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里面竟然上无线网不要验证。。。。

今天装了个Ubuntu系统,开机使用,提示我有无线网络可以使用。我就打开自带的火狐,谷歌一下,喔2噢。不用验证,不要密码。我去。。。。这。。。。。。

Journey

 

Tell a story abou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to you or someone you know over/during a holiday.

When it comes to journey, I always think of the journey to Expo. It was last summer, after m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at several good friend and I prepare to go to shanghai to see the Expo. You know, at that time,the shanghai Expo was the only topic among people.

So we started our trip.In our plan, the trip would take us about 4 days. The first two days was in Suzhou,another beautiful city.And the last two days was to shanghai.When we arrived in Suzhou,it was very hot outside.So we hurrily/quickly found a restaurant to enjoy the air condition instead of eating.After our slowly eating,we have to find place to live in that night. And then next day we went to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which was the symbol of Suzhou. Luckily, I have to say,we got the chance to visit a Museum for free.The second day in Suzhou was a tired day.We spent the whole day in Suzhou Amusement Park.After playing some ,I was too tired to go on so I just stand by side and watched them playing.

Later in this day,we took a train to Shanghai.It was nearly mid-night when we arrived.Luckily,we had offered hotel ahead of time.The third day of our journey was a nightmare.We got up at 4 am.and we took a taxi to the gate of Expo.And we just stayed in front of the gate to wait the gate to open at 9 am.We think we were so early that we did not nead to enter the pavilion [pə'viljən].But the fact disturbed us.In front of the pavilion there were still long queue.So we wait wait and wait …finally we enter some unwelcomed pavilions.But we enter the Chinese Pavilion. In order to enter Chinese Pavilion we waited outside for about 4 hours.It was really horrible.So we decided not to Expo next day.And we just stay at the hotel .

At last ,it’s a long and tired journey.

我的网络

[gallery]

IPv6+GAE——内网用户轻松穿越外网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转自望月博客
其次本人证实有效
又是一篇投稿的文章,所不同的是,来自与非的 这篇投稿文章给我的触动很深,文章的质量和技术含量都是望月的博客接受投稿以来最高的,更让人感动的是,与非同学进行了精心的排版,提供了txt、pdf 和docx三种格式的文章。当然,看了文章内容之后,我也知道这篇文章所介绍的内容会让运营商和某些人(你懂的)不高兴,但是如果真的能对以广大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内网用户以极大的方便和实惠的话,那么何妨利用我的博客这个小小的平台,让更多的朋友享受这份实惠呢?姑且,能传播多远就传播多远吧。


引言
此文为校园网用户量身打造。
按本文介绍的方法,成功后的效果是:你只需登录内网,然后通过IPv6网络和GAE个人代理服务,即可访问外网。最妙的是,还顺便翻了墙。
本方案可以为你节省全部网费开支,当然运营商不大愿意看到的这样的结果,但我知道这是广大对于电信行业的垄断式经营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的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上网方案。我是站在群众一边的。
话又说回来,各位电信巨头在每个季度赚得盆满钵满之余,稍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让出一份利润,也不为过吧?要知道,大多数学生都是没有收入的,而目前提供给我们的各种网络业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令人失望,而且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所以,每一个神奇的穿越技巧,都对应着一个糟糕的既有业务。
如果我们可以有选择,如果现在的各种服务都合情合理正规正常,没人会吃饱了撑的去折腾这些。
闲话到此为止,下面开始正式的技术讨论:)

首先,概述操作步骤如下,这是你将要在本文的指导下完成的整个配置流程:
1. 开启IPv6服务
2. 申请Google账号
3. 创建个人GAE应用
4. 配置GAppProxy/WallProxy代理
5. 更改本机hosts文件
6. 设置浏览器代理地址
7. 启动代理,开始上网!
以下是详细操作流程,按着步骤一步一步来,一定能成功的,祝你好运!

一、IPv6篇
1.1 准备工作:
1)关闭本地连接的第三方防火墙
当然你把本校的隧道地址添加为防火墙的白名单也可,但由于不同的防火墙软件设置不一样,一旦设置不对了就完全用不了IPv6,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关闭防火墙步骤:右击本地连接→属性,在“在连接时使用下列项目”中找到有你防火墙软件的名字那个选项,把前面的勾去掉,确定即可。

2)开启IPv6 helper服务
开始菜单,运行,输入“services.msc”(不要引号),打开服务窗口,找到“IPv6 helper service”,双击打开,启动类型改为“自动”,然后点击“启动”按钮,确定。

