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March, 2011 22:47

【知识产权】王石川:百度侵权门不能不了了之

王石川 评论作者

“中国有个百度网,百度网有个百度文库,百度文库收录了我们几乎全部的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下载阅读,但它却没有取得我们任何人的授权。”贾平凹、刘心武、阎连科、张炜、麦家、韩寒、慕容雪村、沈浩等50位知名作家和出版人联名,共同发布了一篇题为《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的文章。在这封3000多字的义愤填膺的“声讨书”中,作家们将百度网站指责为“窃贼公司”,将其下属的“百度文库”形容为一个“贼赃市场”。

50位知名作家和出版人联名声讨百度文库侵权,选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日子,无疑有着良苦用心。但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是,百度方面并没有予以回应,这种傲慢并不让人奇怪,此前,因自家出版社的新书赫然列在百度文库中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曾联系了百度方面,但竟然被答复为“那你们打官司吧。”资本傲慢至此,已经有了几分耍赖的意味。

日前,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刚刚以94亿美元的身家,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中国内地首富。左边是首富,是百度公司的老总;右边是作家将百度网站称为“窃贼公司”,将“百度文库”形容为“贼赃市场”,如此强烈对比,很有讽刺效果。

作家声讨百度文库,名正言顺,于法有据,这一点无需赘言。最令人费解的是,擅自收录作家作品的百度文库为何一直心安理得,仿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犹记得去年年初的谷歌侵权事件,因为未经授权收录我国作家作品,谷歌公司被受到侵权的作家多次炮轰,随后,中国作协介入,2009年11月18日,中国作协向谷歌公司发出维权通告,要求谷歌公司必须在一个月内向中国作协提供已经扫描收录使用的中国作家作品清单;从通告发出即日起,谷歌公司未经合法授权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扫描收录使用中国作家作品;对此前未经授权扫描收录使用的中国作家作品,谷歌公司必须在2009年12月31日前向中国作家协会提交处理方案并尽快办理赔偿事宜。

应该说,对受到侵权的我国作家来说,谷歌侵权事件的最终结局令人满意,谷歌方面不仅道了歉,还提出了一个让作家能够接受的方案。谷歌侵权门与百度文库涉嫌侵权事件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违背了“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当然百度方面会辩解,百度文库的作家作品,是一些网友自行上传的,与百度无关,但问题是,百度文库负有不可推卸的审查之责,即便是一些网友上传,百度文库也撇不了责任;而且,正是因为这些作家的作品,百度文库受到无数网友的青睐,并因之获得无数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利益,百度文库是最终且最大的受益者,怎能安之若素?

当前,作家的版权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凸显,而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也有目共睹,就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两高”报告中都提到要强化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无需过度置喙,一个不能保护原创作品的社会,就无法鼓励创新,就不能有叫得响的品牌;捍卫著作人权益的重要性,也不必多说,用网友的话说,不打击侵犯著作人权益的行径,原创文学必亡。基于此,百度涉嫌侵权事件,不能不了了之,期待司法部门积极介入,给作家一个公道。


写信



从小就觉得,写信是件很不安全的事情。

初中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一个同班同学。学校规定,早恋会影响学业,必须通报家长。无奈之下,我只好偷偷写信。买了漂亮的信封,把叠好的信纸装进去,趁其他同学不注意的时候放进女生的抽屉。

虽然对我没有任何兴趣,那个女生还是不厌其烦地进行了回复。字迹颇为清秀,而且还用了那种会闪闪发亮的紫色墨水。晚上写完功课,我就把当天的拒信放入床头柜的最深处。夜复一夜。

不出俩月,我妈对我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教育。她对我的思想动态简直了如指掌,没有给我留下任何抗辩的余地。那天晚上,我发现床头柜的储物空间明显大了许多。

工作以后,由于对外面的世界颇为好奇,我开始和台湾朋友通信。先是写电子邮件,很快觉得不够过瘾,又转向传统信件的往来。明信片顺利抵达了海峡彼岸,令我欣喜不已。于是,我决定和对岸同胞交换一些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

