后,Facebook Live!得以推出。

扎克伯格其实不擅长演讲。他的演讲通常更像是给专做语言分析的人提供的某些剪辑片段,飞速运转的大脑怎么想就怎么说,也不加任何修饰。听上去就好像一个同时盯着四屏幕代码的程序员在喃喃自语。扎克伯格根本不考虑听众的感受,只顾遵照自己的节奏,给人感觉他基本处在精神异常的边缘。除了语速,他紧张的表情也经常让听众感到不安,让人想到表现糟糕的员工在产品评审会上备受煎熬的迷惘神态,哪怕在《时代》和《财富》杂志封面上,他的照片也是如此。看到那种目光,世人多半会觉得他的精神有点古怪。

不过,扎克伯格偶尔也有时候超水平发挥,展现出极强的领袖魅力,每到这种时候,效果往往让人震惊。2011年的“禁闭”演讲就是这样,扎克伯格并没有预先排练过,只是在办公桌旁空地上发表即兴演讲,Facebook所有的设计师、工程师、产品经理都围在周围,那画面就好像战士们在前线听将军讲话。

扎克伯格说,这是一场生死博弈,也是零和游戏——你赢得几分,对手就丢掉几分。他告诉所有人,要赢得这场竞赛,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必须努力,把工作的标准抬得更高,提供更优秀的用户体验,性能指标也要更加优化。

一直以来,Facebook的文化有两大特点:“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完美是‘好’的对立面”。也就是说,速度一直是最重要的考量。但是现在,Facebook必须重视质量。就好像屋子在脏乱了很久之后,扎克伯格这个家长终于发话了:我们得把屋子打扫干净。

扎克伯格也提到了他在哈佛读书时学到的东西:“我最欣赏的一位罗马演说家每次演讲结束都要说‘Carthago delenda est’,也就是‘迦太基必须毁灭’。现在,这正是我想说的”。

说完他停顿了一会儿,而听众中爆出一波大笑。

“迦太基必须毁灭”是罗马时代的名言。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已经大为虚弱,但罗马的保守派认为必须彻底摧毁迦太基,以绝后患。据传,罗马执政官加图每次在元老院发表演讲,结尾无一例外是“迦太基必须毁灭”,表示他的决心。

扎克伯格接着说下去,他没有延续家长耐心教导的风格,而是换上了正经严肃的军方口吻。每一次提到Google的威胁,他就掀一波情绪。最终,扎克伯格的演讲在掌声和欢呼声中结束了。员工们群情激愤、摩拳擦掌,就好像1939年的德国军队,斗志高昂,时刻准备着跨过波兰边境。

迦太基必须毁灭!

所有人都记住了这句话。

这里必须提一下Facebook Analog Research Lab,也就是Facebook模拟研究实验室,它成立于2010年。自我标榜使命是“设计和艺术创作的创意空间,主要目标是创造和主导能影响文化、创新思想的项目”。但是,它的使命不只于此,甚至可以说,它的重要职责并不在这里。

那么,它的重要职责是什么呢?Wired的报道称它为“Facebook的宣传部”。实验室的创始人、监护人,设计师Ben Barry说:

公司变大了,就会出现官僚作风、公司政治等等一堆东西,而且成为常态。我给模拟实验室的定位是,对抗这种趋势,保持创业文化、黑客文化,保证Facebook持续成功下去……

这一次,实验室制作了许多“迦太基必须毁灭”的海报和一次性张贴画,常常在晚上或者周末散发出去,感觉就像苏联时代的地下出版物。这些海报采用二战宣传品的字体,辅以互联网时代的设计,并配有复古徽标。虽然实验室做了这么多宣传工作,但没有正式许可,也没有正式预算,工作场所是一所废弃的仓库。

这款海报立刻遍布园区,不过贴出去的海报也很快有人偷走。Facebook也宣布,公司的咖啡馆周末照常营业,帕罗阿图和旧金山之间的班车同样周末不休息——也就是说,Facebook的人得每周工作七天了。考虑到已经成家的员工,Facebook欢迎家人在周末来公司,在咖啡馆就餐,这样至少孩子们在周末下午还可以见到爸爸(当然绝大多数是爸爸)。

那么,具体的工作有什么变化呢?