此外对于使用360安全卫士或者类似的国内所谓安全软件,由于它们会自作聪明地把这个必需服务给“优化”掉,所以你需要特别留意把禁掉的服务还原回来,否则IPv6是用不成的。
3)某些安装不成功情况下,在“运行”中输入“esentutl /p %windir%\security\Database\secedit.sdb”(不要引号),也可解决问题。
1.2 安装IPv6
(仅针对WinXP/2003,Vista和Win7自带IPv6,不必安装。)
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再输入“IPv6 install”,回车,搞定。

1.3 配置IPv6
由于校园网通常不是纯IPv6环境,所以需要一个“隧道”(很形象的比喻,具体技术细节大家有兴趣自己去搜吧),以电子科大的IPv6隧道设置为例(地址为:202.115.255.242)
配置步骤:
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netsh”,回车,然后输入以下内容:
netsh>int
netsh interface>IPv6
netsh interface IPv6>isatap
netsh interface IPv6 isatap>set router 202.115.255.242(注:对于非校园网用户,其实也可以借助隧道应用IPv6服务,比如设置为上海交大的隧道地址:isatap.sjtu.edu.cn,但速度就不很理想 了,看IPTV通常会很卡。所以对于公网用户,不妨直接参考下文GAE篇进行代理,Google可是IPv4/IPv6通吃的)
完成后可打开http://www.6rank.edu.cn/网站进行验证,看能否登录,若可,则表示你的IPv6大功告成。(也可通过在命令行中输入“ipconfig”查看本机IP地址中有无形如“2001:******”的地址段,这个地址就是你的IPv6地址,若有,即表示配置成功)


1.4 更改HOSTS文件
更改hosts是最初等的翻墙术了,但在IPv6环境下效果那是出奇的好~
打开“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路径下的hosts文件(可用记事本打开);
在末尾添加一组以Google为首的n多IPv6网站地址目录(传送门——最新Google IPv6 hosts地址集合:https://docs.google.com/View?id=dfkdmxnt_61d9ck9ffq(谷歌docs在中国被封了,有可能不稳定上不去的,我备份了一下,点我下载),你会发现Google的IPv6地址数量很可观,多多益善啊!都复制进hosts里吧,这些可都是捷径啊~)
保存,退出。
你再用浏览器打开Google看看,是不是可以登上了?还不会跳转到Google HK,而且居然还可以查看网页快照!开心吧?且慢,再输入一个youtube.com试试,额滴神啊,阔别多年的U2B又回来了!爽翻了吧,呵呵~
好,我们歇一下,先开罐啤酒为生猛的IPv6干一杯~
接下来,轮到第二位主角——GAE——登场了,有了Google的引擎推动,IPv6那可是如虎添翼啊!

二、GAE篇——暨GAppProxy代理详解

前文所介绍的IPv6技术只能达到访问部分外网的目的,可网络的世界是广阔的,天下甚多网站,一个小小的hosts岂能装得下?

况且所谓hosts翻墙,是很不稳妥的。

景德镇的局域网总是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用傻瓜的方式翻过GFW的高墙,那是不可能滴~
< 老罗不是说过么,坏人总是更勤奋一些。(我是坏人么?)

其实,下面将要介绍的GAE应用下的GAppProxy代理方法也不复杂,按照步骤操作,很快就能搞定~
Here we go!

2.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只有一条:你要有一个Google账号,也就是一个Gmail。

什么?你只用Qmail?呃,你还是真不关心自己的邮件安全,趁早换吧~原因不多说了……总之这种“网络严肃服务”(我自己下的定义,就是指邮箱、域名、账号等对自己来说等很重要的服务)还是尽量远离天朝IT企业,这些服务在他们的托管下,用着心里不踏实。

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

况且你已经摆平IPv6了,还添加了n多Google hosts,不整个Google账号享用一下,岂非暴殄天物?

好了,赶紧申请一个吧~(传送门:https://www.google.com/accounts/)

2.2 创建GAE

毫不夸张地说,GAE(Google App Engine)是Google划时代的产品。它的强大和便捷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打住打住。

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图解:

1)打开”http://appengine.google.com/”,输入你的Google账户、密码,登录;



2) 点击“Create an Application”;

国家一栏选“Other”;

电话号码填“+86 你的手机号”(注意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


3) 片刻之后,Google会往你的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短信,把验证码输入进去,确定;


4)填写你的Application Identifer,这个就是你以后上外网要仰仗的永久地址了,想个好点的名字哈(只能使用小写字母、数字和连字符”-“,长度不能小于6个字符。这里我使用的是uestcproxy,望文知意啊);然后输入Application Title,确定;


注:“Authentication Options (Advanced)”中最好选择默认选项,即“Open to all Google Accounts user”,其中第三个选项(Open to all users with an OpenID Provider)貌似很有用,不过现在尚处于实验阶段,不推荐使用。

5)GAE应用创建成功!


