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浏览器一统天下

  微软决定终止自家的 Web 渲染引擎的开发转而使用 Chromium,这意味着对 Web 的控制至少从功能上来看,它已经完全转让给了 Google。考虑到这些公司过去的行为,当前看起来,这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

  Chrome 本身约占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的 72%、Edge 约占 4%、基于 Chromium 的 Opera 只有 2%,不再更新的 Internet Explorer 有 5%,而且只有可用于 macOS 的 Safari 大约 5%。当微软转型完成后,我们会发现 Chrome 和 Chrome 衍生产品占据大约 80% 市场份额,只有 9% 的 Firefox 能够积极维护市场平衡。

  至于移动浏览器市场,好像正在发生同样的事情,不过由于 Safari 的存在,这个情况有所好转。Chrome 占 53%,Safari 占 22% 左右,三星浏览器占 6%,UC 浏览器占 9%,Opera 占 5%,另外 2% 属于 Android 浏览器。这也意味着移动浏览器市场的三分之二是属于 Chrome 和 Chrome 衍生产品。

  实力强悍的山景风格

  Google 已经是一家对互联网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司。它拥有最受欢迎的浏览器 Chrome 和一些访问量最大的网站(特别是同名搜索引擎,以及 YouTube 和 Gmail),Google 在很多场合都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能力部署专有技术以让其他同行要摆出不断追赶的姿势。

  早在 2009 年,Google 就推出了 SPDY,它是 HTTP 的专有替代品,它解决了 Google 认为现有 HTTP/1.1 的某些性能问题。但 SPDY 是一种公司行为,Google 负责设计和功能,Google 的评估并不完全错误。SPDY 在未来几年被其他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采用,Google 的协议变得普遍。

  随后,SPDY 被用作 HTTP/2 的基础,HTTP/2 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的 HTTP 协议的主要修订版,该协会是与整个行业的成员开发互联网协议的联盟。不可否认 SPDY 确实对 HTTP 的协议升级做了很大的贡献,最终 IETF 在 SPDY 的基础上做了大量修改在 2015 年交付了协议。

  HTTP/3 也经历了同样的故事。2012 年,Google 宣布了一项新的实验协议 QUIC,旨在解决现有 HTTP/1.1 和 HTTP/2 的性能问题。Google 在 Chrome 与 Google 产品进行通信时使用了 QUIC。同样,QUIC 成为 IETF 升级开发 HTTP 的基础。

  Google 不仅是一再努力取代 HTTP 协议,而且还致力于打造新的移动 Web 加载标准。Google AMP(“加速移动页面”)是一种简化的 HTML,结合了 Google 提供的 JavaScript,旨在加快移动 Web 内容的加载速度。今年,Google 表示将尝试使用 Web 标准构建 AMP,并引入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使该项目得到更广泛的行业支持。

  坏角色?

  Google 一次又一次试图将网络协议推向其控制的专有方向,以便在与 Google 浏览器结合使用时提高其在线服务的性能,巩固 Google 的市场定位并使其他所有人处于不利地位。几乎每一次,面对这样的对抗都是来自社区,至少到目前为止,结果一直是行业标准,从 Google 的手中夺取控制权。

  但其他情况的解决方案并不令人满意,YouTube 一直是一个特殊问题来源。Google 控制了网络流媒体视频的很大一部分,该公司曾多次对 YouTube 进行更改,使其在 Edge 和 Firefox 中变得更糟。有时,这些更改改善了 Chrome 中的网站体验,但即便如此也并非如此。

  此前,一个声称自己是前 Edge 开发者表示:在没有明显的提示下,Google 改变了 YouTube 网站,添加了一个覆盖每个视频的隐藏的空 HTML 元素。此元素使 Edge 浏览器在访问 YouTube 的时候变得很慢,它损害了使用 Edge 浏览器电脑电池续航能力。而这一变化并没有改善 Chrome 的性能,似乎没有任何实际的优势。它只是伤害了 Edge,而 Google 声称使用 Chrome 的计算机电池寿命优于 Edge。微软询问 Google 是否可以删除该元素,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最新版本的 Edge 解决了在访问 YouTube 时的问题并恢复了对应的性能。但是微软必须做额外的工作以确保 Edge HTML 与 We b兼容。

  另一个案例是:YouTube 使用称为 HTML 导入的功能来加载脚本。HTML 导入尚未被开发人员或浏览器广泛采用,ECMAScript 模块预计将扮演相同的角色,但它们可以在 Chrome 中优先使用。对于 Firefox 和 Edge,YouTube 会发送 HTML 导入的 JavaScript 实现,这会带来显著的性能降低。这意味着在 Chrome 中加载一秒钟的 YouTube 网页在其他浏览器中需要花费很多秒才能加载。

  这些行为可能不是 Google 的故意而为,他们可能在优化产品的时候根本不关心其他浏览器。“Google first, who cares about the rest?”但这对于其他的浏览器产商来说,这种方式真的是公平的竞争方式吗?

  强者恒强,弱者消退

  微软的转型既给 Google 越来越大的份额,也削弱了微软作为反对声音的地位。虽然 Edge 和 Internet Explorer 的市场份额很少,但微软也保留了一些影响力。它的 IIS Web 服务器控制着重要的 Web 存在,并且在 Windows 中内置新协议仍然很有价值,因为它增加了对软件开发人员的可访问性控制。

  但现在,微软转向支持 Google Chromium 开源项目。微软一直非常明确地表示,它采用 Chromium 是为了确保最大的 Chrome 兼容性,而且它正在开发新的工程流程,以确保它可以快速集成、测试和分发,以免落后于 Google 浏览器的位置。

  但这一承诺与微软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意味着,即使 Google 将 Chromium 推向了微软不同意或反对的方向,微软也没有什么选择,只能跟随它。

  Web 开发者历来只关注标准合规性等这样的琐事,以及在市场环境迫使他们使用在多个浏览器中测试页面的方法。这就是早年 Firefox 如此痛苦的原因:大多数开发人员只在 Internet Explorer 中进行测试,这使得 Firefox 兼容性很高。随着 Firefox 和 Chrome 的市场占有率挑战了 Internet Explorer 的主导地位,跨浏览器测试变得至关重要。

  浏览器市场的斗争对开发者工作量的影响

  当开发人员仅在一个浏览器中进行测试和设计时,所耗费的时间应该是最低的。但如果要到第二个浏览器中测试可能非常昂贵且过程复杂,第二个浏览器通常会出现对第一个浏览器的特定行为的不知情依赖,这需要进行大量更改以找到最佳平衡点。从一个浏览器移动到两个已经意味着必须解决最恶劣的非标准代码和对实现怪癖的依赖。

  随着 Chrome、Firefox 和 Edge 的竞争,对 Web 开发人员增强了相当多的难度。但随着 Edge 的移除以及 Chrome 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的份额,这使得开发人员开发支持 Firefox 的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Mozilla 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比尔德担心这种整合可能会让 Mozilla 生存变得更加困难。Mozilla 是一个确保网络处于竞争格局的组织,它们是为了让市场不受任何一家公司的控制。现在 Mozilla 的立场已经变得很尴尬了,它正在严重依赖谷歌的资金支持。

  浏览器市场未来会出现怎样的格局呢?你怎么看?

  原文链接

  作者简介:Peter Bright 曾经就职于微软,主要从事于编程和软件开发,Web 技术和浏览器以及安全性测试。

  作者 | Peter Bright

  译者 | 虎说八道

  本文为 CSDN 翻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原文链接:《Chrome浏览器一统天下》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5565.html

我住进了全世界最拥挤的群租房

  来源: 释说辛语

  我的朋友小树曾经对我说,男人一辈子应该进一次看守所,去体会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会对人生有新的认识。

  过去的一个月,没有任何防备,我突然就“被”重新认识了人生。

  2018年11月,我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关进了大连市看守所。

  警方认为我在2015年收到的一张五十万普通发票,涉嫌虚增成本,偷税漏税。

  尽管,在2015年,我公司净投入近两千万,没有任何必要通过增加五十万的支出来避税。而且这张发票是我正常付款后对方公司开出的,有合同有付款记录。

  然而,在有罪推定的大环境下,我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

  于是,在我主动去公安机关说明情况的当天下午,五点,我被戴上手铐,押上囚车,送往大连市看守所,刑事拘留。

  手铐带来的冰冷感,让我开始思考被打乱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第二天和朋友在杭州的约会、第三天在上海t-talk大会的演讲……

  我以为,我只需要协助调查,不会超过三天。未曾想,到事实查清释放回家,我熬过了很多个三天。

  进看守所之前,先被押到了一家医院,做全身的体检。抽血、CT、B超、心电图……说起来,我已经很多年没做过如此细致的体检了—官方认证身高1米77,体型偏胖,轻度脂肪肝,血脂血糖一切正常。

  体检后,再次被押上囚车。同车还有一位李姓民营企业主,也涉嫌经济案件。三位押送的警察在路上聊着:“今天成果不错,又弄进去俩,一会儿咱们找个地方喝点小酒,庆祝一下!”

  到看守所后,首先进入检查室,采集十只手指的指纹和手掌纹、手侧纹,然后采集DNA,采集工作完成后,开始体表检查—脱光全身衣服,众目睽睽之下转圈,让在场每个人看清身上有没有隐藏东西,以及有无严重外伤。

  体表检查结束后,并不能立刻穿上衣服,因为衣服上的拉链、纽扣、商标等等要全部剪掉。我的牛仔裤和大衣,就这样在一个警察的手里被剪成了乞丐服。

  警察把衣服裤子扔给我,随手又扔过来一根鞋带,勉强用来系上没有拉链和纽扣的裤子。

  之后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说:“把鞋和袜子全部扔掉。”

  我:“啊?扔掉?扔到哪里?”

  警察:“废话,扔垃圾桶里!”