直接面对用户的员工,在紧锣密鼓的产品开发中必须多动点脑筋,再也不能发布那些一团糟的半成品了。这种事情Facebook之前干过不少次,有人把它们比做“互联网上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除了这些部门,其它支持团队也参与陪同,因为共同加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团结——既然大家都放弃了周末加班,也放弃了团建,拼命工作,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参与呢?

Facebook也成立了专门小组,解析Google Plus的各个元素。扎克伯格和一个叫Paul Adams的家伙走得很近。Paul Adams在加入Facebook之前,曾是Google Plus的产品设计师。既然Google Plus已经发布,大概Paul不再受保密协议的限制了,所以Facebook委任他负责对Google Plus做详细的分析。

Chaos and Monkeys的作者Martinez也想了办法去打探点消息。在一个周末,他开车来到Google的总部园区,之前他来这里找过工程师朋友,很熟悉他们的办公楼。他看到的是,四下里都是彩色的Google标识,停车场里空空如也。再开车回到Facebook的总部,这里车停得满满当当,没有任何空位。

到底谁更紧张,谁更拼命,似乎不言自明。

但是Facebook如临大敌是有道理的,Google Plus确实是大敌。与Google的其它产品不同,Google Plus不是那种自下而上的,先出Beta版“试水”的产品。从Google传出来的消息是,Google已经要求所有的产品向着Google Plus重新对齐,哪怕是Google的看家业务——搜索,也不能例外。用户在Google Plus里面的所有行为、所有记录,都会被纳入搜索算法的考量因素。这一次,Google动真格的了。

2012年1月,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在TGIF讲话,强调Google Plus的重要性,并回应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我们必须朝这条路走下去,这是别无选择、不可能回头的、漂亮的产品,比其它一切都重要。如果你不同意,那么你大概得考虑换个地方工作……

Google Plus也确实做得不错。到2012年9月,Google宣布,Google Plus已经有4亿注册用户,1亿活跃用户,这让Facebook相形见绌。Facebook花了四年时间才做到1亿活跃用户,而Google只用了一年。

不过,Facebook的人很快镇静下来。他们发现,Google似乎搞不懂“社交”的真正意义,所以公布的数字根本谈不上“客观”。既然Google Plus打通了Google的所有产品,那么用户在所有产品上都会和Google Plus“互动”,成为Google Plus的用户。哪怕你和以前一样,只是上传了张照片,回了个贴,现在也会被算作Google Plus的“用户”。虽然这种用户显然不会和经典意义的社交产品用户一样持续交互。

更妙的是,Google Plus的负责任是Vic Gundotra。如果你看过我之前写的《Google Maps的故事:新时代》,应当会记得这个名字。当时Gundotra被Google从微软挖来做移动应用,还一度与John Hank争夺移动版Google Maps的归属,最后是乔布斯解决了问题:

如果那个该死的Gundotra敢来苹果总部,我一定要亲手把他给赶出大楼。直接说吧,我根本不想让这家伙靠近苹果总部一英里之内!

按照Codes and Monkeys作者的评论,Gundotra身上有“一层树脂状的涂层,就好像扳手上的机油,你永远也抓不牢他”。虽然Gundotra在各种场合为Google Plus大唱赞歌,但他始终不敢正面提及Facebook。充其量,他也只敢遮遮掩掩地说:

社交网络是用来搞关系网的,而Google Plus的圈子是留给合适的人的。

Gundotra对于Google Plus有种极客式的纯粹执着,私人感情也非常强烈,哪怕有人只是发个“不利”的链接给支持Google一方的人,也会引来嘲讽,产生裂痕。要知道,许多在Google工作的人,也只把Google看成自己的工作身份,而选择在Facebook表达真实的自我。而对Gundotra来说,这不仅是公司之间的战争,个人必须明确立场。

2014年4月,Vic Gundotra忽然宣布离职,这消息如同凯歌奏响,让Facebook的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随之而来的消息是:Google Plus的产品,比如Hangouts(环聊)、Photos(照片共享)等等调整组织关系,划归到了Android团队管理。Google对Google Plus的说法也变了,不再是“产品”而是“平台”,换言之,它的定位是增强Google各产品用户体验,再也不是主打社交的产品了。虽然Google不承认“撤退”,只承认“反向前进”,但大家都知道,Google Plus已经失败了。

社交产品的战争从2011年打到2014年,Google曾经雄心万丈,Facebook一度紧张万分。最终的结局是:Google败下阵来,Facebook保住了自己的地盘。这个从Lockdown开始的故事,终于告一段落了。