但是,图书的送达时间似乎要比卡片缓慢许多。苦等了两月之后,前台打来电话:「有你的东西,刚到的。」「哦?哪儿寄来的?」「信封上没有发件人地址。」

我很好奇地接过那个崭新的牛皮纸信封,发现上面用红色油墨印着简体的「中国邮政」。掏出里面的东西,倒是都在台湾朋友之前发来的清单上。火速回家,比对 Excel 文件——真是无巧不成书,我最想看的两本不见了。

原来历史老师所说的并不全是历史。前东德有个机构叫做「斯塔西」(Stasi),凡是来自国外的信件都必须拆开检查,有问题的要复印存档。斯塔西有9万个工作人员,其中2000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蒸汽打开外来信件,逐字逐句通读一遍,然后再用胶水恢复原样。

为了不让台湾人民的财产在出口之后遭受损失,我只好中断了这种基于邮政系统的越洋图书交流活动。准确地说,从那以后我就不在纸上写信了。所有的通信,都转向了电子邮件。

我听 Google 的朋友说,所有存放在他们服务器上的数据,都会在全球范围内被备份三次。就算哪天旧金山被核弹毁灭了,他们也能够在24小时之内将所有的邮件再复制一遍。他们不会将你的邮件交给别人,连收邮件的时候数据都是被层层加密过的。

我被这个故事搞得莫名激动。他们的邮箱那么大,我把这辈子的所有邮件都放在里面也够了,而且还没有别人能够看到。

「可是会不会有朝一日上不去 Gmail 呢?」「你想,首先 Google 那么有钱,所以养个邮箱系统还是没问题的,养到你看不清邮件那天也没有太大问题。另外,都那么多人用 Gmail 了,邮件都在里面,对吧,被那什么,不太可能。邮箱和搜索引擎不一样。」

今年年初,我曾经和部门里的老外有过一次激烈的讨论。他们全票认定 Gmail 没有在神州大地完全上不去的可能性,理由大概可以总结为:你们又不是朝鲜,经济要发展,那么多跨国公司都用 Gmail 呢,谁受得了啊。

两个月之后的某天早晨,我走进办公室,发现他们都受不了了。我打开电脑,发现我的信纸不见了,藏着信的床头柜下落不明了,甚至整个邮局都在一夜之间被关闭了。邮局门口贴着封条,上面写着「Connection Reset」。

看门人给我留下了一叠用红色油墨印着简体「中国邮政」的崭新牛皮纸信封,但是我却不想用它们。看不到我邮件的人们现在也不让我看自己的邮件了。感谢国家。

在柏林墙倒塌之后,愤怒的东德人民冲进了斯塔西档案大楼。在接下来的20年中,数百万份被复印存档的通信记录得以重见天日,存放在联邦德国斯塔西档案馆里,供公众查阅。

电影《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临近结尾,正收听电台的斯塔西工作人员摘下耳塞,轻声说道:「Die Mauer ist offen」。

他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那一天,墙被推倒了。

Google的HTTPS服务不稳定测试

分享一篇文章:

Google的HTTPS服务不稳定测试

月光博客

2011年3月2日开始,人们发现从国内访问很多Google的HTTPS服务(以下简称服务)开始出现不稳定现象,很多人怀疑是Google的服务或网络不稳定所致。本文通过技术测试的方法发现服务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为了测试服务不稳定的原因,我们使用了2台VPS服务器,一台在上海,一台在香港。这2台VPS服务器上分别运行测试程序,对Google的HTTP服务和Google的HTTPS服务同时进行测试。

我们同时测试HTTP和HTTPS服务可以区分是否是Google的服务本身不稳定:如果是Google的服务本身不稳定,那么HTTP和HTTPS服务应该同时不正常。即使HTTPS所需要的服务器资源比较多也是在加密解密TCP连接中的数据的开销费,在TCP连接建立之前HTTP和HTTPS对服务器的资源开销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如果出现大量HTTP协议的80端口能正常连接,而HTTPS的443端口无法正常连接的情况,就不是Google服务不稳定造成的。