  就这样,那双陪着我穿越戈壁无人区、翻越龙门山断裂带的鞋子,自此和我永别了。

  接着我被拉到了一个黑色的传送带上,光脚来回走了三十几米,采集走路时的步态。

  我记得《碟中谍5》里,有一个警戒严密的地方,解锁靠的就是当事人的步态。没想到我们国家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采集也达到如此程度了,不禁感叹,高科技在国家强力机关的普及程度真高。

  之后,警察扔给我一双蓝色拖鞋和一个头套。加上我自己那身满是破洞的裤子和上衣,组成了我在看守所里的全部家当。

  当时的我没有料到,最终,那双拖鞋,是我从看守所里带出来的唯一东西。


  至于头套,是个很有意思的物件,其实就是个黑色的布袋,挖了三个洞,露出眼睛和嘴巴,戴上活脱脱是个准备去银行抢钱的劫匪。

  看守所里的在押人员,只要离开监室,无论是提审还是律师会见,都必须戴上头套,所以,看守所的走廊里,走来走去的仿佛都是随时准备去抢劫的恐怖分子。


  负责押送的警察把戴着黑头套的我移交给了看守所的值班所长。在值班所长的带领下,我穿过安检机器,走过两道铁门。随着最后一道铁门在身后重重关上,我正式成为了看守所的在押嫌疑犯。

  随后的日子让我渐渐明白,被铁门隔离在外的,不仅有自由,还有人格和尊严。


  走在看守所阴冷的走廊上,两侧的监室内传出镣铐的碰撞声、患病人犯的呻吟声,以及一些听不清的低语,我强忍住身体的颤抖,走在两位值班所长的中间,被押进了5监区1监室。

  刚走进监室,我就被一个满脸凶相的人拦住,要我把手从铁门的栏杆伸出去,请所长把手铐打开,然后让我转过身,把头套摘下来,开始询问我的案情。

  他的名字叫“大庆”,在监室内专门负责管理新入监的人犯。

  我一边回答他的问题,一边打量四周,心渐渐沉到谷底。

  那是一间不到25平米的屋子,两侧靠墙的位置各有一长一短两个大通铺,墙上有一排编号,作为铺位的记号。长的通铺上,标记着九个数字,短的通铺上有四个数字,也就是说,这个房间的核定人数是十三人。

  而当时房间里住着二十四个人,我是第二十五个。

  一间不到25平方米的屋子,塞进了25个大老爷们,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间斗室之中。里面的空气,可想而知。

  回答完大庆的问题后,我被命令把外裤内裤一起脱到脚踝,掀起上衣,在其余二十四个人面前转圈,然后,被命令光着屁股做蹲起。名曰:检查身体。

  我闭着眼睛任人摆布,在心里默念着每一个我在乎的人的名字。

  随后大庆指着墙上张贴的告示对我说:七天之内,要把监规背下来,如果背不下来,分到下面监室之后,天天都会有人收拾你。

  因为我的眼镜框是金属材质,所以一开始就被警察扣下了。我费力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会儿,仍然一个字都看不清,于是拜托他念一遍给我听。

  他瞥了我一眼,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念了出来。他一边念,我一边集中精神把他说的记下来。十二条监规,他用两分钟念完后说:这有什么用,谁有空每天给你念!

  我说:不用,我已经背下来了。

  他随便考了我几条,确认我都背了下来。靠在角落里的监室“老大”,突然说了一句:“新来这个,记性不错啊。给他一个馒头,几片洋葱。”

  我当天一直没吃东西,着实也没什么胃口。但这貌似是监室老大释放出的一种善意,于是我就把馒头和几片洋葱囫囵吞枣吃了下去。

  后来我才知道,在没有水果没有新鲜蔬菜的监室里,吃到几片新鲜洋葱的珍稀程度堪比在沙漠里吃到冰镇西瓜。

  顺便提一下,墙上的告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在押人员必须遵守规定”,另一部分叫做“在押人员享有权利”,分别都是十二条。据监所里的惯犯说,在南方的看守所里,在押人员需要背诵的是“权利”而不是“规定”,在东北则恰恰相反……

  当时顺利背下监规的的我,并没有预料到,有一天我会代替“大庆”,成为在监所里培训新人、管理纪律的“领导”。

  吃完馒头,口渴的厉害,四处看了看,没找到能喝水的地方,也不敢随便问,只好忍着。

  坐在铺板上,我被告知了在监所里的各种生活细节,比如,每天早上九点十分之后才可以小便,下午四点半才可以大便,大小便都要举手报告,获得批准才可以进行。而且大小便有严格的姿势要求:小便的时候头朝外,大便的时候屁股朝外,朝向所有人。

  所谓厕所,其实就是紧挨着短铺位的一个蹲坑,全监室的人都在这里大小便。

  作为一个平时在公共厕所小便都要去隔间的人,完全无法想象在二十多个人面前如何按照规定姿势大小便,何况规定的时间和我的生物钟完全不同。

  现在回想起来,不得不感叹,人真是适应性极强的动物,这些我曾经认为完全无法克服的困难,最后都一一适应了,甚至在离开看守所之后,我已经养成了习惯,就像《肖申克救赎》里的老布一样,上厕所前不举手汇报一下,就不能顺畅完成。

  了解了作息要求之后,我得到了一件蓝色的马甲,上面写着一行编号:1863。这串数字就是我在看守所里的名字。我当时心里第一个念头是:可惜不是9527。

  穿好马甲,就听铺板最后一排有人叫我的号码,我知道坐在那一排的都是“管理人员”,因为在那里坐着,后背可以靠在墙上,不会太累。

  叫我的人,名字叫“小周”,和我同龄,负责给所有新入监人犯做笔录、安排每天的睡觉铺位以及站班人员,他话不多,冷着脸给我做完了笔录就自顾自开始看书。

  严格来说,看守所监室内是不许看书的,甚至不可以有带字的纸,但是我在的监室管理相对人性化,监室“老大”也比较有办法,所以经常会有一些书籍送进来,不过大都是一些比较低端的玄幻小说、心灵鸡汤之类的,而小周在看的,竟然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他的铺位下面,还露出了另外一本书的封面—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后来的日子里,我也获得了看书的权利,甚至给新入监人员做笔录也变成了我的专属权利,而沉默寡言的小周,后来和我成为了莫逆之交。有关他的故事,后面我会详细写出来。

  5监区1监室,是一个过渡监室,也叫培训监室,新来的犯罪嫌疑人在这里最多只能住7天,学习如何在看守所里接受管教,之后就会被下放到普通监室。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留在这里,成为“管理者”。

  当时监室内的二十五人里,超过五分之一的在押人员,是民营企业的老板,其中有两位甚至是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都说中国的企业家要么在监狱里,要么在去监狱的路上,来到这里发现,此言不虚。

  每天晚上七点,这些关在看守所里的民营企业家们,会被要求收看中央台的新闻,学习党对民营企业的好政策。

  监室晚上的睡觉时间是九点半。两个通铺的长度,原本睡十三个人都很紧张,每一个铺位的宽度还不足我一个人平躺时的肩宽,现在实际的人数还要多一倍,把每个人都塞进去非常需要技巧,在看守所里,对此有一个专有名词“立刀睡”—每个人都侧着身子,腿伸的笔直,一个贴着一个,紧紧挨在一起。

  这种睡法,是不可能翻身的,除非所有人同时以人浪的形式一起翻。曾经有一个晚上,我睡梦中奋力翻了个身,之后的半个晚上,我的身体就再也没有挨到被褥,因为被两侧的人凌空架了起来。

  进了中国的看守所,你就会知道,《肖申克的救赎》、《越狱》里面的情节是不可能在中国发生的。连翻身都做不到,还想凿墙挖洞,幼稚!

  第一天晚上,我睡在二号位,睡在我后面一号位的,是一位患阿兹海默症的老人(他的故事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单独写出来),睡在我前面的是一个毒贩,本身也是一个吸毒人员,身上都是吸食毒品引发的各种脓包。我们紧紧挨在一起,呼吸相闻,我的鼻尖距离他身上的脓包不足两公分,闻着二十五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不可言喻的味道,看着屋顶上大亮着的灯,这一切都让我的入睡变得无比困难。

  第一个晚上,朦胧中只要听到外面的钥匙响动,我就会立刻惊醒,幻想是不是有人来接我出去,直到天色发亮,迷迷糊糊刚要睡去,监室里的喇叭响了,六点半,该起床了。

  看守所内的生活极为有规律,每天九点半睡觉,六点半起床,中午还有一个半小时的午睡时间。其余时间除了上厕所外,都要在铺板上打坐,吃饭也是在铺板上以打坐的姿势完成。

  我安慰自己:就当是来禅修了,每天吃素打坐,这要是在外面的话,一个星期的禅修得交不少钱呢……

  监室大门的上方有一个电视,每天上午播抗日神剧,下午播一部叫《继父回家》的连续剧,看这种电视剧,真的是比任何体罚、刑求都残忍的虐待,我在看守所里唯一的愿望,就是这个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能够被抓进来,看看自己都拍了些什么玩意儿,体会一下我们这些在押人员的痛苦。

  我在看守所吃的第一顿早饭,是馒头和咸到丧失人性的咸菜,当然,之后的每一顿早饭都是一样的,这也是看守所里的一个特点,365天就是1天,1天就是365天。我们会知道以后的日子里,每一个小时我们在做什么,每一顿饭我们会吃什么,不会有任何变化,不存在任何预期之外的可能性。未来变得没有意义,存在的只有当下。

  吃完馒头咸菜之后,越发口渴,恰好这时候可以打水了,我看到两个脸盆从监室铁门下的开口处伸出去,打回来了满满两脸盆的饮用水。然后,负责打水的人拿出了一个碗,装满水,递给铺板上打坐的人犯。毒贩、窃贼、皮条客、杀人犯,所有人都用这一只碗喝水,一个人一个人接力传递。

  传到我眼前的时候,我看着那只沾了无数人口水的碗,咽了咽唾沫说:我不渴。

  上午九点半,开始放风。所谓的放风,其实就是走到监室的阳台上站一会儿,并没有什么活动空间,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不过经历了这第一次放风之后,我就开始担心以后每天的放风时间怎么熬过去,因为我没有鞋没有袜子,光着脚穿着满是破洞的裤子和衣服,在东北零下三四度的空气里,三五分钟之后就冻僵了。

  不过当天正好下着雨夹雪,我张开嘴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点雨水,缓解一下口渴,可惜没什么效果。

  那天下午,我又遭遇了一场提审。提审是一段不太美好的回忆,以至于之后的日子里,只要听到监室内的喇叭响,我就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害怕是又要提审我。

  第三天,是个周六,在看守所里,周末是相对看管比较松的,监室内的“管理人员”可以打扑克,大家也可以交头接耳说话,略微轻松一些。当时的我,因为缺水,坐在铺板上不和任何人说话,口渴到耳鸣,早饭的咸菜自然是不吃了,馒头也减少到了半个,想喝水的念头几乎占据了我的全部大脑,就这样慢慢又熬过了一天。

  第四天,坐在铺板上,我颤抖着举起手:报告,我想喝水。

  端起那只碗,大口喝着水,自尊被击得粉碎。

  喝完水,脑子清醒了很多,盘算了一下,已经过去三天了,没有任何积极的消息传来,相信在外面的亲人朋友已经尽力了,看来这件事没我想的那么简单。我在与世隔绝的看守所里,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要么让自己过得很惨。毫无疑问,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在这里活下来,而且要尽量活得好。

  于是,从那天开始,一直到我以“管理员”的身份离开,我学会了如何在看守所里生存,如何管理新入监的犯罪嫌疑人,如何用大米做缝衣针、做挖耳勺,也曾陪死刑犯度过他人生的最后一晚,还在监室里交到了很好的朋友,甚至积累了将近一百个不同身份的犯罪嫌疑人的故事,开启了一段属于我自己的《监狱风云》。

  这些故事,我会在今后的几天里一一写出来,写给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写给每个故事的当事人,也写给至今仍身陷囹圄的朋友,希望终有一天你们能看到。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137264

她一个人就是一个汉化组!