个人感想:

由Google Plus掀起的“社交”这一战波折很多。一开始,Google是谋定而后动,占据主动地位,Facebook是毫无戒备紧张万分,处于被动地位。到最后,Google力推的项目失败了,而Facebook赢了下来。这里面,公司的基因、技术实力、意志力等等当然都算影响因素,不过也可以换个视角,从老大和员工的配合来看:在这场大战中,Google Plus虽然有老大的加持,但内部始终有一些质疑声音,给人的感觉是“底气不足”,而在Facebook,扎克伯格成功地把自己的“惊恐”转化成了所有人的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既然IT行业是智慧密集型的创意劳动,那么单靠老大声嘶力竭地号令,当然不如所有人都认同,都能积极主动地贡献想法的能量大。

这类故事在国内也上演过很多次,3Q大战算是,移动IM大战也算是。不妨类比来看看:2010年的3Q大战中,腾讯员工很有一些“众志成城”的味道,对当时公司公关部的笨拙表现,大家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2013年的移动IM大战则更加有趣,阿里表现出“自上而下”的强大势能,马云把“在来往上拉多少好友”直接与员工的年终奖直接挂钩,而且许多外人也认为“来往”是在模仿Google Plus(可以参考当时的知乎讨论),但私下里,甚至不少阿里人也仅仅是把它当成任务而已,真实看法很复杂。最后,“来往”的结果和Google Plus也有几分相似。至于后来的“钉钉”,那完全是另一个故事。

另外对于硅谷和硅谷文化,许多人(也包括我)长期以来总有一些自己的印象。但是认真阅读硅谷相关书籍之后我发现,我们的大部分认知都是幻想,都有过度美化的倾向。比如我们总觉得硅谷大家做事应当是很体面的,不会有誓师会,不会“打鸡血”。但是真正了解之后你才发现,商业就是商业,其实没有那么多温良恭俭让,其实没有那么多文质彬彬。我之前写过《阿里有没有文化?这是个伪问题》,有不少阿里的朋友表示认可,如果你还没看过,欢迎参考。

还有一点,硅谷文化的“全力以赴”也不是许多人想象或者提倡的样子,起码对家庭的重视要超过一般的中国公司。Facebook让员工加班,也要照顾员工的家庭,让家属在周末可以来公司,起码要帮忙维系家庭感情的纽带,这应该不是装装样子。前一段看《成为乔布斯》,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乔布斯尽管对工作再苛刻,但家庭对他来说绝对是第一位的,工作再忙也要回家吃晚饭,孩子小的时候,他回家一定要先安抚孩子睡着,然后才处理公司的事情。

联想到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论调鼓吹人生就应该全情投入工作,甚至“哪怕离婚也不要离职”都传为美谈,对于“西方文化重视个人,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论调,我只能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2408.html

游戏的另类玩法,在 GTA 里来一次汽车摄影

编者按:开放世界游戏之所以魅力十足,是因为在游戏本身设计的游戏流程之外,总会有充满好奇心的玩家去尝试一些意想不到的操作,像是在绝地求生里拍大电影,在 GTA 里玩灭霸打响指 mod,在 MineCraft 造故宫造航母……让观众们直呼「这游戏卖给你亏了」。今天这位作者就来向我们展示如何在 GTA 中玩一次汽车摄影。


在 GTA V 这种高度自由的开放世界游戏里,摄影题材从来不缺。从机场到沙漠,无论是骑着暴君穿过硝烟,还是爬上好麦坞山去看一次日出。强大的「Rockstar 编辑器」加上如实反映真实世界的 GTA V,让我隐约感觉到似乎所有的摄影手法都能够在游戏中完成。

GTA V 中的摄影系统虽然广为玩家所知,但是在互联网上并没有找到系统全面的文章来介绍它。于是就打算凭借自己对摄影的粗浅理解,去创作一些还没有人尝试的东西,给广大 GTA V 游戏的爱好者或摄影爱好者带去一些创作灵感。更重要的是能创造一个机会,去实操一些现实中很难有机会遇到、或者需要调度大量资源才能完成的摄影题材。

成片效果

在汽车摄影中,有一种拍摄方法称为 Illusion of Speed,即「速度错觉」。摄影师将长金属杆的一端连接在汽车顶部,另一端连接相机,使用慢速快门,以第三人称视角拍摄整台汽车的运动过程,后期再进行合成,将金属杆去除。汽车实际上速度很慢,但是在 3-5 秒甚至更长时间的快门下,周围环境便会模糊,营造出车辆高速行驶的错觉。