以后使用时可以进入“Dashboard”,查看流量等使用信息。


注:每个Google账号可以申请十个GAE应用,每个GAE应用每天都有1G的流量(我通常一天的流量不超过100MB),足够用了。

2.3 配置服务器端

上一步仅仅是在Google为你申请了一个应用,但还未激活。你现在需要一个小小的上载工具,把Google服务器中的那个GAE代理服务激活,成为你的专属代理服务器!

下面先介绍应用GAppProxy代理的方法,下一篇再介绍WallProxy代理方案。

GAppProxy可以去项目下载专页下载,这里的版本最新(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p/GAppProxy/downloads/list)。

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

1)点击“GAppProxy服务端源码+windows自动布署工具”,进入下载页面进行下载(下载地址:http://GAppProxy.googlecode.com/files/uploader-2.0.0-win.zip);

2)把压缩包解开,点击uploader.exe,在AppID后输入你的Application Identifer,回车;

3)输入你的Gmail;

4)输入密码(注意:在输入密码的时候,屏幕不会有任何显示,不要紧,输完后回车即可);


5)稍等片刻,待配置完毕,当出现”ready to start serving“,大功告成!

打开 http://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y,会看到你的GAppProxy服务器端已经在工作了:


2.4 配置GAppProxy本地代理

现在在Google的服务器中已经有了你的一席之地,接下来你就要在你的电脑和Google服务器之间打通一条通道,然后就能以Googl为跳板,遨游外面广阔的网络世界了!

这个通道,就由本地代理来开启。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代理^ ^

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

1)打开GAppProxy下载专页下载GAppProxy的Windows版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GAppProxy.googlecode.com/files/localproxy-2.0.0-win.zip);

2)解开压缩包,用记事本打开proxy.conf文件;

在末行添加fetch_server = http://xxxxxx.appspot.com/fetch.py,这里的xxxxxx即为前面你申请的Application Identifer(注意行首没有“#”号),保存退出;



3)点击proxy.exe,开启代理!

此时若已经登录公网,那么将会出现如下画面:Direct Fetch后面是Yes,表示你已经与Google服务器建立了直接连接。


这时你再在浏览器中设置好如下代理:”127.0.0.1:8000“,就可以轻松翻墙,自由浏览了~而且你现在看下你的IP地理位置(传送门:http://www.geoiptool.com/),居然是美国加州山景城的IP,神奇吧~

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不登录公网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浏览,作为一个准Geek,这种半自由状态是不能接受的。

下面在最后一节,隆重推出内网直通公网的杀手锏,各位童鞋打起精神咯~

2.5 配置APPSPOT的HOSTS地址映射

在开始真正的自由浏览之前,你还需做最后的一项工作:为hosts添加当前的GoogleIPv6解析地址。

具体操作如下:

1)拨号进入校内网络;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打开命令行窗口;

2)输入“ping IPv6.google.com”,回车,得到最新Google的IPv6解析地址,记下来;


3)用记事本打开hosts文件(位于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在末尾添加两行:

2404:6800:8007::63 uestcproxy.appspot.com

2404:6800:8007::63 www.appspot.com

这里“2404:6800:8007::63”即为Google的IPv6解析地址(2010-10-31下午ping得到),“uestcproxy.appspot.com”是我申请的GAE地址。



注:添加appspot与Google的hosts地址映射非常重要,这是实现穿越的关键一环!

4)点击proxy.exe,开启代理!

此时Direct Fetch 后面为No,不必担心,这是因为你现在处于内网环境,但通过IPv6网络照样可以连接到Google的服务器。



5)现在,打开Internet选项,设置浏览器代理地址。
然后后打开你的浏览器,输入任意一个外网网址,回车!
哈哈,怎么样,是不是顺利打开了~再看看此时的proxy程序窗口,一行行的数据正滚滚而过,表示你的网卡与Google的服务器沟通良好~
然后再输入一个墙外的网站地址试试,是不是也可以顺畅打开了?
Congratulation!
至此,依托IPv6+GAppProxy技术,从内网穿越外网的任务大功告成!