手机、电视和电影院里的杜比视界与杜比全景声,它们是一回事吗?

掰指算算最近看过的好莱坞电影有《毒液》、《神奇动物在哪里:格林德沃之罪》、《无敌破坏王 2》、以及《海王》,除了自己临时起意看的《海王》之外,其他三部无一例外都是早早就选择了杜比影院(Dolby Cinema)。这导致我几乎快背下来了杜比影院的映前 show。

选择杜比影院几乎完全是以体验导向的结果,效果好就是硬道理。如果说什么最能体现出杜比影院的特色,那无疑是其核心的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技术了。

杜比视界代表什么,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迷思,电影院里、平板电脑上、笔记本电脑上甚至在手机上,其实都能够看到杜比视界的认证支持。那今天主要就是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杜比视界能带来什么视觉上的变化,第二是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的内容能在哪里观看,第三是杜比视界认证在不同设备上意味着什么,都有哪些品牌支持杜比视界。

杜比视界技术能带来哪些提升?

本质上说,杜比视界是由杜比实验室推出的一整套提升画面观感的技术,它和 HDR 10/10+一样是一种 HDR 格式,和 HDR 10 不同的是,杜比视界采用了动态元数据,所谓的动态元数据就是整个视频中的每个场景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 HDR 优化,而不是用一整套标准算法在整个视频中保持不变。

随着片源的分辨率从 1080p 发展到 4K 甚至 8K 这样的级别,分辨率已经不再是视频体验的桎梏,或者说清晰度提升带来的变化已经越来越细微。所以杜比视界选择了另外两个维度去改善画面表现:对比度和颜色。

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宽的动态范围,是杜比视界带来最显著的变化,按照杜比视界给出的技术参数,他们能提供最高 40 倍的亮度提升和 10 倍的暗场提升。

千万不要以为杜比视界就是画面亮 40 倍,而且听起来也不切实际。实际上是在某些极端环境下局部的亮度提升可以达到 40 倍,如果真的是整体亮度提升 40 倍,那可能只能看到一道刺眼的白光了,杜比视界同时也可以让原本雾蒙蒙的黑色变得更加深沉,总结起来就是:让亮更亮,让暗更暗。

▲ 图片来自:FlatpanelsHD

在另一个维度颜色上,杜比视界将 Rec.2020 色域也纳入了支持范围中,能够支持到 12 位色深。对于色深我们现在常见的 8bit 即为 1670 万色,而风头正红的 10bit 则达到了 10.7 亿色采,12bit 色深则更进一步,理论上能够显示数百亿种色彩,所以杜比视界理论上能够支持更丰富的色彩显示。

但同时也应该认清,这是杜比视界的上限或者说能达到的范围,并不意味着支持杜比视界的电影都有那么高的色域表现或者每个镜头都有那么强的 HDR 效果。说到底画面是为故事而服务的,杜比视界的强大在于能够为不同的镜头去强化调整效果。

在杜比今天的分享中还请来了电影调色师张亘,他是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战狼 2》、《妖猫传》和《邪不压正》的调色师,因为杜比视界版本的电影并不是一个后端的技术,是需要在内容制作的时候就介入,通过杜比视界工具可以做出画面更通透,亮部和暗部细节更丰富的画面。

以《邪不压正》为例,里面有一场主角李天然穿一身白衣的雪夜戏,普通 SDR 下整个画面较灰,同时层次感也不强。而在杜比视界版本下,白衣服根据姜文导演的要求在雪夜因为反光提亮,同时黑色的天空背景还要保持干净可见的云层。而在另外一场白天的戏中,周韵的衣服到背后的天空都会在杜比视界下变得更通透。

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内容生态

经过几年在内容上的推进,如今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内容平台已经越来越多了,比如国外较为主流的 iTunes、Netflix 和 VUDU 上都已经有了不少杜比视界版本的内容,包括现在亚马逊的自建内容平台 Prime Video 也加入到了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内容提供商的行列。

至于电影片商方面则支持力度更大,目前像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米高梅、索尼影业、派拉蒙等六大好莱坞影业公司,包括狮门都是杜比视界以及杜比全景声的内容提供商,所以如今我们在杜比影院和杜比影厅里绝对不会错过那些热门的声画大片。

当然和我们关系更密切的是国内视频平台的支持。目前国内主流的在线视频平台像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有提供杜比视界或是杜比全景声的内容,包括在分类里面一般还有杜比的专区。而直播的平台也囊括了芒果 TV、CCTV 5 移动客户端等等。

所以说只要你能够接受并不便宜的票价,那么在杜比影院里就能享受符合其价格的声画体验,而我已经决定好下一部要去看的电影就就是刚刚上映评分超高的《蜘蛛侠:平行宇宙》,这次还是在杜比影院应该是没跑了。

这里再稍微提一下杜比影院和杜比厅的区别,杜比影院目前数量较少,比如北京在五棵松耀莱,丽泽桥耀莱、合生汇、慈云寺以及丰台万达应该共有五家,每个杜比影院都有杜比参与定制,包括动态的走廊入口,内部的座椅规格的等等都有着一套标准。放映设备也是采用统一的双激光放映机以及专属的杜比视界片源等等,但对应屏幕的尺寸似乎并没有特别硬性的规定。而支持杜比全景声的放映厅都可以叫做杜比厅,两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至于 IMAX 和 DMAX 这种巨幕影厅,那又是另一个方向,它们希望通过巨大的尺寸和画幅等参数增加视觉震撼力,而杜比影院则是通过高对比度、高动态范围和丰富的色彩取胜。

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认证意味着什么

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架构生态可以分为前端、传输和终端三部分,前端从内容制作比如调色开始入手,使用杜比视界的一套工具打造 HDR 效果,传输则是指的内容平台,而终端的支持则更加广泛,从手机、笔记本、电视到功放和电视棒等产品,都能找到杜比视界或杜比全景声的认证支持。

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认证意味着什么。你可以认为,前端的杜比视界是通过一套专用工具做出的技术标准,而终端对杜比视界的支持则是这套技术的效果的还原,但它没有一个绝对硬性的参数去卡住不同的设备,甚至在同品牌的设备之间也有绝大差异。

比如 iPhone 8 和 iPhone X 都是支持杜比视界的设备,但前者是 LCD 屏幕,后者是 AMOLED 屏幕,天生在对比度上以及色域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显然杜比视界技术并不能让两台设备的显示效果完全一致,而是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尽可能的还原出前端制作的所有内容,更专业的说法是保持「映射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杜比全景声则要更弹性一些,对里面声音信息的编码技术既有「硬解」也能「软解」,只要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就能享受到杜比全景声基于对象的三维声场。杜比全景声较为「宽松」标准也体现在杜比全景声的配置方式上。比如最好的效果是在天花板也装上几个音箱,就像电影院一样。如果受环境限制无法安装,也可以采用多个底部音箱反射的方式,而效果最差的一种则是让 Soundbar 向天花板反射。

最后,目前至于支持杜比视界的电子消费品牌都有哪些?在这里我列举了一些主流的品牌。

支持杜比视界:

  • 电视品牌:长虹、创维、东芝、飞利浦、还行、康佳、LG、TCL、索尼等
  • 手机品牌:苹果、LG、夏普等
  • 电视盒:苹果、Google、华为、亚马逊等
  • 游戏机:微软 Xbox One

支持杜比全景声:

  • 电视品牌:长虹、创维、海信、康佳、LG、TCL 等
  • 手机品牌:华为、联想、诺基亚、荣耀、三星、夏普、中兴、Razer 等
  • 电视盒:苹果、亚马逊等
  • 平板电脑:;亚马逊、联想、三星等
  • 笔记本:华为、联想、微软、小米等
  • 条形音箱:安桥、雅马哈等
  • 游戏机:微软 Xbox One

题图来源:Dolby Laboratories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ifanr.com/1151066?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

8周刊[第501期]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8weekly.verybs.com/archives/1356

B站要上线马克思的动画了,让我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吧!

“让我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吧!”在哔哩哔哩本周举办的国创发布会上,动画《领风者》出品方代表卓丝娜向“观众老爷们”发出了这样一句号召。《领风者》是为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制作的一部国产动画,其中的主角就是化身为二次元帅气小哥哥的“千年思想家”卡尔·马克思。

这是哔哩哔哩近五年来所召开“最大的一次公司级别的发布会”。除了《领风者》,哔哩哔哩还在会上还发布了 20 多部 2019 年即将上线的国产动画。而外界传说已久的哔哩哔哩与绘梦动画联合创办的动画制作公司“哆啦哔梦”,也终于在 2018 年的尾巴尖上官宣了自己的存在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让我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吧!