拍摄工具

英伟达发布 GeForce Experience Ansel 之后,很多游戏都具备了「游戏内任意视角截图」的功能,理论上各种游戏都能做到便捷的拍摄,然而 GTA V 却未能享受到。

排除了 GeForce Experience Ansel,还有两种常用的方式,比如使用直接在游戏中截图、游戏角色的手机里本身带有的「相机」应用,虽然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是这两种方法的弊端也比较明显:

  • 对游戏截图:虽然快捷,却无法很好地控制拍摄角度,无法调整焦距、光圈、快门等参数,也很难在构图的同时精确控制人物的正常活动。另外,游戏中的元素如小地图、任务提示等等也会对画面造成影响。
  • 「相机」应用:可以方便地实现景深、滤镜等效果,却对需要第三人称视角来表现角色的场景无能为力。更致命的是,拍摄出的照片永远只有 960×540 像素的分辨率,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游戏内直接截图的效果并不好

不过,好在 GTA V 拥有强大的「Rockstar 编辑器」,这是其他游戏所不具备的。只需要在游戏过程中录像,GTA V 就能够以脚本的形式将其保存,然后在「Rockstar 编辑器」中重现录像过程中的一切:自由选择拍摄角度,对焦距、光圈进行模拟,甚至可以渲染出游戏过程中没有被实时渲染的画面效果。由于「Rockstar 编辑器」依然没有办法模拟不同的快门速度,这就需要将渲染出的视频拆分为帧序列,再进行堆栈,来模拟慢速快门的效果。

拍摄思路

了解原理之后,我开始琢磨如何在 GTA V 中模拟 Illusion of Speed 这种手法。

这种手法最方便之处在于「Rockstar 编辑器」中有内置的摄像机预设,可以使相机稳定跟踪角色并保持角色在屏幕中的位置不变,这就省去了后期去除金属杆的过程。不过,由于 GTA V 中的车速和现实中差距较大,所以要对车速进行控制,尽量使其慢下来,否则背景模糊过度,反而不容易看出速度感。

在「Rockstar 编辑器」中调整好后导出整段视频,使用 Premiere 输出 JPEG 序列,再导入 Photoshop 堆栈,便可模拟慢速快门的效果。最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色或精修。

具体拍摄流程

1. 游戏内录制

进入 GTA V,操作角色平稳行驶,按下 F1 键录像,行驶适当距离后再次按下 F1 键结束录像并保存。

行驶的过程必须非常平稳,而且过程中不可以使用 A 或 D 键来改变方向。如果拍摄弯道的话,也必须持续按住 A 或 D 键直到需要拍摄的路段行驶结束。因为在「Rockstar 编辑器」中,摄像机只能跟踪角色而无法跟踪载具,微小的车身抖动或车轮的左右晃动都会导致最后成片里的载具变得模糊。

2. 用 Rockstar Editor 进行编辑

进入「Rockstar 编辑器」,选择合适的片段,进行如下设置:

  • 将摄像机类型设为「自由摄像机」
  • 锁定目标设为「玩家」
  • 跟随目标移动设为「玩家」
  • 固定类型设为「严格」
Rockstar 编辑器

然后点击「编辑摄像机」进行构图。按 Z 或者 C 键可以改变焦距大小,但是对应具体的焦距数值我还没有测试,所以只能凭经验估计一下,能够按照需求营造广角端或长焦端的效果即可。

由于真正的 Illusion of Speed 摄影中,汽车实际运动速度很慢,所以在 GTA 中也需要模拟对应的速度。

在编辑器中,将速度选项设为 50% 以下即可,我则选择了最低的 5%,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车身抖动带来的不良影响。「Rockstar 编辑器」很棒的一点在于,录制时是以脚本而非视频的形式,所以即使以 5% 的速度摄制,也不会造成掉帧。

开启景深需要在录制前设置

另外,景深也可以按需求设置,不再赘述。摄制 5 秒的片段然后导出,帧率设为「60fps」,比特率设为「高」。

3. 输出 JPEG 序列

视频片段导入 Premiere,建立序列并导出,格式选择 JPEG,便可将视频逐帧保存为图片。

导出选项

4. 载入堆栈

打开 Photoshop 后,进行如下操作:

  • 点击「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
  • 选择先前保存的三百余张图片
  • 勾选「载入图层后创建智能对象」,确认
  • 点击「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平均值」
将文件载入堆栈

接下来按照正常汽车摄影的流程进行调色和精修即可。

细节备注

1. 关于车速

Illusion of Speed 的精髓在于,利用慢速快门的优势,使载具能够以慢速行驶,却拍出高速的效果,从而更加安全也更易操控。然而,在 GTA V 中并不需要考虑现实因素,所以从理论上讲,载具高速行驶时用更快的快门速度拍摄,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但是,我依旧使用了 5% 速度的升格来摄制。因为如果使用高速快门,拍摄时间相应减少,那么最终用于堆栈的 JPEG 图片数也会减少,而载具运动速度反而是更快的,所以堆栈后将会出现明显的重影。

重影造成的影响

2. 关于画质

首先排除了使用游戏内「相机」应用的想法,分辨率实在是低得可怜。「Rockstar 编辑器」有着高度可定制性,无论是构图、景深、焦距都能较好地满足需求,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局限性——

  • 画质受限于显示器的分辨率
  • 16:9 的画面导致后期二次构图又会损失一部分像素
  • 像素数不够导致锯齿难以消除等等
锯齿仍然明显

尽管如此,「Rockstar 编辑器」仍然是我现在能够想到的在 GTA V 中摄影的最优方法。

小结

一款优秀的游戏是不局限于游戏本身的,在 GTA V 里面,有人喜欢跑毒图,有人喜欢大杀四方,有人把它玩成了「奇迹暖暖」,甚至有人以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洛圣都的好好市民为乐。而我更喜欢把它作为一款摄影软件,藉此去探索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有趣的联系。


> 下载 少数派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读有趣的内容 🎉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spai.com/post/47662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面临 3850 亿在岸债务到期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有 3850 亿元人民币在岸债务将于明年到期,在经济放缓和流动性趋紧之际,这引发了人们对房企违约的担忧。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块基石。经济学家担心,随着各种问题迭出,开发商债务也出现问题的迹象可能会在整个金融体系掀起波澜。由于中美贸易战可能影响中国的各种制造行业,中国经济中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而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和雄心勃勃的银行业改革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金融业不稳定的担忧。最近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开发商采取降价措施刺激销售,许多房主走上街头要求退款。随着中国政府力图控制由信贷推动的失控增长,房地产开发商今年很难发行新债和为到期债券进行再融资——近年来,信贷推动的增长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动力。

liiLIZF8Uh6yM.jpg

solidot?d=yIl2AUoC8zA solidot?d=7Q72WNTAKBA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58555

#爱因斯坦1922年亲笔信曝光#!曾预言“犹太人在德国没有未来”

每周分享第 30 期

这里记录过去一周,我看到的值得分享的东西,每周五发布。

欢迎投稿,请前往 GitHub 的 ruanyf/weekly 提交 issue。

上个月谷歌宣布,社交应用 G+ 将在10个月后关闭。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用户,90%的用户会话短于5秒;二是有安全漏洞,近50万用户资料存在泄露风险,虽然没有证据表明黑客发现了这个漏洞。

谷歌是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资金和技术都不是问题,所有底层产品几乎都是业内最强:人工智能、搜索、邮件、地图、照片、云盘、在线办公......按理说,G+ 没有理由失败,谷歌只要把底层产品组合一下,就没人打得过。可是,G+ 就是做不起来。谷歌做过四个社交产品,全部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几年前,一度有传言,Gmail 要并入 G+,提升后者的访问量,结果也没有实施。这多少反映了 G+ 不是谷歌的核心业务,公司并没有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谷歌这家公司的兴趣,从来不在应用软件,而是在基础服务、底层算法、操作系统上面。我猜想,谷歌内部多多少少把 G+ 看作玩具,"发动态,加好友,这种玩意有多少难度?",工程师和科学家更愿意去研究高难度的产品。这才是 G+ 失败的根本原因,谷歌从高管到基层,对社交产品都缺乏足够兴趣。不信你去看,谷歌没有一个高管,喜欢玩社交媒体。甚至谷歌工程师里面,很少有特别喜欢写博客的,Steve Yegge 算一个,但是他觉得谷歌不合适自己,辞职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公司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倘若硬要去做那些没兴趣的事情,不仅内心煎熬,而且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之后,最终还是难逃认赔离场的结局。