好好享用吧:)


三、GAE番外篇——比GAppProxy更强大的WALLPROXY代理

第三篇所介绍的方法是基于GAppProxy代理服务的,是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但GAppProxy有一个很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对https的支持 很不好,比如Facebook和Twitter的加密账户页面就无法正常显示。还有就是对于很多SSL连接,每次打开浏览器都会弹出证书无效警告,由于我平时经常用Google的SSL搜索,每次打开新页面都要处理一下那个警告页面,使用久了也会感到不爽。


对于这个问题,GAppProxy项目的Groups上也讨论了很久,可解决方案不是太繁琐就是不完善,毕竟这只是个非商业项目,开发人员都是出于兴趣和爱好来维护,你也不能奢求太多。

后来在Twitter上偶然见一位网友提到另一个基于GAE的代理服务——WallProxy,据说可以很好地支持https,甚至还可以导入根证书而一劳永逸地解决SSL问题。

我顿时眼前一亮,连忙去搜索WallProxy的相关页面,很快看到步调博客上的《使用Google App Engine+WallProxy来看YouTube和玩Twitese》(传送门:http://www.budiao.biz/google-app-engineWallProxy.html),然后按照博主的方案一路操作下来,挂上代理一试——加密网站可以正常访问了~然后又试了下WallProxy独有的多app共存实现负载均衡技术,感觉也很不错,这下我申请的多个GAE-app地址都能派上用场,也不用担心每天1G的流量限制了。

虽然前文已经给出了完整的内网穿越外网的攻略,但鉴于WallProxy对加密服务的改善和灵活配置,我还是决定补充一个GAE的番外篇,把WallProxy隆重推荐给大家。

不过这里先说明下,WallProxy的设置步骤比之GAppProxy是比较繁琐的,而且你还要预装Python环境,如果实在懒得费功夫,而且对SSL应用要求不高的话,用GAppProxy代理足矣。

好,关于WallProxy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跟我来一起摆平这个不可多得的上网利器吧~

3.1 拥有至少一个GAE应用地址(方法同2.1~2.2)

3.2 安装Python

要求2.5以上,3.0以下版本。建议下载步调博主提供的压缩包(传送门:http://dl.dbank.com/c003f1c64w),这个压缩包已经包含了下文将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挺方便。

3.3 安装GAE SDK

SDK可以去GAE官方页面下载(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intl/zh-CN/appengine/downloads.html)或者用3.2节给出的压缩包。

SDK这个套件不是必需的,但由于SDK用来管理上载服务实在很便捷,远比命令行来得直观,推荐安装。而且以后如果用到其他GAE服务(比如自建博客,自架Twitter API等)也会用得到。

如果你实在不想往电脑安装什么,可以用一个第三方上传工具SDUpload(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p/sdapp/downloads/detail?name=SDUpload%200.1.rar&can=2&q=),不过对不熟悉命令行操作的人来说用起来稍显不便,这里不再赘述。

下文还是以SDK操作为例。

3.4 设置SDK

1)安装完SDK后,启动“Google App Engine Launcher”程序(图标是一个涡轮引擎),打开Edit-Preference;

2)Python栏选择你的Python安装路径;

3)App Engine SDK栏选择你的SDK安装路径;

4)Editor栏可选一个你用着顺手的编辑器,也可空着(默认为写字板);OK。


3.5 配置上传文件

1)去WallProxy的下载页面下载WallProxy工具包(V0.3.7_for_windows版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p/wallproxy/downloads/detail?name=wallproxy-win.7z&can=2&q=),或者使用3.2节给出的压缩包;

2)解压缩后得到三个文件夹:gae_server、php_server、local;

3)启动Google App Engine Launcher;

4)打开File-Existing Application,在Application Path中指定三个文件夹中的gae_server所在的硬盘地址,点击“Add”;

5)此时会发现SDK窗口中添加了一行内容,选中,然后点击“Edit”按钮,开始编辑app文件;

6)把application:后面的“your-gae-id”替换为你自己创建的GAE-app名称,即Application Identifer,保存;



7)回到SDK面板,你会发现name一栏中已经更新为你刚刚替换的Application Identifer;

点击“Deploy”,然后在打开的窗口中输入你的Gmail账号、密码;

点击“OK”,开始上传;



8)上传成功后即可关闭SDK程序。

3.6 添加APPSPOT与GOOGLE的IPv6地址的HOSTS地址映射(同2.5节)。

3.7 配置本地代理

1)打开三个文件夹中的local,点击WallProxy.exe;

2)点击“设置”按钮;

在打开的窗口中,把紧跟GAE_PROXY的一行中的’url’后面的地址替换为你自己的GAE应用地址,格式为’http://XXXXXX.appspot.com/fetch.php’(注意是php),确定退出;

3)点击“启动”按钮,此时若一切操作无误,代理便开始工作了;

4)设置浏览器代理地址为:127.0.0.1:8086(注意是8086,GAppProxy的是8000)。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网站试试吧~不出意外的话,你已经能够畅游万维网了!