“千年思想家马克思”是个充满二次元特色的称呼。上一个拥有类似称呼的是少女偶像组合 SNH48 前成员鞠婧祎,粉丝们称她为“四千年一遇美少女”,称呼最初起源于日本二次元论坛 2CH。和二次元称呼相对应的马克思,也并非教科书上白头发的大胡子老爷爷,而是个帅气的小哥哥,长这样:

《领风者》中的马克思

《领风者》是为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的献礼之作,但从 PV 看来,这并不是一部一味说教的历史教育片,反倒更像是个中二之魂燃烧的热血少年动画:

才华横溢的青年马克思与贵族小姐燕妮相爱,两人冲破门第阻碍,收获了真挚的爱情;与大工厂主之子恩格斯,因才华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友谊;而作为一名有理想抱负的青年,经过一生的努力,他最终建立起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并写出了伟大著作《资本论》。

进击的国产动漫

除去《领风者》外,哔哩哔哩还发布了近 20 部明年将上线播出的国产动画,包括《镇魂街》第二季、《灵笼:INCARNATION》《异常生物见闻录》《天宝伏妖录》《萌妻食神》《时之歌》《请吃红小豆吧!》第二季、《大王不高兴》《少年歌行》《拾又之国》等等。

国创动画《仙王的日常生活》,小说原著作者枯玄也是B站的UP主

这其中有与阅文、晋江、掌阅等国内小说平台合作的小说改编作品,有与翻翻漫画、有妖气漫画及漫画家使徒子等合作的漫画改编作品。此外,还有近 10 部动画是完全原创而非 IP 改编。

不难理解 B 站对国产动画的重视。2015 年前,美国和日本的动漫作品占据了动漫市场的主流,而从 2015 年到 2018 年,国产动漫正在逐步崛起。如今哔哩哔哩在线动漫用户已经突破两亿,其中 90% 的用户都会看国产动画。

“2018 年 B 站国创区的总播放量达 24.5 亿。同比去年增长 50%。用户总播放时长达 2.6 亿小时,国产原创动画这些年的成长,B 站的感受最为真实。”哔哩哔哩副董事长兼 COO 李旎表示,“B 站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推动中国发展自己的动画内容。这几年,这个梦想开始有了变成现实的趋势。”

李旎

李旎还透露,2018 年哔哩哔哩共上线了大约 86 部国产动画作品,比 2017 年同比增加了 37%。而 2018 年哔哩哔哩引进日本动画作品的数量是约 150 部,从供应量来看,国产原创动画已经有了追赶日本的势头。而从内容付费角度看,2018 年哔哩哔哩有 19 部国产动画作品已经接入了大会员体系付费观看。

和引进国外动漫作品相比,国产动漫的更多商业价值在于衍生品开发的权利。哔哩哔哩版权合作负责人张圣晏告诉 PingWest 品玩,目前国创作动画作品的版权费用并不比引进日本动画便宜,国创动画的质量与日本动漫没有很大差距:“这会体现在每一分钟的制造成本上。”

国创动画《大王不高兴》,同IP游戏也正在B站内测

采购日本动画作品不一定要覆盖他们的制造成本,哔哩哔哩自己出品或自制的国创作品成本反而更高。但在后期维护、授权相关的问题上,购买的日本作品只有播的权利,不能发展衍生品;哔哩哔哩参与出品或自制的国创作品则可以获得周边衍生品、游戏及真人影视剧、舞台剧等版权,从而获得更好的回报。

“哆啦哔梦”:更多创作空间和商业化可能

哔哩哔哩在动漫领域早有投资布局,此次发布的不少国创作品,都来自哔哩哔哩投资的公司,例如海岸线动画、绘梦动画等等。2016 年,哔哩哔哩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四川美院等 10 家高等院校共同发起“哔哩哔哩小宇宙计划”,为青年动画人才提供支持,B 站此次发布的《请吃红小豆吧!》等作品就来自小宇宙计划。截至目前,哔哩哔哩共投资了近 20 个动画团队,参与了 50 多部动画作品的投资、出品和合作。

明年将上线的《请吃红小豆吧!》第二季

在这次发布会上,今年年中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哆啦哔梦”也终于显露了真身。哆啦哔梦(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哔哩哔哩和绘梦动画在今年年中联合创办,哔哩哔哩持股 60%,绘梦动画持股 40%。

此次发布的作品中有四部来自哆啦哔梦,其中《垂直世界》是以竖屏播出的搞笑短视频类动画,《不灭的我》是国内鲜有的长篇热血年番,《DEVIL GAME 净化法则》和《准星》则是两部季播剧。除此之外,哆啦哔梦也正在逐步推进动画电影的相关企划。

哆啦哔梦的竖屏动画作品《垂直世界》

哔哩哔哩与绘梦动画在哆啦哔梦之外也有内容合作,而作为子公司的哆啦哔梦创造了更为稳定的合作方式,以平台为保证的创作,让动画创作者可以有勇气尝试更多创新形式的动画,也让国产动漫有了更多商业化变现尝试的可能。

“这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安稳的创作环境,让我们敢于尝试。很多人会说这个没流量,那个不能做游戏,那个不能改电视剧,但在这里我们就可以都不用管了。”绘梦动画创始人兼董事长李豪凌告诉 PingWest 品玩,哆啦哔梦将重点创作没有基础 IP 的原创动画作品,在作品制作上将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规划性,也会进行一些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尝试:

“哆啦哔梦的原创作品会做一些规划,有长有短。会有不同于传统日番而更偏向美剧的季播剧,会有不是少年、热血、成长拉动大家对人物的感情链接。季播剧可以一口气做完,一口气播,大家看完第一季要看下去就买一套,做内容付费的尝试,这是最直接的商业化渠道。”

“我们还在哆啦哔梦里尝试一些好玩、新奇有趣的东西,就比如竖屏动画,这是一个试验田。还有动画电影,我们也在考虑。我们也会做连番,我们之前也做过一些人物、世界观丰富的作品,长期连载是有成长性的,这个前期准备的工作会很多,上线时间会比较晚。我们也不急,这是大家很开心地做的一个有趣的东西。”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pingwest.com/a/181592

努力,也不会有无限可能

前些天和朋友讨论一则社会新闻——发生交通事故之后,犯罪嫌疑人因为赔不起两万块钱,铤而走险杀死对方三人。群里有朋友说:实在想不通,两万块钱也不多,犯得上去杀人吗?现在随便做点什么,一个月也有万把块钱呀。

听了这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位朋友其实并无恶意,本来也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这几句话,总让我想到之前经历的一些事情。

第一件事发生在两年前,有一天我母亲忽然跟我说:今天我“拣”了一个小朋友。等我细问之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天早上我母亲出门买菜,在小区里遇上一个小朋友,一边走一边哭,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母亲看她可怜,四周也没有人,于是问她:“小朋友,你要找妈妈是不是?” 小朋友哭着点头。细问之下,才知道她找不到妈妈,但知道自己家在哪,于是我母亲让她带路回家。

去到她“家”,才发现这是一处群租房中的隔间,空间逼仄,一家三口的容身之所只能放下一张床,一个写字台,转身都很困难。我母亲陪小朋友聊了会儿,她妈妈才回来。原来是出去买菜,忘了锁门,小朋友找不到妈妈,一推门就出来了。后来,这位小朋友的妈妈对我母亲千恩万谢,我母亲只是叮嘱她:下次出门一定要注意锁好门,孩子真的走丢了就不好了。

我母亲跟我讲这件事情的时候感叹:一家三口挤在那么小的地方,辛辛苦苦,生活真是不容易哪。

第二件事发生在去年。因为我家小朋友喜欢吃虾,所以岳母在的这段时间,隔三差五就去菜市场买上半斤一斤活虾来。但是有几次,她发现有人“竟然”只买几只虾,总共不到五块钱。“你说这世界也奇怪,怎么会有人这样买虾呢?”

后来她终于忍不住去打听,原来事出有因。只买几只虾的这位,家里小朋友也很爱吃虾,但无奈囊中羞涩,所以每次真的只能买几只,回去做给孩子吃。卖虾的摊主说,“一次卖几只虾,确实蛮麻烦的,但人家要给小朋友吃,我能不卖给他吗?”

岳母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感叹:现在的人生活真是不容易,为了孩子勉为其难……

在后来的许多日子里,我经常想到这两件事。坦白说,虽然我之前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贫富差距,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舒适而有尊严的生活”,但亲耳听到这样的故事,知道就在我们身边还存在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大感意外。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也很尊重甚至佩服这样的人:虽然他们的状况看起来只能用“窘迫”形容,但是最起码,他们认同一套公开公正的规则,没有铤而走险、剑走偏锋,而是选择了辛辛苦苦努力生活。从这一点上说,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值得尊重。

我一度很相信“奋斗”的神话:敢想,敢努力,就有无限的可能。后来我无奈地发现,努力可能确实有“无限”种可能,但世界并不会被这种“无限”所覆盖。

从上方而言,这种“无限”未必能做到极致。我已经相信,无论怎么练习,我的翻译都赶不上喜欢的翻译家,写作也赶不上喜欢的作家乃至许多写手,即便是写程序,甚至在公司也未必是佼佼者,更不用说挣钱,天文数字的“财务自由”干脆不去奢望更好……

从下方而言,这种“无限”的起点也皆然不同。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发现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许多同学在入学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甚至连电脑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刚工作的时候,我母亲借给我三千块钱(真是借的),就把我“打发”去了北京,当时才发现,许多年过去了,许多人到大城市来漂泊时根本是一无所有……

各人的“无限”,也不是互相覆盖的,甚至根本没有多少重叠的。这时候过度痴迷”努力才是人生的意义“。往往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过得不好,恰恰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我也是吃苦出来的,如果你像我一样努力,一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只要你潜下心来静静观察、倾听、思考,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要依赖太多的因素,不只有运气,还有许多其他人的默默付出——虽然这些人未必能从成功中“分一杯羹”;一个人的“不成功”往往也要依赖太多的因素,不只有自己的努力,还有时机、经历、社会意识和习俗中各种或明或暗的限制和约束。也许人家努力的终点就是你的起点,同时你努力的终点又是其他人的起点。这样的比较几无价值。

我至今都很庆幸,好些年前想明白了这些道理,所以努力戒除了那种刻意营造的“地位感”,那种“顾客就是上帝”的心安理得的优越感。无论对于快递员、送餐员、营业员、保洁阿姨,哪怕他们完全是因为职业在提供服务,我也很愿意笑脸想迎,多说几句“客气话”。大概能这样做的人不算多,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很愿意跟我多说几句,言语中透露出或无奈或乐观的情绪,都在提醒着我:大家都在努力生活,状况没有高低,只有不同。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难明白。《哈利·波特》的电影里,小天狼星告诉哈利·波特,看一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如何对待状况不如自己的人。

我的一位当了很多年中学老师的朋友也说:教了这么多年书才发现,幸福平和的生活状态,还有人的成色,真的和财富、知识没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2445.html

爱因斯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独立思考,而非知识

 

 

论教育

 

 

从古到今,明智的有才之士已经讨论过教育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反复明白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我丝毫不能以权威自居。作为教育领域的半个门外汉 ,除了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之外,什么也没有,谈论教育问题的勇气从何而来?