新闻

1、太阳热能发电

目前,太阳能发电主要是指光伏发电,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流。它的问题是,太阳光有间歇性,导致电能储存成了巨大问题。

但是,太阳能发电还有另一种方式,我们知道,聚焦太阳光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建立工厂,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热能发电。相比储存电能,热能的储存容易得多,这样就可以实现全天候发电。这在技术上已经可行,但是现阶段,太阳能的热能发电还是比光伏发电贵得多。上图为位于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110兆瓦太阳能发电厂。

2、感知观众的播放器

视频播放器 Bitmovin 加入了观众感知功能。播放视频的时候,它会打开摄像头,观察正在看视频的观众。如果发现观众距离比较远,就降低了一些比特率(画面质量),反之则提高比特率;如果发现观众起身走开了,自动暂定播放,等到发现观众回来,再恢复播放。

3、车对车通信取代红绿灯

交通控制都通过红绿灯。但是,如果车辆之间可以互相通信,我们是否还需要红绿灯?

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的一种算法,允许汽车使用车载通信功能进行协商,彼此约定谁先通过路口、谁后通过,而无需使用任何红绿灯。通过模拟计算,这种算法比起红绿灯,可以将通勤时间减少三分之一。长远来看,它如果与自动驾驶汽车相结合,就可以精确控制整个行程的时间。

4、SSPL 许可证

很多软件采用 GPL 许可证。这种许可证规定,如果你修改了代码再进行"分发",就必须开放源码。但是,如果某家公司使用 GPL 软件提供线上服务,不分发软件本身,就可以不提供修改后的源码。很多人认为,这是 GPL 许可证的一个漏洞。

现在,MongoDB 宣布,许可证从 GPL 改为 SSPL,明确要求使用 Mongo 提供线上服务的公司,也必须开放源码。举例来说,如果亚马逊公司在 AWS 里面有一个 MongoDB 服务,那么现在它就必须开源它的 MongoDB 源码修改。

5、泥浆打印的房屋

一家意大利3D打印公司,发明用泥浆和稻草打印小屋。每间的成本只要1000欧元。上图中,外墙的水平纹路就是一圈圈打印出来的。点击标题链接,就可以观看小屋打印过程的视频。

6、饮料瓶回收机

伊斯坦布尔在地铁站新增了饮料瓶回收机,乘客提交饮料瓶,可以折算成地铁票积分。一个1.5升塑料瓶可以换6美分,一个易拉罐9美分,而单程地铁票是40美分。

7、地球生物的分布

美国科学家估算了,全世界生物体内的碳元素一共是550千兆吨(Gt C),其中植物占了450GTC,细菌70GTC,真菌12GtC,原核生物7GtC,单细胞生物4GtC,所有动物只有2GtC。

动物之中,一半是节肢动物(昆虫)占1GtC,鱼类0.7Gtc,人类0.06GtC,牲畜(以牛和猪为主)0.1GtC,野生哺乳动物0.007GtC。

8、最古老的沉船

考古学家在黑海底部发现一艘世界最古老的沉船,据称这艘船有2700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艘船长23米,桅杆、方向舵和划艇长凳都存在,沉没在水下一英里的地方。考古学家说,那个深度缺氧,所以把它保留了下来。

以前人们只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希腊陶器上,见过那个时代的船只。

9、欧洲禁止一次性塑料

欧洲议会支持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以解决海洋,田野和水道的污染问题。根据拟通过的法令,塑料吸管、棉签、一次性塑料板、餐具等物品,都将在2021年禁止。

现在,大量的塑料废物冲入海洋,在那里可能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完全降解。那些轻质的一次性塑料物品是最大的麻烦,它们可以轻松地在海洋里长途漂流,破坏海洋动植物。

10、一句话新闻

  • Youtube 是世界第二大搜索引擎,它的每月搜索次数比 Bing + Yahoo 加起来都多。

  • 一家美国制药公司开发出艾滋病口服预防片,可以预防艾滋病。

教程

1、压缩算法的解释(英文)

压缩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压缩算法一般分成两大类:基于熵的压缩和基于字典的压缩。本文简单解释这两类算法的原理,以及将它们合在一起的 deflate 算法。

2、Manjaro 发行版介绍(英文)