3.8 WallProxy拓展应用

1)设置多GAE-app,只需在本地代理设置中添加多行GAE-app url即可(当然前提是这些GAE-app已经开通并且配置成功,检验是否配置成功的方法是:在浏览器中打开这个url,如果页面自动跳转到一个叫做“和 谐社”的Twitter页面,就表示成功了- -III)



2)导入ca根证书

这是WallProxy的特色功能,也是我青睐它的主要原因;

在第一次执行WallProxy.exe后,会在local文件夹下生成一个cert文件夹,打开后会看到一个ca证书文件;



打开后点击“安装证书”,然后按照提示将之装入“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



安装完成后再打开任何SSL等加密连接,都不会再出现使用GAppProxy时遇到的证书无效问题。

终于可以把默认搜索引擎设为Google with SSL了~

3.9 WALLPROXY与GAppProxy同时使用

虽然WallProxy已经足够优秀,但我还是不愿让它彻底取代GAppProxy,GAppProxy的简单易用特性还是蛮招人喜爱的;另一方 面,毕竟人家做这个完全是义务劳动,再加上n多“不可控”因素(你懂的),谁也说不准某天某时某个代理就挂了,到那时该如何是好?

不如两个代理服务共存吧~

可以吗?

可以的~就算你手头只有一个GAE-app,也可以同时开两个代理!

还是以前文我申请的名为uestcproxy的GAE-app为例,现在已有http://uestcproxy.appspot.com /fetch.py配置为我的GAppProxy代理服务器,如果我再用SDK的把uestcproxy配置为WallProxy的代理服务器的话,很显然GAppProxy就不能用了。

解决思路就在于每个GAE-app服务其实可以有多个版本,不同版本对应不同的地址,然后让GAppProxy和WallProxy客户端代理不同的地址,就不会产生冲突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3.5节中,注意app文件内容中第二行有“version”,这就是版本号,默认为1;

现在将之改为2。然后保存,上传。



2)此时GAE将会为你分配两个不同的地址,分别是:

http://1.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

http://2.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

对应两个不同的版本。



你若输入http://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hp,回车后将显示错误;

而如果改换成http://2.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hp,就可以顺利跳转到那个Twitter页面了~

3)现在,把WallProxy的设置页面中的url改成http://2.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hp,就可以顺利使用WallProxy代理上网了~



4)对于GAppProxy端,则无需任何改动。

这是因为,尽管http://1.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为版本1的地址,但它同时也是默认版本,而默认地址的格式是不变的。

现在,两个代理共存共用了!你可以一个代理用来看Youtube,另一个用来上Twitter,何等的畅快啊~



后记

写这篇文章缘于某日在学校BBS上闲逛,来到IPv6版块,看到大量令人惊奇的IPv6应用文章,其中最令人激动的就是借助更改hosts文件访问几乎所有Google服务,对于我这个Google重度依赖用户,IPv6简直就是福音书。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让我对电信的服务彻底失望。我就想,我们缴的网费并不便宜,却只得到这么差劲的服务,原因还不就是因为它无可动摇的垄断地位,这是多么令人愤懑的事情啊。

作为一个学理工的,我只能从技术上寻找对策了。

恰逢在Google Reader中看到一篇介绍GAE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搭建个人GAE应用,然后可借助GAppProxy代理上网。

在此之前,我已经用过了不下5种代理工具,然而要么我对其安全不放心,要么效果差强人意。

有着Google血统的东东,应该不会让人失望吧?

抱着尝鲜的心态(凡是跟Google沾边的服务,我总是要试一试的),用自己的Gmail账号建立了一个GAE应用,然后下载GAppProxy工 具包,简单几步配置完成后,打开浏览器一试,OMG,这速度真快啊!除了个别SSL网址打开有异常外,其他一切服务堪称完美~我从未想象在景德镇看 Youtube,缓冲速度会这么猛。

爽了一段时间后,我的网费再次告急。

在去购买新的充值卡的路上,我突然想到在我的hosts文件中包含了大量Google的IPv6地址,让我得以直接从内网访问Google,那么,为何不能以此为通道,借Google作跳板,直接从内网访问公网呢?

思路有了,剩下的一切都好办。
一天之内,我就搞定了所有的配置工作,然后成功登录自己的Blog。

感谢教育网率先开通IPv6服务,感谢GFW的技术迟钝以致IPv6至今仍是一方净土,感谢Google一如既往地提供上乘的互联网服务,感谢那些热心的人编写出如此强劲的代理程序。

采用这种依托GAE平台的代理服务上网,最实际的效益就是:网费开支为零——没有哪位同学要请我喝一杯么?