 

如果这真是一个学术探讨的问题,人们可能会对这些考虑三缄其口。但是对于人类的生活和行动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在此,仅仅有真理的知识就不够了;相反,如果不想失去这种知识,就必须不断努力持续更新。它就像竖立在沙漠里的一座大理石雕像,随时承受着被流沙埋藏的威胁。必须不停地伸手拂拭,才能使大理石在阳光之下永远熠熠发光。为此,我也应尽绵薄之力。

 

学校一直是将传统财富从一代转移到下一代的最重要手段:相较过去,这个道理更适宜于今天。现代经济发展削弱了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承载者的角色。因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健康更加依赖于学校。

 

有时候,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一种工具,靠它将一定数量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下一代。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在为活人服务。它旨在培养年轻人对社会繁荣有价值的品质和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夺个人的独特性,以使他成为社区中不情愿的工具,就像蜜蜂或蚂蚁那样。

 

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特性和个人目标的标准化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毫无发展可能的、可怜的社会。相反,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为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他们最高的生活任务。

 

但是,人们怎样才能更接近这个理想呢?我们是否能通过道德说教达到这一目标?绝对不能!言辞现在是,今后仍将是空洞的声音,通往毁灭之路从来都与关于理想的浮华之辞相伴。但是人格并不是由他们所听到和说出的,而是通过工作和行动形成的。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手段一直是鼓励学生采取行动。这适用于学生最初学写字,也适用于大学毕业生写博士论文,或者是记一首诗,写一篇论文,口译或笔译一篇文章,解决一道数学题目,或是进行体育运动。

 

但是在每项成就背后都是这种成就所依赖的情感动机,它反过来又被事业上取得的成功所强化和滋养。这里存在的最大差别是,它们同学校的教育价值关系密切。

 

同一工作,其起源可能归因于恐惧和强制、追求权势和声名的雄心勃勃的需求,或是对研究对象的诚挚兴趣以及对真理和理解的渴望,因此也可以是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有的神圣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很早就衰退了。完成同样一件工作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方面的影响可能有很大不同,这取决于使他完成这件工作的内因究竟是害怕受伤害、利己主义的情感,还是获得喜悦和满足感。没有人会坚持认为学校的制度和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毫无影响。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事情是学校主要以恐惧、胁迫和人为权威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这种做法摧毁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正直和自信。它产生了顺从的子民。这种学校在德国和俄国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我知道这个国家的学校里不会产生这种最坏的邪恶;在瑞士,也许在所有民主统治的国家中都是如此。使学校脱离这种所有邪恶中最坏的邪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给予教师尽可能少的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这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来源就是后者自身的人性和智力水准。

 

提到的第二个动机——雄心,说得委婉点儿,就是以被承认和获得尊敬为目标,牢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缺乏这类情感的驱动,人类的互动将是完全不可能的;争取同类的同意当然是社会最重要的约束力之一。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中,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力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争取赞同和被认可是一种健康的动机。但是,要被承认比伙伴或者同学更优秀、更强大、更聪明,就很容易导致过分的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态度,这种心态可能对个人和共同体都造成伤害。

 

因此,学校和老师必须小心,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奋斗,不要使用唤起个人抱负的简单方法。

 

有些人提到了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的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选择理论,以证明复兴竞争精神的正当性。经济竞争中的无政府体系也可能以这种方式伪科学式地得到证明。但这是荒谬的,因为人类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就在于他是一个过社会生活的动物。正如蚁冢中单个蚂蚁之间的战争对于生存没有什么根本意义一样,人类社会中个体成员之间的斗争也是如此。

 

因此,人们应该小心,不要向青年人灌输下面的思想,即生活的目标就是获得习惯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者从他的伙伴那里获得的东西,都远远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但是,人的价值应该体现于他能给予什么,而不在于他能获得什么。

 

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工作所得到的成果的乐趣,以及对该成果的社会价值的感知。我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醒和加强年轻人的这些精神力量。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会导致对人类最高品质的快乐追求,即从事知识和艺术的创造活动。

 

激发这些潜在的创造性的心理力量,当然比采取强制手法或唤醒个人野心更不容易,但它更有价值。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游戏本能以及追求知识的动力,并将其引导到对社会很重要的领域——这种教育主要建立在培养的学生今后有能力承担任务不辱使命的基础上。

 

如果学校成功地从这种观点出发进行工作,它将得到成长中的一代的高度尊重,学校给予的任务也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我认识一些喜欢在校时光甚于喜欢假期的孩子。

 

这样的学校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在教师的工作领域,他应该像位艺术家。我们如何做才能使这种精神在学校里盛行?对此没有万能的补救措施,正如不存在让个人永葆健康的万能药一样,但是有一些必要条件是可以满足的。

 

 

首先,教师本身应该在这样的学校中成长。其次,教师在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应该拥有广泛的自主权,因为他的工作乐趣同样会被强力和外在压力所扼杀。如果你们一直关注我的考虑,可能会对一件事情感到惊讶:我已经详细讲述了我认为应该在学校里以何种精神来教育年轻人。但是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我却什么都没有说。究竟应该是以语言教育为主,还是以自然科学教育为主?

 

对此,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在我看来,这些都处于次要地位。如果一个年轻人已经通过体操和跑步训练了肌肉和耐力,今后他将适应任何体力工作。头脑训练及脑力和手工技巧的训练也是类似的。因此,当爱开玩笑的人将教育定义为“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他的说法大致不错。正因如此,我一点儿也不急于在古典的语言——历史教育和更注重自然科学教育这两种理念的追随者们的斗争中表态。

 

我想反对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应该教那些在今后生活中能直接用到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生活中的需求太多样化了,在学校里进行这种专门训练毫无可能。除此之外,我认为更应该反对把个人像无生命的工具一样对待。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有和谐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为确定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

 

来源:《我的世界观》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137120

杨恒均谈孟晚舟被捕事件

photo.jpeg
各位好:

首先说明,我对这件事的“内幕”一无所知,这就是说,我不知道孟女士做了什么,也不知道美国为什么请加拿大抓她并要求引渡,我的发言完全是根据我扫了几眼新闻后的有感而发,有些甚至是借题发挥,如有违反事实,冒犯在座诸位的,请谅解。不过,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评论,make some points。

说真话,我一个忙着代购维多利亚秘密内衣的代购小贩,对孟晚舟这种做大生意的并不关注。那么,是什么引起我的兴趣呢?是孟女士被加拿大抓捕后,北京外交部连续的强硬表态、抗议。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中国公民因为各种原因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加拿大、美国被抓捕、判刑甚至坐牢的,并不在少数,现在牢房里关押的中国公民,应该都不在少数。当然,中国牢房里关押的外国公民(包括美国公民)也不是没有,虽然大多是以华裔为主,但人家是“外国人”嘛。

问题是,你们什么时候看到外交部如此强硬地连续好几天警告、抗议甚至威胁加拿大政府,要求立即放人,否则后果严重到你可能无法自负?外交部发言人指责加国没有任何理由,抓捕没有任何违反法律的中国公民,还在抓捕和关押的过程中不讲人权等等——这一切,都给外界一个印象,那就是:这次抓捕孟女士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事件!也就是说,加拿大在美国要求下抓捕孟晚舟被中国外交部一下子从法律问题直接上升到政治事件!

如果是法律事件,那好办,请你们拿出证据,拿出孟女士违反了美国或者加拿大法律的证据——有人说,美国把国内法律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这个错了,如果美国真认为你犯罪了,完全有权力在自己的领土或者盟国领土上抓捕你。中国也一样啊,违反中国法律的罪犯不入中国国境还没事,一旦入境,立马抓捕。要不信,你们这里几位不准进入中国的教授闯关试一下?

不过,在美国加拿大还没有拿出任何证据的时候,北京外交部就劈头盖脸地做出了政治判决:认定美国和加拿大在对中国人进行政治迫害。这给国际社会两个印象:第一,这个孟不简单,大概掌握着什么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的东西,而且确实做了不少危害美国安全的事,所以,引发美国对她的“政治迫害”;第二,如果是刑事犯罪,说明北京对孟非常了解,竟然可以以一国外交部反复为她无罪开脱——这个多少有点奇怪,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地被抓捕的事儿不少,外交部为啥从来不出来指出哪个人无罪?

退一步说,孟女士以前有枫叶卡(永居证),以前住在加拿大,现在全家据说都住在加拿大和美国,仅仅在加拿大就有房产超过上亿人民币,请问,作为中国最大企业的高层主管,按照加拿大法律,你在拿加拿大拥有永居卡的时候,如实申报过自己可能拥有的几十亿资产吗?如果没有,这难道不就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犯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嘛,但你可以等他公布罪名再说吧?

所以说,外交部一上来就不顾法律,上升到政治层面是很不明智的。这些年来,美国加拿大真正用政治迫害的方式抓捕中国公民有几起?又有几起能够成功的?如果没有说错,一起都没有成功判刑过!而且,中共高官亲属子女目前职位和权势比孟晚舟高出几个级别的,我现在开车走两个小时的路程,就能给你们找十几个出来,美国如果要搞政治陷害和迫害,轮得到孟晚舟吗?

我并不是为美国辩护,而是说,他们抓捕孟女士一定是基于他们所谓的法律,有了一些证据。而北京如果真想对付美国这种“无理抓捕”,不是上纲上线到政治层面,而是立即准备法律迎战!美国抓错人是常事,但抓错人也判错刑的,就很少了。各位可能都记得这些年美国司法对一些中国公民或者华裔最严重的指控:间谍罪,包括李文和案。最后怎么样了?多起事件都因为法律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甚至不得不向当事人道歉。李文和案就是一个典型。但如果你真被抓个正着,那就认了呗,再怎么上纲上线,人家也不会放人。

这次外交部如此高调,让人吃惊,也让人深思:一是孟肯定有法律问题,而且难以脱身,所以不如提升到政治和外交层面,让美国司法难以运行;二是像孟女士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生活(或者来往于)在西方,一旦让美国开了先例,今后很可能都以这种方式抓人,那就坏菜了,必须得高调顶回去,让他们知难而退;三是北京这些年可能也学了美国的一些做法,每次北京抓人,美国马上上升到政治层面,结果北京判决往往受到了影响——可乖乖的,你难道不明白,你那些抓捕确实是政治原因啊!可美国司法如此独立,啥时候因为你提升到政治层面的抗议,就能影响他们的司法判决?