Manjaro 是一个新的 Linux 发行版,内核采用 Arch Linux,UI 采用 Deepin,集灵活性和易用的 UI 于一体。

3、密码学简明教程(英文)

本文回顾了加密发展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给出了 Python 的小例子。

4、停止无限滚动(英文)

本文提出网页的无限滚动并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应该限制使用或者停止使用。

5、WebAssembly 的未来(英文)

WebAssembly 目前只是 MVP(最小可行产品)阶段,本文介绍了这种编译语言未来可能具有的功能。

6、YAML 格式的问题(英文)

YAML 格式虽然比 JSON 格式易读易写,但也有很多问题。这种格式其实很复杂,并不是配置文件的理想格式。

7、Pokemon Go 为什么成功?(英文)

Pokemon GO 是一个在地图上捕捉口袋妖怪的游戏,初看起来相当无聊,不需要任何游戏技能。但是该游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这是为什么?

8、2018 最佳 Linux 桌面发行版(英文)

本文对三个层次的(初级、中级、高级)用户,介绍最合适的 Linux 发行版,用于桌面系统。对新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9、Web Performance 101(英文)

网页性能的基础知识,针对初学者,内容比较全。

资源

1、IPv6 采用率

谷歌有一个公开网页,展示使用 IPv6 访问谷歌的比例。最近,这个比率来到历史最高的25%。

2、进入纯数学

一本英文的纯数学教材,免费下载,从简单的自然数讲起,包括代数、数论、集合运算、概率和微积分等章节。我觉得,至少对于了解数学的符号体系很有好处。

3、33 个 JS 程序员需要知道的概念

按照主题,收集 JS 学习资源的仓库。

4、纸飞机

收集纸飞机折纸方法的网站,目前有40种纸飞机。

5、微积分很容易(Calculus made easy)

有名的微积分教材,版权已经过期。虽然年代比较久了,但是内容很经典。

6、科幻界面

该网站收集科幻影视作品里面出现的计算机界面设计。

7、ScriptOJ

国人开发的前端题库,可以用作评测系统,带有讨论区。(@LeeChar 投稿)

工具

1、WebPerl

通过把 Perl 5 解释器编译成 WebAssembly,从而在网页上运行 Perl 代码。

2、Thonny

一个针对初学者的 Python IDE(集成编程环境),界面清爽简单,可用于儿童的编程教育。

3、svg-inject

这个 JS 库可以将网页上的外联 SVG 图像,变为内嵌的 SVG 图像,从而使得全局的 CSS 样式文件可以对这个图像生效。

4、arwes

一个质量不错的科幻风格 React UI 组件库。(@Anderson-Liu 投稿)

5、CommentBox.io

一个类似 Disqus 的网站评论服务。

6、gRPC-Web

gRPC-Web 是一个JavaScript客户端库,使 Web 应用程序能够直接与后端gRPC服务通信,不需要 HTTP 服务器充当中介。这意味着可以构建真正的端到端 gRPC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7、irondb

irondb 是一个浏览器 key-value 储存的封装库,把 Cookies、IndexedDB、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统一成一个接口。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数据冗余机制,即使某种底层储存机制失效,它可以从其他机制恢复数据。

8、Screen to GIF

一个可以录制 GIF 图片的开源工具,同时还具备编辑帧、调用摄像头录制、录制画板等功能。(@winshu 投稿)

9、Sketch 2 Code

微软的在线工具,将手绘草图转成 HTML 代码。(@xiaohesong 投稿)

10、Process On

免费在线作图,可以实时协作。ProcessOn 支持流程图、思维导图、原型图、UML、网络拓扑图、组织结构图等。(@wuzhenda_ _投稿)

文摘

1、金星移民

美国国家航天局 NASA 正在讨论金星移民的可能。

上图左侧是金星,右侧是地球。

金星地面的照片。

初听起来,金星根本不是一个可能的目标,它的表面温度有460度,高于许多金属的熔点。下雪的时候,金星落下的实际上是金属滴。金星的大气压高达93个大气压,人类根本无法承受。金星大气由97%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和微量的其他气体组成,还有大量硫酸形成的致密云层,因此它的空气具有腐蚀性。