在同一时间,我们使用香港的VPS进行测试,这样就能看到是国内网络的问题还是非国内网络的问题导致的。如果是非国内网络的问题,上海和香港应该同时出现服务不稳定的现象。结合这2者测试,我们就可知道是否是Google服务或者网络不正常了。

Google访问异常

测试程序代码可以在这里找到,配置的各个参数可以在这里找到,本次测试的配置为5秒进行1次测试,连续测试1个小时,测试结果可以看在这里的2个log文件和编译好的Java程序。(这几个链接很多时候需要国外IP才能访问)

从上海的测试结果的log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HTTP服务基本正常,而HTTPS服务时常连接失败,摘录一小段log如下:

Start in: 2011-03-15 14:50:01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01 +0800 Status: Success URL: https://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06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06 +0800 Status: Success URL: http://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16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16 +0800 Status: Success URL: http://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26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26 +0800 Status: Success URL: http://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11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32 +0800 Status: Connection timed out: connect URL: https://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36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36 +0800 Status: Success URL: http://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21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42 +0800 Status: Connection timed out: connect URL: https://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46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46 +0800 Status: Success URL: http://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Start in: 2011-03-15 14:50:31 +0800 End in: 2011-03-15 14:50:52 +0800 Status: Connection timed out: connect URL: https://www.google.com/images/logos/ps_logo2.png

从上海的测试结果的整个log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HTTPS服务连接失败的周期为15分钟左右,15分钟正常访问服务,15分钟TCP协议无法建立连接,周而复始。而同时香港的测试结果全部可以正常访问服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国内到Google的HTTPS服务中的某个路由器上,周期性地阻断Google服务器的HTTPS端口443,从而人为劣化Google的服务,进而导致使用Google服务的人慢慢减少。

来源:davidsky投稿。

评论《Google的HTTPS服务不稳定测试》的内容...

相关文章:

谷歌指控微软必应抄袭谷歌搜索

Google疑遭关键字屏蔽

Google推出Google Instant Previews功能

Google推出Google Instant功能

Google加密搜索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统计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 - 我的Google Reader - 我的Twitter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文章中的图片可能由于防盗链或不存在的关系无法正常显示
以上是您的好友通过QQ邮箱阅读空间分享给您的。

这篇文章来自:

月光博客(已有715909人订阅)