北京一些人对美国的了解不可谓不深,说起来头头是道,可一旦用于实战,我发现他们简直像弱智,表现出他们始终没有搞清楚美国的政治运作,看不明白美国的三权分立。他们不相信美国这种高调抓人一定是因为法律,而不是政治问题……我看到台下有几位在摇头,我说北京一些人蠢,你们不服气吧?其实,我没有说错,难道你们不知道美国那个最讨厌“政治迫害”,每天都在说美国司法要政治陷害他的人,正是白宫的主人特朗普总统?连总统这位最高“政治人物”都在指责美国司法的政治迫害,你们对美国政治的理解不至于连特朗普都不如吧?

我知道这个玩笑开大了,我那几位特朗普死忠支持者对我投来了愤怒和鄙夷的目光。好了好了,言归正传。北京外交部在这件事上把法律问题政治化,肯定是欠考虑的,同时,你们让多少海外华人华侨寒心啊——他们有问题,你们领事馆连个屁都不敢放,咋这孟晚舟女士一被抓,就如此来劲啊?我想起几年前我“感冒”加上“手机坏了”同外界失去联系三天后,大家都在找我,结果北京外交部那个女人说: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杨恒均这个人……乖乖的,即便你忘记了1987从上海复旦大学拖着个大箱子去北京外交部报道上班的小杨头,也不应该忘记苦口婆心教导你们如何搞外交的老杨头吧?

外交部高调的政治化表态后,中国网络火上浇油,一片喊打喊杀,好像被美国人挖了祖坟似的,刚刚被中美首脑会晤弄得和缓的贸易战发生逆转,立马被推向一个新的对抗高峰……你们说,这是有人要破坏中美首脑会晤取得的成果,让习老大的努力再次白费呢?还是他们纯属愚蠢呢?

好了,各位,下面我用点时间点评一下《联合早报》的一篇公众号报道——《中国学者:国力不如人,对孟晚舟被捕感无奈》,文章报道《环球时报》昨天在北京举行年会,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中美、中国外部环境、南中国海和、台海等主题进行讨论。

文章报道:有军方背景的中国学者对孟晚舟被捕事件表示无奈,指出中国国力不如人,只能接受美国用国内法长臂管辖。国防大学教授少将乔良分析,美国之所以可以“国内法长臂管辖”,是因为仰仗其国力、军力,以及对金融结算的掌控。他表示中国还是力不如人,“这口气得咽”。还有一位少将指出,美国的霸权之一是“国内法高于国际法”,中国短时间内没有能力改变这点,只能加强理解美国现有法律,想办法规避等等……

果然,外交部一政治化事件,这些年纪都不小的“少壮派”少将们就坐不住了,竟然向世人发出了“国力不如人,这口气得咽”的奇谈怪论——我一位美国军方老友和我聊天时笑着问我:等到中国国力超过美国后,这种事你们准备军事解决?

虽是玩笑,确实反映了中国正在崛起的过程中给整个外部世界的印象: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觉得自己吃亏了(不管是不是有理没理、违法还是没有违法),立即生出“战狼”思想,声称,如果中国强大了,这些事就不会发生了。就像以前多次强调的,中国强大了,所有有争议的领土都会收回;中国强大了,中国人在海外就不会受欺负了;中国强大了,你们再乳华,我们就战狼出击,灭了你们……这是什么可笑可怕的逻辑?

如果是一个小国家如朝鲜这样蹦跳,国际社会会一笑置之,可中国已经发展成第二大国啊,如果按照这逻辑,成了第一强国,是不是就不用咽下这口气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或者说美国也用这逻辑,美国人在中国就可以违法乱纪?二战后的中国不是早就被苏联和美国灭过几十次了?殊不知,美国虽然对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海外公民睚眦必报,但美国公民在海外因为违法乱纪被各国抓捕、判刑的数量要远远多于一般的国家——因为你们的国民在美国时自由散漫惯了——这种情况发生时,美国除了提供法律援助、外交斡旋之外,啥时候出过兵?使用过国力和军力?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除了在中国,几乎没有国家会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句话,就立即释放三个美国小偷的!

环球时报是北京的喉舌,这种思想相当普遍,这也就是短短十几年,中国开始被周边国家害怕,被世界多国可能围堵的重要原因。话说回来,如果孟晚舟被抓真有“政治原因”的话,这恰恰可能就是政治原因的源头!包括美国、澳洲、加拿大在内的各国警察和反间谍机构,正在紧密锣鼓地加紧对海外中国公民和华裔进行摸底和排查,他们担心同自己价值观不同的崛起大国最终利用“第五纵队”对自己进行渗透、破坏甚至颠覆。这也是我多年来最担心的两件事——我担心不自量力的国家政权把国民推向“战狼”边缘、渗透破坏民主自由的价值观,我同样担心西方一些政权利用这些事件对整个华人群体进行歧视甚至迫害!

这个问题我不展开。正如我早就说过的,以西方为主的主流社会在过去三个世纪里创造了两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杰作:科学技术与民主制度。这两样都是中国求之不得的——不同的是,西方愿意输出价值观和民主制度,却不愿意把科学技术传给他国,尤其是传给同自己价值观不同的国家。

这事让我很纠结,作为一位“民族主义者”,作为一名显然爱中国人超过爱西方人的爱国者,我希望能够把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都以适当的方式与速度引进到那片古老的土地上,造福于我的亲戚朋友、我的同胞,但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啊——引进科学技术吧,会被你们FBI约谈,推介民主自由吧,北京的警察又会请我喝茶。北京想要科学技术,华盛顿不给;美国拼命宣扬推广的民主自由,人家又不要……可我是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哪国的法律都不想犯,所以,各位,我现在只能当一名小贩,我卖奶粉、壮阳药,这个,总没有问题吧?

可惜,孟女士不是卖奶粉的……所以,我对这件事还真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我就讲到这里,现在让出麦克风。

杨恒均 2018/12/10 根据老杨头在纪念中美关系40年会议上的主题发言整理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cinacn.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43.html

唱片和图书封面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你也在逐渐失去选择权

Kindle 除了让背包轻一点之外,还有一个特别技能——不让别人知道你在看什么书。

这让在公众场合阅读《五十度灰》这种「羞羞」的书变得非常轻松。事实上,这书的 Kindle 电子版本的销量在 2012 年是其实体书的六倍。

与此同时,Kindle 也淡化了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性。想想你 Kindle 里的书,你能记住多少本的封面设计?

▲ 图片来自 Digital Trend

重要性同样在逐渐被淡化的,还有音乐唱片的封面设计。此前,我们曾谈论过被淘汰了的交互界面设计「Cover Flow」,它诞生自一位艺术家对数字音乐不够重视唱片封面设计的不满:

它(图像)比文字更有力量,能够在一瞬间激起人们的共情。

Cover Flow 是我们对实体唱片的留恋,我们从屏幕和轮盘获得的「翻动」交互萌生出一种旧日翻找唱片的安全感。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设计更像是我们从实体唱片转移到数字化音乐的一个过渡品,在「效率」需求下终将消亡。

曾经,书籍、音乐和电影的封面,是吸引我们的最直接「交互界面」,它们是设计师费心构思出能最好代表其中内容的作品,也许形状各异、材质不同,都是为了最好凸显内容的精粹。

▲ 同一唱片的流媒体封面和实体唱片设计

但在数字平台上,无论原来是由铜版纸、牛皮纸、厚纸板印刷,或是带有印纹、磨砂或覆膜等特殊质感设计,都被统一地以像素点化作一个个大小均等的平面图标/图片,呈现在不同平台的目录中,重要性也在不断被削弱。

封面不再是在平台上发掘内容的必要元素。它们现在只是用来装饰菜单、图标和搜索栏这些真正主导了检索的工具的界面。封面最原始的功能已经被平台用来组织和推送内容的算法逻辑替代了。

Drew Austin 在文章 《Cold Discovery》中写道。在他看来,如今,无论是音乐人的唱片、作者的书籍还是不同人拍摄的影片,它们自身内容都不再是用户消费的主体,我们日常在消费的,其实是平台本身。

逐渐地,我们从「看特定视频,变成看 Netflix;听特定歌手的音乐,变成听 Spotify;阅读作者的书,变成看 Kindle。」

▲ 图片来自 Annoyed Mama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 《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这个理念的其中一层含义是,媒介均以另一种旧媒介为内容,即文书写作承载了演讲的内容,而印刷品则承载了写作的内容。

Austin 认为,Netflix 这类平台是一种新媒介,它所承载的,就是旧媒介电影和电视的内容,但将它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降级了。

「媒介即讯息」的另一层含义是,媒介才是最重要的,它能对人和社会施加决定性影响。当我们点开 Netflix,打开 Spotify,面对着不见底的信息流(Infinite Scroll),缺少差异化和上下文的信息呈现,我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选择交给平台和算法(而算法则不断向我们反哺过去的选择,让我们越走越狭窄)。

事实上,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并不是人类文明第一次面临的「信息过载」危机。

▲ 印刷术诞生前,书就只能靠抄写员来做复本,因此数量极少,图片来自 medievalbooks

印刷术诞生初时,原本一生可能只能阅读一两本由专人手抄而成的书籍的精英们变得超级焦虑:天啊,我怎能看完那么多书!