不过最令我感到欣慰的,并非省去了一笔网费,而是我在完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对既有约束的突破。

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大局域网之内,我通过某种不温不火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一丝自由的感觉,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后记的后记

1.老实说,因为我并非内网用户,所以对这篇文章的感触还不是那么强烈,不知道作为内网用户的你的感触呢?

2.为了对与非同学的辛勤劳动和对我的信任的感谢,我送出了两张也就是价值100元的极客库的代金券,礼轻情意重。

3.望月的博客继续欢迎高质量的投稿和评论,上篇文章的最佳评论为来自syna同学的评论,尽管只有寥寥几句“看了你这篇文章,我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我潜水这么多年之后,我决定出来冒个泡……”,但是,你把我打动了。

文章的word文档下载

文中用到的Host列表下载

Google App Engine+ WallProxy

想看YouTubeTwiteseFacebook中国大部分网民都知道需要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方式来使用这些东西,但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免费的不好用,好用的要收费。今天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可以被称之为神器了!超快的网速、不用使一分钱、每天可以达到10G甚至更多的流量!

关于这篇文章

·         其实网上关于用这种方法来翻墙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大部分都都是一样的,由于都是转载的,第一次接触的很容易遇到问题,遇到问题转载也没用的。

·         网上流传的教程在很多细节方面都忽略了,给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实等大家学会后第二次搭建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初识GOOGLE APP ENGINE

·         什么是Google App Engine ?简单点来说Google App Engine 就是谷歌提供的免费服务器,只不过现阶段只支持PythonJava这两种语言。

·         WallProxy又是什么呢?还是简单点说吧,就像是wordpress一样,只不过只能运行在Google App Engine上,WallProxy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Google App Engine运行,另一部分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第一步:开通GOOGLE APP ENGINE和创建应用

首先需要一个Google账户来登陆申请开通Google App Engine,开通方法也很简单,只要照着下面的步骤,应该没有问题的。

首先打开Google App Engine 后点击注册然后用你的Google账户来登陆;

点击注册

点击后用Google账户来登陆

然后就开始申请Google App Engine应用,在申请方面来说是需要有手机的,要注意的填写手机号码时要加上“+86否则是不会成功的!经过我的测试电信用户也可以注册!

进入后点击Create an application

other选项不用更改,一定要注意“+86”,输入后点击“send”

用不了多久手机就会收到一个验证码,填入框内,点击send(放心吧,谷歌应该还看不上咱们这点手机费)

这时应该能看见这个页面了,图上面都做了些说明,填好后点“Create application”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看见这个页面,也证明你已经申请成功了!

第二步:下载、上传和在计算机上安装必要的程序

想要使用Google App Engine首先要下载PythonGoogle App Engine SDKWallProxy,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Python是无法在官网下载的,大家可以点击这里来下载,点击Google App Engine SDK进入SDK下载也,下载windows平台的msi文件就可以了,点击wallproxy-win.rar直接下载就可以了。(注意由于作者停止此项目,现在已经不能进入下载,请下载以前备份的wallproxy

下载好后先安装Python,路径默认,然后安装Google App Engine SDKSDK的安装路径就无所谓了!安装好这两个文件后,然后解压缩WallProxy得到gae_serverphp_serverlocal三个文件夹,这三个文件夹分别是Google App Engine的服务端、PHP空间的服务端和本地客户端,然后我们就开始上传gae_server里的文件。

·         首先修改gae_server文件夹中的app.yaml这个文件,把第一行的application后面的“your-gae-id”修改为你刚才申请的ID,就是那个二级域名的前面那部分。注意要用notepad++等专门的代码编辑软件打开,不要用写字板,记事本!

·         然后把gae_server复制到D盘的根目录重命名为“w”(为了方便上传)然后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输入D:回车输入appcfg.py update w回车输入Google账户回车密码回车(在输入密码时光标不会动,但确实在输入,如果提示错误就多输入几次)上传完成

输入D:回车

输入“appcfg.py update w”回车后提示输入Email

3 输入Email后提示输入密码(输入密码是光标不会动,如果提示输错多试几次)

上传完

到这里就完成80%的工作量了,接下来就很简单了。

第三步:本地设置

最难的地方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设置本地的客户端了,这个真的很简单的,大家应该还记得上面过解压WallProxy得到gae_serverphp_serverlocal三个文件夹,这三个文件夹分别是Google App Engine的服务端、PHP空间的服务端和本地客户端 ,我们要设置的就是local文件里的的“WallProxy.exe”这个程序,修改也很简单的。