NASA 讨论的并不是地面移民,而是派出一艘飞艇,飞行在金星地面上方50公里~60公里的高空中,人类就生活在飞艇里面。那个区域的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平面大气压的一半,跟乞力马扎罗山顶差不多,温度介于20°C和30°C之间。人类在那里甚至不需要宇航服与外界隔离,只需要携带氧气装置,因为那里的空气绝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高于此高度的大气层也足够密集,可以保护人员免受来自太空的电离辐射。太阳辐射提供了比地球更大的能量,可用于发电(是地球太阳能发电效率的大约1.4倍)。

飞艇漂浮在空中,使用正常的地球空气填充就可获得浮力,因为氧气和氮气的比重低于二氧化碳,所以飞艇可以飞起来。目前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这个方案。

2、代码所有权

Martin Fowler 提出,大多数软件项目存在三类代码所有权。

(1)强代码所有权。

每个模块指定一个负责人。开发者只能更改自己拥有的模块,如果需要更改其他人的模块,就必须与模块所有者联系,让后者更改。你可以为其他模块写补丁,将其发送给模块所有者来加速此过程。

(2)弱代码所有权。

每个模块指定一个负责人,但是开发者可以更改其他人的模块。模块所有者应对其拥有的模块负责,密切关注其他人所做的更改。礼貌的做法是,更改其他人的模块之前,首先与模块所有者进行讨论。

(3)集体代码所有权。

模块不指定负责人,代码库由整个团队拥有,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更改。这种做法可以视为代码没有个人所有权,只有团队所有权。

现在大多数公司都要求所有人都可以修改源代码,也就是集体代码所有权的模式。这样的政策,很可能导致软件质量和员工敬业度的下降。如果你的目标是工程师既高效又以工作为荣的企业文化,那么强代码所有权模式是最佳选择。

3、没有中产阶级的加利福尼亚

加州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7万亿美元,约占美国的13.9%。它的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该州极其富有,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加州也是美国最贫穷的州之一。

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口平均是13%,但是加利福尼亚州为19%,远高于阿拉巴马州的14%。加州穷人多的部分原因是房价快速上涨,这对富人有利,而对中产阶级来说,生活成本过高,于是成群结队地离开。随着中产阶级的离开,加利福尼亚的社会主要由富豪和穷人组成。

加州租房者每月平均支付1,447美元,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012美元。29%的人将超过一半的收入用于住房。房屋中位数价值为529,000美元,是全国中位数239,800美元的两倍多。

加州的流浪者多得惊人。2016年到2017年,该州无家可归者人数增加了近14%,超过130,000人。2016 年,132名流浪者死在街头。旧金山有几百亿美元的富豪,但也遍地是流浪汉的粪便。

本周图片

1、前苏联的纪念碑

前苏联建造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雄伟纪念碑,大部分都是为了纪念战胜纳粹。

四只巨手拿着四把枪,Novorossiysk,1978。

苏联-波兰友谊纪念碑,1983。

烈士纪念碑,摩尔多瓦,1972。

北极士兵纪念碑,摩尔曼斯克,1974。

空间征服者纪念碑,莫斯科,1972。

2、事故展览馆

日本铁路公司 JR 有一个事故展览馆,专门展示该公司发生的事故。"我们希望我们的员工永远不会忘记过去的事故。"不过,该展览馆只允许员工参观,不对公众开放。

新奇

1、人工智能音乐

一家创业公司正在开发 AI 音乐引擎。该引擎学习了无数旋律以后,已经能够自己生成音乐,主要用来为电影和游戏生成音轨。

大家可以去该公司的网站,收听机器生成的音乐,那些音乐非常动听。

本周金句

1、

由于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很合适人类养老。在本世纪末之前,我们将在月球上为老年人设立医院,使他们能够长寿。他们的心脏在六分之一的重力下,可以跳得更轻快;他们脆弱的骨头,也将承担轻得多的负荷。

-- 科幻小说家海因莱因在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日)接受采访,谈登月对人类的影响

2、

JavaScript 的优点是可以写任何东西,缺点是你真的会用它去写这些东西。

-- Reg Braithwaite

3、

据估计,2009年全球有500万 PHP 开发人员。

-- terrychay

4、

房价不断上涨的前提是不断有新人加入,他们愿意并且能够支付越来越高的房价。房价上涨的本质是,年轻人愿意把自己的财富转移给老年人,当这些年轻人变老时,再有新的年轻人愿意给他们更多的钱。

-- 《住房不是一项好的投资》

欢迎订阅

这个专栏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我的个人网站微信公众号语雀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8/11/weekly-issue-30.html

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