更糟糕的是,他们简直没法选书。之前传家宝就那几本书,摸着都能分清,哪有什么封面设计、卷首语、目录的存在。这些在我们看来最基本的书籍元素是印刷术诞生后的一个个逐步地被设计出来的,有了这套检索系统,古人在书籍的海洋里也没那么焦虑了。

我们现在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在滚不完的信息流前,我们还没学懂检索导航。

同时,我们的情况也和过去有所不同。过去的「附加工具」是用于凸显作品的差异性,但现在的媒介平台,却是模糊了作品间的不同之处。我们曾经赖以作出判断的外在因素,已经被 0 和 1 抹平了。一张张你难区分是由人还是由算法制作的歌单下,不是音乐人的创作的作品,而是萦绕在耳边的「一种感觉」。

此外,Sanford Kwinter 曾在一篇刊登于《Harvard Design》杂志的文章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书籍的封面设计也是社会基建的一部分,是介乎于书籍内容和人类社会的界面:

一本书的封面并不属于书本身,而是归属于展示和使用它的店铺,存在于各种书籍当中,和公众以及读者在视觉和心理上相关联。因此,书的封面设计应被看做广义城市基建的一部分,这些基建既用于沟通,也是交互和操作的界面。

▲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越来越同化的数码书籍和唱片封面,搭建的未来数字世界可能就像 Chenoe Hart 文章中自动驾驶开往的未来世界一般。

当实体地点变成自动驾驶地图上的一个图标时,我们不再会寻找它和其它地方的不同(因为不再需要记忆或辨识),它们的实体交互界面的辨识度不再重要(就像现在点外卖一样,很多人的首要选择和判断直觉因素不再是餐厅店面)。于是,当我们处于特定室内空间时,我们不再会将它和其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相联系。

内容也是如此。当「封面」这个辨识符号变得越来越模糊,数字世界的这项基建也越来越薄弱,我们更是无法作出抉择。

面对这番困局,Autsin 认为我们不应过分悲观或激进,更应去尝试建立新的,可帮助我们理解内容的语境:

有很多人为数字化过渡感到悲哀,因为它在本质上无法容纳我们熟悉的社会符号,还有不少人不假思索地就接受了这个想法。但两者间(传统文化符号和数字化形式)的健康融合是有可能,同时甚至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在认同新技术带来的新媒介的同时,去学习如何创造新的共同意义。它们可以比我们现在有的参考内容更全面,并不会受限于现有形式的限制。

题图来自 Music Network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ifanr.com/1144770?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

不被时代抛弃的人,都有自己的护城河

624fce0dgy1fy4f4oa4o6j20dw0cl3yn.jpg

文/Windy Liu 如果你买一家公司的股票,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是,那还用问吗?当然 […]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6725.html

工业光魔《头号玩家》视效制作花絮,全CG!

1984—8102

人人热爱老大哥,但老大哥不爱游戏

 


文/锈迹鱼钩


本故事改编自《1984》、《Beholder2》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13下。

 

伊凡站在政府大楼前,望着广场上巍峨伫立着的伟大领袖雕像,深深地打了个哆嗦。是怎样的魔力让这幅面孔在极具威严的同时又展露出温和呢?他不由紧了紧大衣,从身侧传来的絮絮叨叨的话语开始变得清晰。

 

“那尊雕像!对,就是你看着的那个,可是耗费了整整5500吨混凝土和2400吨金属呢”正在说话的人是负责交代他具体工作内容的乔治海姆尼斯。傻兮兮的圆框眼镜没能遮挡住他无比自豪的神色,伊凡甚至觉得,就在下一秒,“老大哥万岁”就会从那张满是骄傲和黄牙的嘴里蹦出来。

 

但他终究还是刹住了车,可能是不想显得自己过于狂热,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对一个新人表演得如此卖力。总之,他一边领着伊凡走进大楼,一边迅速地把话题转向了伊凡“说起你的父亲,那可真是个好人呐”他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太可惜了”伊凡依旧默不作声。在他的记忆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和父亲说过话了。自从母亲因叛国罪被处决后,他就被父亲扔到国内最偏僻的学校混日子去了。

 

因此当父亲跳楼身亡的消息传来时,他也是震惊远大于哀恸的。但不论如何,伊凡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前往这栋曾夺去他父亲生命的大楼工作。

 

伴着几乎没停下过的絮絮叨叨,伊凡在乔治的带领下来到了属于他的办公台。“总之,新人做的事也比较简单,熟悉熟悉就好”乔治大致描述了一遍工作流程,拍了拍他的肩膀就离开了。这份类似信访办接待人员的活儿确实不难,这让伊万有点难以打起精神来。毕竟比起对付问题群众,躲在家里玩游戏显得有趣多了。

 

没错,独身一人的这些年,伊凡唯一的精神慰藉,就是电子游戏。尽管早被归入违禁品之列,但伊凡仍旧十分小心、谨慎地进行着违法行为。 每当夜幕降临,他轻声轻脚地打开主机,点亮荧幕,握住手柄的感觉就像握住了自己的人生……

 

然而窗口前的男人将伊凡拉回了现实。这个人头戴黑色圆顶礼帽,穿着整洁的西装,领带温顺地贴在他的领口:“您好,请问青苹果在我们的土地上是否仍被禁止?”这是个温文儒雅的绅士,伊凡一边这么想着,一边给出了回答“是的,相关法令还没有被撤销”。那个人的神情一瞬间严肃了起来,甚至在再次开口前清了清嗓子:“那我就要投诉了,达利亚·卢修斯正在公开抛售被禁止的产品!”他表现出和自身形象不太符合的慷慨激昂:“他在我们伟大人民的面前侮辱法令——我们伟大的人民在多年以前就做出了爱国的决定,只接受红苹果!”

 

多么可笑啊!伊凡不由得想。光明正大地!抛售!青苹果!太不要命了,这样的罪行足够他上绞刑架了。即便是自己,也只敢在夜深人静的时分,提心吊胆地从荧幕中偷些光出来把玩。就连主机读取光盘那不算太大的声响,都被他用衣物牢牢裹了起来。毕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自然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不好意思,还需要我再复述一遍么?”温和的话语打断了他的浮想联翩。伊凡冲着这位绅士点了点头:“了解,这件事会得到解决的”男人扶了扶帽子,留给伊凡一个微笑。

 

处理着诸如此类的事情,一直等到华灯初上,伊凡才正式下班回家。公寓的住宿环境不错,这也算是机关人员的福利之一。但伊凡的心思并不在这里,锁好门窗后,他迅速地打开了《最后生还者》。

 

游戏已经玩过许多遍了,但伊凡并不怎么介意。因为这是一款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十分优秀的作品。伊凡尤其喜欢它的结局,一个看起来已经丧失了感情的男人,为了救一个女孩,宁愿断送整个人类的希望。尽管放在当下,那是应该上一百遍绞刑架的严重犯罪行为,但这样的剧情演绎实在是太浪漫,也太真实了。

 

当然,这听起来有些矛盾,就像伊凡有时也会觉得虚幻的游戏太过真实,而真实的世界又太过虚幻……

 

 

第二天,刚进大楼,伊凡就听到了前方传来的阵阵掌声。他稍稍加快步伐,挤入了大厅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巨大的屏幕正轰隆作响,伊凡一抬头,就看到了一张极具威严的同时又展露出温和的面孔——那是伟大领袖,老大哥。

 

“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所有人聚集在这里,手拉手,肩并肩。我们相信自己,我们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相信我们的组织,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变得更好。”老大哥高高举起右手“最重要的是,我们永远不会背叛我们伟大的事业!所有人都会因它的成就获得奖励!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成功!”

 

讲话结束的同时,一根绳子拉了起来。伊凡看到绳子下吊着的人——那是乔治海姆尼斯。

 

周围的掌声更热烈了,伊凡甚至开始觉得他们是不是要把手掌拍烂才肯罢休……不过那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他自己,也已经在疯狂地鼓着掌了。

 

等到搓着发红的掌心回到办公台时,伊凡在自己的工位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男人。那是一位身着黑色呢子大衣的高个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薄削的嘴唇正勾勒出类似微笑的表情。他向伊凡伸出右手:“网络游戏仁爱委员会”

 

有那么一瞬间,伊凡的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但还好,他几乎条件反射般地握住了对面伸过来的那只手。陌生男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口气变得有些戏谑:“你似乎有点惊讶。不过这倒也是,谁能想到乔治海姆尼斯,那个看起来如此忠诚的人,竟然会偷着玩电子游戏呢!”伊凡吊起来的心稍稍回落,但脸上仍旧通红,这不仅来源于突如其来的刺激感太过强烈,也来源于对自己刚刚险些失禁的事实的羞愧。

 

网络游戏仁爱委员会,这个名字伊凡当然听过,或者更准确地说,所有的地下玩家都听过。它隶属于仁爱部,建立之初以游戏审查机构为名,职责是筛选出健康道德的游戏。但不久之后,这个委员会就将所有的电子游戏统统归为违禁品。对所有游戏玩家展开严酷的惩戒和再教育成为了他们新的职责。换句话说,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游戏猎人”。

 

“所以我这次来,就是和他最近接触过的人简单聊一聊”陌生男人摊了摊手继续说道:“你也知道,游戏这个东西,就像瘟疫!我们也没办法,必须做好预防工作”伊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却没料到那个男人紧接着就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你是怎么看待游戏的呢?”

 

“是垃圾”伊凡不假思索。

 

“没错!”男人的嘴角咧得更开了“每个人,每个人!都只是字符,都只是标点,只有我们伟大的集体,才是文章!才是诗篇!单个标点,单个人,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赞美诗,只有集体,才有意义!”

 

“你真该看看乔治海姆尼斯家里的那些收藏。天哪,什么《战神》,什么《荒野大镖客》。就算穷尽你我最邪恶的想象,都无法描绘出那些恶魔的万分之一”

 

“你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但永远不要放松警惕,这些游戏,不仅是垃圾,更是魔鬼!”

 

男人从伊凡的工位站起身来,不过说到“魔鬼”时露出的嫌恶表情还没有完全褪去。他冲伊凡点了点头,便迈着大步准备离开。只是刚走两步,便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回过头道:“对了,乔治海姆尼斯已经正法,但他没处理完的文件好像还堆在办公室里,你整理过后上交一下。毕竟昨天是他接待的你,你也顺手给他收个尾吧。”

 

那个令人心悸的男人总算是离开了,伊凡抹了抹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随后走向乔治海姆尼斯的办公室。

 

从那小山似的文件堆可以看出,他留下的活儿不少,但这也无关紧要,不久之后就会有人争着接手他的工作,毕竟这也是份能坐进政府大楼的差事嘛。伊凡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木然地整理着杂乱的文件,一直到他的手在文件堆中触碰到那个明显不是文件的东西。

 

伊凡眼角一跳,那是他熟悉的手感,他知道那是什么。他缓缓地把手抽回来,低头扫了一眼手上的东西,上面写着——《生化奇兵:无限》。

 

伊凡听到自己咽下一口唾液的声音。

 

 

一层又一层衣物的包裹下,主机读盘的声音近乎呢喃。伊凡愣愣地看着荧幕,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鬼使神差之下的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拿到游戏的那一瞬间,他的心中闪过了一万个念头。乔治从哪搞来的这款游戏?这款游戏为什么会出现在他的文件堆里?这会不会是网络游戏仁爱委员会的陷阱?