将图上标注的第一个红框修改成自己的GAE地址如“http://xxxx.appspot.com/fetch.php”

接下来就是设置浏览器的代理了,步骤相当简单,我会一一列举的。

IE浏览器修改方法:鼠标右击IE属性—Internet选项连接局域网设置—127.0.0.18086

点击局域网设置

地址:127.0.0.1;端口8086

Firefox代理修改方法:工具选项高级网络设置手动配置代理设置为127.0.0.18086

网络设置

地址:127.0.0.1;端口8086

opera代理修改方法:菜单设置首选项高级网络代理服务器设置为127.0.0.18086

代理设置

地址:127.0.0.1;端口8086

第四步:开始使用和流量说明

终于完成了,好累啊!关于如何使用方面来说就更简单了打开local,运行WallProxy.exe,点击启用,好了可以试试打开http://www.youtube.com/http://twitter.com/的速度吧,你会觉的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来搭建个人的代理服务器是很值得的!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留言吧!

写在最后

我们还可把Google App Engine来当作一个小的图床来使用的,放上几个图片,每个应用每天提供1G的流量,对我这种小博客来说足够了!下次将会告诉大家如何在Google App Engine 上建立图床。

PS: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避免代理泄漏

刚刚发现的问题,诸位在网上搜索“appspot.com/fetch.py”就可以搜索到N个代理,对于们来说,本来流量就少,也不想跟别人分享,但是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分享,今天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下面与大家共享。

其实修改方法很简单,目的就是将http://xxx.appspot.com/fetch.py修改成http://xxx.appspot.com/123.php123可以随意修改)这样就可以避免被其他人轻易的取得代理了而占用我们的流量了。

·         首先将ae_server文件夹中的app.yaml这个文件夹第7“- url: /fetch.php”和第8“script: fetch.py”修改成“- url: /123.php”“script: 123.py”123自己随意修改吧,但是一定要记住),然后将gae_server下的fetch.py,修改成123.py(这一步本重要,修改的三个一定要一样,不然就不能用了!)

·         重复第二步的上传;

·         再次将“WallProxy.exe”“http://xxxx.appspot.com/fetch.php”修改为http://xxx.appspot.com/123.php

只需要修改这两个文件

将第7行第8行修改成“- url: /123.php”“script: 123.py”

再次修改地址为http://xxx.appspot.com/123.php

这样就不会在出现大家的代理分享了。

2.关于证书无效问题

对于很多SSL连接的网站,每次打开浏览器都会弹出证书无效警告,由于我平时经常用GoogleSSL搜索,每次打开新页面都要处理一下那个警告页面,使用久了也会感到不爽。


那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这是WallProxy的特色功能,也是我青睐它的主要原因;
在第一次执行WallProxy.exe后,会在local文件夹下生成一个cert文件夹,打开后会看到一个ca
证书文件;

打开后点击安装证书,然后按照提示将之装入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

安装完成后,再打开任何SSL等加密连接都不会遇到证书无效问题!
终于可以把默认搜索引擎设为Google with SSL
~

文档下载地址

 

期中二

     n个开关排成一排,从1n按顺序依次编号。有n个人也从1n依次编号。第1个人(1号)将开关全部打开。第2个人(2号)将凡是22的倍数的开关关闭。第3个人(3号)将凡是33的倍数的开关做相反处理(该开关如为打开的,将它关闭;如为关闭的,将它打开)。以后的人都和3号一样,将凡是与自己编号相同的开关和是自己编号倍数的开关做相反处理。编程求解:当第n个人操作之后,哪几个开关是打开的?(注意n为正整数,可以从键盘输入)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a[100];
    int i , j , n;
    cout << "输入整数n:\n" ;
    cin >> n;
    for (i=0 ; i <= n ;i++)
    {
        a[i] = 1;
    }
    for (i=2 ; i <= n; i++)
    {
        for (j=1 ; i*j <= n; j++)
        {
            if (a[i*j]==0)
            {
                a[i*j]=1;
            }
            else
            {
                a[i*j]=0;
            }
        }
    }
    cout << "打开的开关是:\n";
    for (i=1 ; i<=n ; i++)
    {
        if (a[i]==1)  cout <<"第"<<i<<"个\n" ;
    }
    return 0;
}

删除多余字符

1、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s,将s字符串中所有和前面重复多余的字符删除,其余字符保留。输出处理后的字符串。例如:

输入:abadcbad

输出:abdc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a[50];
    int i, j ;
    cout << "输入一个字符串:\n";
    cin >> a;
    for (i=0 ; a[i]!= ''; i++)
    {
        for (j=0; j<i ; j++)
        {
            if (a[i]==a[j])
            {
                a[i]='0';
            }
        }
    }
    for (i=0 ;a[i]!= '' ;i++)
    {
        if (a[i]=='0')  continue;
        cout << a[i];
    }
    cout<< '\n';
    return 0;
}

编程

请编程将:从午夜000秒起到中午12点(记为从00:00:0012:00:00)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3针重合于同一位置的时刻计算出来。为实际编程方便,当3针中两两之间的夹角小于0.1°时即认为重合了。

// 作业十时钟.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int x=3;
    printf("秒针,分针,时针两两之间夹角不多于%d度\n",x);

    for(int i=0;i<=12*60*60;i++)
    {
        int s=i%60;
        int m=(i%3600)%60;
        int h=i/3600;

        int a=i%60*6;                  //a为秒针走过的角度
        double b=i%3600*0.1;              //b为分针
        int c=i%(12*60*60)/120;                   //c为时针
        if((fabs(a-b)<=x)&&(fabs(a-c)<=x)&&(fabs(b-c)<=x))
            printf("%d:%d:%d\n",h,m,s);
    }
}

win7下移动硬盘分区

买来的移动硬盘往往只有一个分区,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在这个区下建立几个文件夹就足够了,但是对于追求完美者,学习一下移动硬盘的分区应该不算亏吧。
下面以我在网上搜集的资料为例,我们来看看移动硬盘的分区:
管理界面
1、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
或者 单机“开始”、“运行”、输入“compmgmt.msc”
打开“管理界面”
这时你会看到在你的电脑硬盘下面多了一个磁盘1。
注意看:磁盘的颜色是蓝色的。
2、右击蓝色部分,删除卷
删除后你会看到颜色已经变黑
3、右击黑色部分,“新建简单卷”,然后会跳出一个向导,根据这个向导,一步一步,做就行了。




在Win7平台下这样操作:
1.插上移动硬盘,保证系统正常检测出来(注意:如果是全新未分区,那么在“我的电脑”中可能看不见)
2.运行输入:diskmgmt.msc,打开磁盘管理
3.在磁盘管理中应该能看到一个未划分的新盘,图形上黑色的一条。在其图形上右击——>创建简单卷——>先创建一个主分区,输入大小(注意:NTFS是1027MB=1GB),选择NTFS格式快速化。
4.进行完上一步后,可以看到还有剩余的空间是未划分的状态,这一步就要用到一个工具:diskpart(因为Win7图形界面下是无法划分逻辑分区的,不知道MS处于什么样的考虑……)你运行输入:diskpart,然后打开一个黑色的命令行窗口,你严格按照这样的顺序和内容输入:

先输入:select disk 1
(0是内置硬盘,1是你外接的硬盘,这个数字你可以在磁盘管理中看到“磁盘X”必须输入对应的数字以确定是哪块硬盘,绝对不能错!)
然后输入:create partition extend
当显示操作成功后,输入exit推出diskpart
然后再次运行,输入:diskmgmt.msc ,再次打开磁盘管理
这是,你会看到你的那块移动硬盘被分成了两个部分:蓝色的是主分区,绿色的是扩展分区,然后,你在绿色的那个图形上右击,创建简单卷,此时输入需要的分区大小(NFTS 1027MB=1GB,这样可以分出整数分区)
然后重复上一步,继续创建逻辑驱动器就ok了。

PS第一天

听万晨曦老师讲解Photoshop CS4

 

一、浏览视图

1、Ctrl++ 放大

2、Ctrl+- 缩小

3、Ctrl+0

4、Ctrl+1

 

二、像素——方块

三、图层——透明的画布

 

四、入门练习

Web页面制作

1、查看文件大小         Ctrl+Alt+I   

2、拾取工具——吸管(I)     拾取颜色

3、矩形选区(M)——限制编辑范围

4、填充前景色   Alt+Delete

5、取消选区     Ctrl+D

6、导航制作     视图-标尺(Ctrl+R)        标尺上右击  百分比 ——定位 

7、新建参考线 

(什么时候建图层   给新手的建议   只要画像素 就要建图层)

今天终于能在windows Live writer里面编辑Wordpress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以前总是,基础连接已关闭。。现在在网上找了一下,终于弄好了。。。。

 

如有相同问题者。。可以访问。。。

http://xohao.blog.163.com/blog/static/32369200201142565158640/

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