  • 央视曝光网秦飞流恶意吸费

  • Google的HTTPS服务不稳定测试

  • 百度浏览器评测



spacer.gif订阅到阅读空间

溧阳世家——史家

溧阳史家 江南望族(转贴) - 昆仑世家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关于史家,溧阳有句俗话说,“彭马史狄周,吃穿都不愁”。我的理解是这五姓是溧阳的大户人家, 过的是好日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江苏省文化厅组织发动搞全省文物普查,那时我在县文化局任副局长,分管文物普查工作。自此之后我多次来到埭头侯庙, 看到华表、石人石马、灵雨坊、汲古井等等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心里总会产生不少感触,可是隐隐约约的又说不清楚。后来当我有幸拜读了《史氏宗谱》, 顿时为史氏家族的历史之悠久、世系之完整、人才之众多而倾倒了,心中也忽然开朗了许多,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除了孔孟之外,像史姓家族这样完整地保留宗谱 和世系的可能是极其罕见的,这里需要我们抢救、发掘和整理的东西实在太浩繁了……关于史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际部主任史朝教授为史氏家族作的一对楹联极 佳:“从西汉至魏晋,唐宋元明清历经两千载满朝文武状元榜;出京兆居溧阳,苏鲁闽浙赣跨越十万里普天下之史家郎。”这副楹联大气磅礴,高度概括了史氏家族 的源流、演变和历代涌现的杰出人才。据 《史氏宗谱》记载,自西汉开始,史姓开始显赫,史恭和他的三个儿子在西汉的中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东汉,史崇诛王莽、剪赤眉、破盆子,为刘秀建立东汉 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被刘秀封为溧阳侯,出京城到江东(即今江苏溧阳、溧水一带),为开辟江东的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建立典章制度,促进中 国江南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后世子孙共有三百多万,分布全国各地,他们无论身居何方,皆不辱上祖,世代继承先业,人才辈出,史氏成为名副其实的江 南望族。据《二十四史》和各种历史资料统计,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史家共出了九位宰相、三位状元和五百多名进士,名臣良吏更是不计其数。这里面有唐代名相史 务滋;有著名的南宋“一门三宰相”的史浩(为平反岳飞冤案起了重要作用)、史弥远和史嵩之;有元朝开国宰相镇阳王史天泽;有著名的民族英雄、兵部尚书宰相 史可法;有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编修史夔和三朝元老的史贻直父子等。史家的这些杰出人士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历史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诸多方 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其良好的表率作用和长期发展形成的优良家风、家训,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历史上史氏家族出将入相,英才辈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氏家族更是精英俊芳,灿若群星。据不完全统计,史氏家族的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院)院士、正教授和研究员有五百多位。如中科院院士史绍熙、中国工程院院士史轶繁、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史维祥、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速算大师史丰收,以及我 们国家的“活国宝”史树青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更是数不胜数。工作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乃至世界各地的史氏 后裔,继承先贤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在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同时,也为家族、为家乡、为祖国赢得了 无比的荣誉,史氏家族也以他们为自豪!
  两千年来,史氏家族人才济济,长盛不衰,究其原因,大致有四:首先是由于江南 (尤其是江、浙)区域经济发达。自东汉起,史氏家族大部南迁,江浙一带居多。南北朝时代,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唐代“安史之乱”之后,特别是南宋之后, 南方成为国家经济重心,各处人口增加,田地开辟,生产发展;当代更是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社会经济欣欣向荣,人们生活富裕安康,故有“上有天堂,下有苏 杭”之说,富庶的生活为培育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是书院、学校林立,读书成风。自古至今,江南地区普设书院、学馆、学校,古时“序塾相望,弦诵 相闻”,当代尊师重教,各地兴学,学校培育了大批人才。培育好子女是家庭最好的基本建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让子女“成龙成凤”,大家都舍得投入,所以孩 子们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江南地区书院、学校的普遍设置,是史氏人才兴旺最直接的原因。第三是史氏历代牢记祖训,耕读传家。史氏先人祖辈中出现的 众多的俊彦名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深厚的精神财富,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史氏后人,继承、弘扬本族先贤的优秀文化和优 良品德,重视教育,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一心为民,为官者勤政爱民,为民者辛勤耕作,遵纪守法,所以,史氏宗族兴旺,人才辈出。第四是时代盛衰决定史氏人 才的多少。综观《史氏宗谱》和《史氏现代优秀人物选》,可以看到唐代“安史之乱”之前,清代康、乾盛世等历史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氏家族人才迭 出,非常众多。而晋代“永嘉之乱”及清代“洪杨之乱”等动乱年代,史氏家族则人才稀少,寥若晨星。以上仅是本人的一孔之见,诚请史氏学者教授、各地方家不 吝赐教。
  溧阳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史氏春秋网》编辑的这本《史氏现代优秀人物选》(第一辑)对部分史氏现代优秀人物的生平、业绩和人生轨迹 作了简要介绍。这本读物是史氏家族褒奖本族精英、激励后人的优秀读物,旨在让本族人民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同时也可以激发本族后人 (还有其他各个氏族)以他们为榜样,更好地学习、工作,为祖国争光、为家乡争光!
  溧阳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史氏春秋网》,是一批有志于为继 承、发扬史氏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族人士组成的民间团体,他们为抢救、发掘、整理史氏家族文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毫无报酬,废寝忘食,有的甚至 抱病操劳,这也正是史氏宗族优秀传统在他们身上的具体体现。我对他们不计名利、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深表钦佩,所以我怀着向他们学习的崇敬心情, 奉命写下了这篇文字,作为《现代史氏优秀人物选》的序言。
  常州《谱牒文化》向我约稿,我即将此《序言》呈上,并取名为《溧阳史家,江南望族》。特此说明。

Quote Of The Day