 

还没等伊凡想通这些,他就发现自己已经坐在屏幕前了,而那款他垂涎已久的游戏,也安安稳稳地躺在主机里。暗中扣下游戏的忐忑,下班回家路上的雀跃,伊凡统统都记不得了,他只是默然地拿起手柄……

 

然后听到门被踹开发出的巨响。

 

值的欣慰的是,这一次伊凡没有失禁。

 

游戏猎人再度登场了。那个男人依旧挂着之前所见的类似微笑的表情,他走到伊凡身前,伸出手,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又叹了口气说:“太可惜了,小伙子”

 

伊凡没有看他,伊凡看着屏幕。

 

作为典型份子,伊凡正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

 

经历了网络游戏仁爱委员会接近两个月的改造教育,他已经重获新生,他的灵魂如今就像雪一样洁白。他对自己所有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于当庭做出了忏悔。

 

甚至在那颗期待已久的子弹射入他的大脑时,他也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他赢得了跟自己的战争。

 

伊凡热爱老大哥。

 

来源:@极游组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137250

布拉格爱乐乐团现场演奏《权力的游戏》

中国法院初步裁决禁售多款旧型号 iPhone

有能力敢直接禁售最新款

高通周一表示,它从福州中级法院获得初步禁令,禁止苹果几款 iPhone 手机在中国销售,因涉及侵犯高通的两项软件专利。不过苹果表示其手机仍在中国有售。禁令涉及运行旧版本系统的 iPhone 6S 到iPhone x 机型。苹果表示,所有机型仍在中国有售。苹果 9 月发布的三款机型不受此案影响。中国这项裁决是高通与苹果在全球专利战的一部分,两家公司在全球数十个司法管辖区内提起大量专利诉讼。高通 2017 年底在中国提起诉讼,声称苹果侵犯其有关图片尺寸重新编辑以及触控屏幕应用程序管理功能方面的专利。中国省级法院的特别之处在于,一方可以要求法官对对手产品发布禁令,且不给对手辩护机会。只有当法官发布初步禁令时,才知道禁令的目标。省级法院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分开来的。苹果周一表示,其已向法院申请重审,这是对禁令提起上诉的第一步。要阻止手机销售,高通还必须单独在执行法庭提起上诉,苹果也可以在执行法庭上诉。

liiLIZF8Uh6yM.jpg

solidot?d=yIl2AUoC8zA solidot?d=7Q72WNTAKBA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58901

她哭跪着唱完一首歌,十几万人决定活下去

IoT (屎联网) 设备

自从 Internet of shiT 屎联网设备越来越多,这个世界也越来越不可能好了。

第一次破解掉 IoT 设备还是 2000 年代,在 Linux 还是 kernel 2.4 的年代。某监控厂还算很先进的,硬盘录像机支持 Web 界面回放。出于好奇 (毕竟那个年代有多少奇怪的硬件可以联网),随手 nmap 一下,发现 —— 这货居然 telnet 大门敞开!再定睛一看, root / 123456 便拿到了 root shell. 进去一看,东西果然是一坨屎 —— 更不用说文件乱放, init 脚本乱写这种小事儿了。简单的说,这玩意儿就是搞土法炼钢,居然还炼出来了东西。大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差不多就行了」再次起到了作用。

又不是不能用

这大概就让我开始注意起来了可以联网的奇怪的盒子 —— 大概率这玩意儿就是一帮野鸡程序员用纸糊出来东西。每次拿到盒子以后,这些野鸡程序员也从来不会让我失望:最多半小时,总能搞出来点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要不然让它崩溃掉,要不然就拿到 root。反正得折腾点什么东西出来。

后来呢,突然之间就冒出来了 IoT 这么个概念。东西便宜了, Wi-Fi 普及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联网了,于是这个世界变得更差了。

先是一大堆某康某华的 NVR IPC 被黑,后来又是电脑城三十年精修网络老师傅强力推荐的路由器 XSS 改 DNS,后来又是各种各样的奇葩设备爆出来奇怪漏洞。

为什么呢?还不是野鸡程序员嘛。举一点近期的例子好了。

有种东西叫考勤机。这玩意儿的固件可以下得到。拿 John the Ripper 一跑,拿到的密码就能 telnet 进去。

有种东西叫电话机。拿到的固件发现有后门,敲一下门就可以 telnet 进去。

有一个厂子以为自己特聪明,固件加了密。可惜这玩意儿有个功能叫 ping。curl 一下,拿到 shell. 进去以后发现升级程序就是个 lua script,第一行是 openssl des. 固件就这么解开了。

有另一个厂子自以为自己更聪明,还更高端,做了个功能叫 「防火墙」。防火墙是啥呢?当然是 iptables. 于是 curl 一下,卒。

没办法,我设置了一个独立的 IoT SSID 和 Vlan,并在防火墙规中禁止任何此 Vlan 的设备访问任何内网资源,并只对 Nest 开放了有限的互联网资源 (好吧, 这玩意儿没网真没法用)。国产监控设备,则仅允许来自工作站的入站连接,禁止任何出站连接。

谁让野鸡程序员统治了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迟早是要完蛋的。

算了,又不是不能用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tifan.net/blog/2018/12/06/internet-of-shit/

8周刊[第499期]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8weekly.verybs.com/archives/1351

边睡觉边飙车被警察截停!特斯拉要被车主们玩儿坏了

上周六凌晨,一辆特斯拉在美国硅谷把一群公路巡警吓尿了……

凌晨三点半,在红木城附近的 101 高速上,一辆银灰色的特斯拉 Model S 的速度飙到了 70 迈,已经超出了高速公路限速。

但超速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当时正在值班的公路巡警 Montiel 开车从侧面接近特斯拉时,发现车子的正主竟然已经在驾驶座上睡着了!

Montiel 立刻点亮警灯拉响警笛,但是驾驶员睡得老香了,对 Montiel 的警示根本毫无反应。无奈之下,Montiel 只好请求同事增援。

增援到达后,几辆警车开始在高速上狂追特斯拉,整整追了 7 英里。警车们一前一后围追堵截,终于把脱缰的特斯拉逼停了。

在路边加油站,警察们费了大功夫才把车主叫醒。经过酒精浓度测试后,他们才发现车主已经喝晕了头。

经历了这一切的巡警 Montiel 说,“虽然这个自动驾驶功能是挺不错的,但希望各位大哥负点责任别再吓人了好不!”

Montiel 也是没想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追车大戏,对手竟然是 AI!

但其实,除了利用自动驾驶功能呼呼大睡以外(请勿模仿),特斯拉的其他隐藏功能也早就被车主们玩儿坏了。

 

“特斯拉哟!听我的召唤!”

有些车主,每天上下班都能利用特斯拉的“召唤功能”,体会到五星酒店般的门童代客泊车的尊贵体验。

有一位穿了蓝色小山羊麂皮鞋的车主,为了不弄湿自己的鞋子,在雨天里打开手机,召唤特斯拉徐徐行驶到面前。

简直可以说是踏雨不留痕了……

然而对于这个格调高雅的功能,Twitter 网友褒贬不一。

“酷是挺酷的,但是谁会在雨天穿麂皮鞋啊!”一位网友开始找茬。

“可能只有特斯拉车主吧。”另一位围观群众回答道。

马斯克表示赞同

 


“调戏”车门

第一次拿到特斯拉,大多数车主的反应都是:“这钥匙我能玩儿一年!”

特斯拉的钥匙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特斯拉模型,只要戳戳钥匙上的前门、后门、前厢、后厢,特斯拉车上的相应部分就会应声而开。

而进入车内后,在方向盘旁边的大屏幕上还能继续玩儿快速关门开门的游戏。

对于这个功能,特斯拉 Model X 车主 Doug DeMuro 评价道:“不知道其他车主如何,反正我是玩到停不下来!”

而且每次“溜车”,DeMuro 都会故意在人多的地方玩儿这招,然后笑的像个 180 斤的孩子。

另外一个调戏特斯拉的方法,就是带着车钥匙坐进车里,用脚踩刹车。

特斯拉车内没有启动按钮,也没有钥匙孔,只要带着钥匙的车主踩一脚刹车,特斯拉就会自动把门关上,然后启动引擎。

从不停踩刹车,放开,踩刹车,再放开,看特斯拉门开开关关中,特斯拉车主们获得了无尽的乐趣。

好嘛,这一招又能玩一年。

 

特斯拉蹦迪团

不知道哪位车主先发现的:在隐藏菜单中,竟然可以让特斯拉蹦迪!

车主只要在特斯拉主菜单长按中央的“T”型 logo,就能召唤出圣诞节隐藏菜单。而这个菜单右下角的绿色“Disco Ball”就是蹦迪功能的入口。

打开 Disco Ball 后关门锁车,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你的特斯拉就会开始一边播放舞曲一边“扑棱翅膀”……(抱歉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形容了!)

今年圣诞,打开特斯拉彩蛋,你就是小区里最靓的崽!

 

连按四次自动驾驶键试试看?

另外一个超绝隐藏彩蛋,真的可以说是“正常人发现不了”了。

一位车主在视频中告诉大家,只要打开特斯拉语音控制功能,然后模仿圣诞老人的笑声“Ho——Ho——Ho——”,导航系统 UI 就会变成小鹿拉着的雪橇!

注意,一定要 Ho 出真情实感,不然可能会不灵!

如果说小鹿雪橇彩蛋是可爱,那下面这个彩蛋可能会让司机和乘客哭笑不得。

连按方向盘左侧的自动驾驶手柄 4 下,特斯拉脚下的路就会变成彩虹色!

与此同时,一首来自美国国民节目《周六夜现场》的神烦歌曲“More Cowbell”会响起。

无论车主是关掉音响,关掉自动驾驶模式,还是把声音调到最小,都没法让这首歌停下来……只能默默听完,默默忍受……

 

看完这些“高级娱乐”,我的身心都受到了荡涤……果然是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

你们有什么“调教”特斯拉的秘籍么?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以上内容由IFTTT自动发布,原文地址:https://www.pingwest.com/a/180946

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